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7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在癫痫大鼠脑内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建立戊四氮致痫大鼠模型,在痫性发作30 min、1.5 h5、h和8 h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对海马ERK1、ERK2和p-ERK1/2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行研究,并加用ERK通路阻断剂PD98059干预。结果:正常大鼠脑内有少量的ERK1和ERK2阳性神经元,未见有p-ERK1/2阳性神经元。戊四氮致痫后30min p-ERK1/2开始表达,ERK1和ERK2表达较对照组开始增强(P<0.05),1.5 h后p-ERK1/2强烈表达(P<0.05),5 h后3者的表达开始减弱。PD98059干预组ERK1/2的活化较癫痫组显著受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癫痫组大鼠ERK1、ERK2和p-ERK1/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PD98059干预组3种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癫痫组(P<0.05)。1.5 h时点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各时点相应组(P<0.05)。同时PD98059完全抑制了大鼠的痫性发作。结论:ERK信号途径在戊四氮致痫模型中被激活,参与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具有上游始动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B7分子是提供协同刺激信号的重要分子,包括B7-1(CD80)、B7-2(CD86),其相应配体为CD28、CTLA-4。B7-1分子与CD28结合后能诱导协同刺激信号的产生,癌性胸水来源的淋巴细胞体外用重组人IL-2(rhIL-2)激活后,对肿瘤细胞也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也被认为是一类TIL。本文观察了B7分子在TIL细胞的细胞毒中的作用,发现B7-1基因转化MDA-453肿瘤细胞后,能增强TIL细胞对此转化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23.
人GITR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克隆人GITR基因全长编码区的cDNA,同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获得GITR基因的cDNA,克隆至pGEM-T载体,选择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扩增得到的人GITR基因编码区cDNA的全长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残基,与GeneBank注册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获得人类GITR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检测活动期皮肌炎(D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0(IL-10)的表达以及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初步探讨CD4+T细胞TGF-β1、IL-10在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例活动期DM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免疫磁珠分离获得CD4+T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出各组TGF-β1、IL-10表达水平。观察CD4+T细胞中TGF-β1、IL-10表达与血清C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D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GF-β1和IL-10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血清CK含量与CD4+T细胞TGF-β1表达量呈中度正相关。结论:活动期D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GF-β1和IL-10 mRNA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DM疾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5.
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5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牵引等方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5例,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痊愈39例,显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0.91%。结论:采用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牵引等方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压迫症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采用ADC值变化评估原发性肝癌HCC TACE术后碘油沉积欠佳区域的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TACE治疗富血供原发性肝癌术后碘油沉积缺损病例26例39个瘤灶,分析术前、术后不同区域ADC值特征,并评价术后碘油沉积缺损区域CT增强、以及DSA减影结果。结果 33个碘油沉积区域ADC值为(1.76±0.16)×10~(-3)mm~2/S,明显低于术前肿瘤组织(P0.01),而术后39个碘油缺损区ADC为(0.74±0.18)×10~(-3)mm~2/S和术前肿瘤组织比较无明显差异(P=0.111)。CT增强扫描26例39个缺损灶,其中31个病灶从动脉期强化,3个病灶门静脉期出现强化,5个病灶始终未见强化。在DSA动脉期,可见33个病灶存在明显血供,以及供血动脉明确、边界清晰,6个病灶未见任何动脉血供。结论 ADC值的变化特征能够成为早期评价肝癌患者TACE后瘤灶生物活性的一种可靠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检测活动期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以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含量。初步探讨CD4 T细胞TGF-β1在皮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例活动期皮肌炎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获得CD4 T细胞,通过RT-PCR方法检测出各组TGF-β1表达水平。观察CD4 T细胞中TGF-β1表达与C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皮肌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中TGF-β1相对表达量为0.751±0.10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0.438±0.170?P<0.05?。CD4 T细胞TGF-β1表达量与CK含量呈中度正相关?r=0.67,P<0.05?。结论:活动性皮肌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中TGF-β1 mRNA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皮肌炎疾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8.
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临床较为常见。目前国内对其病因及防治做了较多的研究,但尚无可靠的预防措施。我院自1993年10月至1994年12月共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预防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以下称复感)3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与诊断标准:以1987年4  相似文献   
29.
我院1986-01~1995-12、因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而行胃大部切除术163例。其中6例发生腔肿脓肿,均与引流有关、现将诊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21-45岁,平均375岁。十二指肠球部穿孔2例、胃溃疡穿孔4例。穿孔至手术时间为5-12h。空腹穿孔1例,饮食后穿孔5例。腹腔脓性渗液500-3000ml,平均1500ml。采用硬膜外或全麻,手术方式:B-Ⅰ或胃肠吻合4例.B-Ⅱ式胃肠吻合2例,均为手工缝合。吻合口旁置引流者6例,其中另加置盆腔引流2例。6例均有不同程度引流小畅;合并胃肠减压引流不畅者3例。引流分别于术后2~16h…  相似文献   
30.
鼻内窥镜手术因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创伤小、出血少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恢复鼻腔的生理功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鼻腔鼻窦疾病的治疗[1],规范有效的健康教育利于患者了解疾病手术治疗、康复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保证手术效果,减少术后粘连或复发.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6月,对17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有计划、有目、规范的健康指导,使病人保持良好遵医行为,收到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