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8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68篇 |
内科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120篇 |
预防医学 | 51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62篇 |
中国医学 | 78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究急性白血病并发医院感染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非感染组70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SAA、PCT、HNL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AA、PCT、HNL水平对急性白血病并发医院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低血红蛋白、白蛋白及粒细胞缺乏占比,化疗阶段及感染可能性评分(IP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SAA(134.25±58.37)mg/L、PCT(1.01±0.41)ng/ml、HNL(89.14±37.16)ng/ml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 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AA、PCT、HNL水平诊断急性白血病并发医院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784、0.694,三指标联合检测时AUC为0.836。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血清SAA、PCT、HNL水平升...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周剂量奈达铂增敏、体外高频热疗相结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于河北省承德市第三医院肿瘤科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化疗标准组、放化疗试验组、放化热疗试验组,各33例.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估近期疗效和近期不良反应,随访结束后评估1年生存率.结果 放化疗标准组有效率为66.7%(22/33),放化疗试验组为63.6% (21/33),放化热疗试验组90.9% (30/33),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标准组1年生存率为54.5% (18/33),放化疗试验组为57.6%(19/33),放化热疗试验组为81.8%(27/3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热疗试验组,体重增加占78.8%(26/33),卡氏评分增加占81.8%(27/33),与放化疗试验组[体重增加占60.6%(20/33),卡氏评分增加占69.7%(23/33)]、放化疗标准组[体重增加占54.5%(18/33),卡氏评分增加占75.8%(25/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热疗试验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81.8% (27/33),与放化疗标准组100.0%(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周剂量奈达铂增敏、体外高频热疗相结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提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芬太尼皮下注射对老年人雷米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应。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Ⅲ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年龄65Ⅲ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年龄6585岁,术中行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经三角肌皮下注射芬太尼2μg/kg,观察麻醉前(T0)、全麻诱导后5 min(T1)、术中(T2)、术毕前30 min给药时(T3)、术毕停药时(T4)、拔管前(T5)、拔管时(T6)、拔管后10 min(T7)各时点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停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观察苏醒期躁动的情况(躁动评分RS)。结果:80例患者在全麻诱导后5 min,其HR、B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各时点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快而彻底。结论:术毕前30 min皮下注射2μg/kg芬太尼预防老年人雷米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确切,对患者苏醒期无影响,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4.
网络成瘾与青少年身心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在全球迅速蔓延,人们在享受网上冲浪完美体验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网络这把双刃剑的伤害。科学家一组最新统计数字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这部分人在网上的冲浪体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这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现象称为“网络成瘾综合征”。1网络成瘾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的明显的社会、心理损伤的一种现象。网络成瘾者与赌博成瘾者非常相似,均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冲动失控,导致上网者学业失败、工作消极、婚姻不和谐等。Goldberg[1]首次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AD),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IU)。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指出,尽管网络成瘾尚未作为一种正式定义的疾病收录到诊断体系中,但是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已遇到数量可观的病例,而且网络成瘾的实际发生率远比临床就诊的人数多[2~5]。这种心理上的疾病因其特殊的危害性,已成为国际临床心理学界公认的新的一种心理障碍。2网络成瘾的表现以及成因的探讨网络... 相似文献
35.
补中益气汤治疗眼病术后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抗青光眼术后前房迟缓形成 田某,女,66岁。右眼胀痛,伴同侧头痛、视力下降4月。于1998年5月29日入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3.5,左眼4.8。眼压右4.27kPa,左2.0kPa。右眼残存中心管状视野。右眼轻度充血,角膜透明,前…… 相似文献
36.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药理学双语教学尚处于低水平阶段,本文作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介绍了探索中积累的经验、发现的问题,以及未来药学专业药理学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对脑得生不同提取工艺——分煎与合煎抗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影响的实验研究,探索中药复方分煎工艺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实施的可能性。方法 利用Fe Cl3损伤血管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于血栓形成后5 d内,给药组连续ig脑得生按药典法制备制剂(N 1,1.2 g/ kg)、脑得生各单味药分煎,吸附树脂富集、分离有效部位混合制剂(N2 ,0 .2 g/ kg)和脑得生各单味药合煎,吸附树脂富集、分离,有效部位混合制剂(N3,0 .6 g/kg) ,观察大鼠行为评分、脑梗死面积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经N 1、N 2和N 3治疗的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大鼠的行为评分、脑组织梗死面积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1) ,组织病理变化较模型组也有明显改善。而N1、N2和N3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单味药有效成分或部位分别提取,而后组方所得复方制剂,并不会降低原方的整体疗效发挥。该研究结果对其他复方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定植于人胃黏膜的微需氧革兰阴性菌。Hp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恶性淋巴瘤和胃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根除Hp已成为现代治疗一些常见Hp相关性的胃肠疾病的重要措施,虽然有多种药物联合疗法,但因存在或多或少的副作用,且价格昂贵,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中药治疗Hp感 相似文献
39.
穿琥宁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酐反应所得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抗病毒、解热、消炎作用,是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近年来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特别是对病毒性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疗效颇佳,随着穿琥宁应用的增加,不良反应也不断增多,为引起临床医师重视,特将近几年收集到的不良反应与处理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0.
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全院提供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已成为目前医院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