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7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维持原有利培酮治疗不变,治疗组加用阿立哌唑5 mg,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第0,6周末检测催乳素,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结果 (1)治疗第6周末,治疗组催乳素[(26±6)μg/L]较基线[(112±40)μg/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催乳素[(99±44)μg/L]与基线[(104±34)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2)治疗第6周末,治疗组催乳素下降率[(75±8)%]、正常率(82%),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0)%,4%];P均=0.000.(3)治疗第6周末,治疗组[(20.4±2.1)分]、对照组[(20.8±1.9)分]BPRS评分均较基线[分别为(21.1±1.8)分,(21.4±1.9)分]下降,P均=0.0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553).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血高催乳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82.
我们以1 Hz低频rTMS治疗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本院门诊随访现为缓解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索慢性腰腿痛病人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痛知觉阈值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40例慢性腰腿痛病人与40例正常对照组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及相对痛觉阈(RPPT),同时对病人组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结果 慢性疼痛病人SPT和PP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SPT、PPT、RPPT值与HAMD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SPT、PPT、RPPT值与状态焦虑分(SAI)无明显相关(P>0,05);痛觉阈值与病程无关(P>0.05).结论 无论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慢性疼痛,其与抑郁性障碍和/或焦虑性障碍三者的病理基础可能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半年后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救援军人1060例,以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调查人群的生存质量进行测量,自制一般人口学量表、Davidson创伤量表、地震经历量表、Beck抑郁量表、Beck焦虑量表对调查人群进行评估,多元逐步回归筛选风险因素。结果①救援军人的SF-36总分(t=-8.352,P<0.01)及生理功能(t=-2.113,P<0.05)、躯体疼痛(t=-7.724,P<0.01)、总体健康(t=-52.298,P<0.01)、精力(t=-6.994,P<0.01)得分低于地方常模,社会功能(t=1.990,P<0.05)、精神健康(t=4.093,P<0.01)得分高于地方常模,生理职能(t=-1.265,P>0.05)、情感职能(t=-0.55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影响救援军人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为焦虑抑郁程度、服役满意度、创伤后症状的严重程度、创伤暴露程度及饮酒。结论救援军人半年后生存质量低,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甚至药物治疗等可能对其有益。  相似文献   
85.
中国抑郁症患者的躯体化障碍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多的研究资料显示,抑郁症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然而受中西方文化和诊断标准差异的影响,对中国抑郁症的认识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现将有关内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6.
编辑先生: 同性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否属于精神障碍颇有争议,但应该是精神卫生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不少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各抒所见,说法纷纭.请贵刊对此作一简介,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面,谢谢.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军人烟草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为部队戒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依据,特进行本调查。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1.研究组:为全军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抽样人群中的部分军人。采用自编的“烟草依赖情况调查表”筛选出吸烟者。符合ICD-10及DSM-Ⅲ-R烟草依赖标准,并规定至少每天吸烟10支以上,连续一年以上[1],且无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及严重躯体疾病。本组共调查烟草依赖者共700例,将资料完整的655例选入研究组,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1.7±1.8)岁(17~34岁),军龄(2.9±2.5)年(1~16年)。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2011年、2012年冬季入伍新兵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变化,为提高新兵的生活和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分别抽取南京军区某部2011年入伍新兵454名、2012年492名,应用健康状况简表(SF-3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调查,以PSQI7界定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结果①生活质量:2012年新兵躯体疼痛维度得分低于2011年新兵和中国常模(P0.01),除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维度外,其余6个维度及总分均高于2011年新兵和中国常模(P0.01);②睡眠质量:2012年新兵睡眠障碍的总人数为38例(7.72%),2011年新兵睡眠障碍的总人数为61例(13.44%),2012年睡眠障碍的人数少于2011年(χ2=8.22,P=0.004);2012年新兵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PSQI总分的得分均低于2011年新兵(P0.01),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无差异。结论南京军区某部入伍新兵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正逐年好转。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小剂量齐拉西酮干预奥氮平所致糖脂代谢紊乱、血清泌乳素增高及体质量增加的有效性。方法对近半年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奥氮平联合齐拉西酮组(奥氮平15mg/d,齐拉西酮20mgbid,31例,简称齐拉西酮组)及奥氮平联合安慰剂组(奥氮平15mg/d,32例,简称安慰剂组)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分别测定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分别计算6周末体质量增加大于7%及体质量不增加(包括体质量不变或下降)的比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末,两组TC、TG均有明显升高(P0.01),FG无明显升高;安慰剂组体质量、BMI明显升高(P0.01),而齐拉西酮组体质量、BMI无明显升高;安慰剂组PRL明显升高(P0.01),而齐拉西酮组明显下降(P0.05)。变化值比较:治疗6周末,安慰剂组体质量、BMI、TG、PRL变化值明显高于齐拉西酮组(P0.01),FG、TC变化值无统计学意义。安慰剂组体质量增加大于7%的比率(31.25%,10例)高于齐拉西酮组(6.45%,2例;χ2=6.28,P0.05),齐拉西酮组体质量不增加的比率(41.94%,13例)高于安慰剂组(15.63%,5例;χ2=5.34,P0.05)。齐拉西酮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精神病理分及PANSS总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齐拉西酮能有效改善奥氮平引起的血脂代谢紊乱、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及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90.
前不久,新闻媒体披露了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为其惋惜,更多的人是疑虑丛生:为何一个好端端的即将被保送就读研究生的名牌大学的学生会做出这等蠢事?更有人甚至怀疑他是否得了“神经病”。但媒体报道,刘某伤熊时思路清晰,对自己的行为完全有认识能力,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也证实他不是精神病患者。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专家则认为,刘某虽不是精神病人,却是心理“亚健康”者,其有悖于社会道德的行为完全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所造成的。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是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即表现为健康-亚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