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2小时,再灌注48小时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再灌注开始前,治疗组经腹腔注入EPO(3000 U/Kg);缺血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48小时后断头取脑。制作 HE切片;以2%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FC)对脑片进行染色;经图像分析仪计算梗死体积占全脑体积的百分比;同时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海马 CA_1区神经细胞减少(25.7±1.16)%,缺血组减少(31.2±1.49)%;治疗组与缺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比缺血组明显缩小(P<0.01)。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比缺血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EPO能够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抑制脑水肿,缩小脑梗死体积及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决动脉阻断5min缺血再灌注模型。24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组(I-R)、D2受体激动剂组(I-PER)及D2受体拮抗剂组(I-SPI)。于再灌注第7d行开阔法行为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及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凋亡锥体细胞数。结果:5min前脑缺血再灌注7d可引起沙土鼠海马CA1区约95%的锥体细胞凋亡。行为学结果显示I-R组鼠探索活动较Sham组明显活跃(P<0.01),I-PER组鼠的探索活动较I-R组明显减弱(P<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I-PER组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计数明显多于I-R组(P<0.01)。TUNEL法检测发现,与Sham组相比,其余3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均增多(P<0.05)。I-PER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P<0.05)。结论:D2受体激动剂可显著抑制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提高存活细胞数,改善行为学障碍。  相似文献   
23.
人员穿着正压生物防护服在高危生物污染环境中作业时可能面临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可以通过模拟试验进行评估并有效规避。该文从防护服的动态检测方法、使用风险研究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ICU后综合征(PICS)的干预措施知信行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ICU后综合征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2年4-5月选取山东省6家三级医院646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PICS干预措施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的PICS干预措施知信行得分为54.15±33.87分,处于偏低水平。医院经营性质、ICU专科护士证书、参加过PICS培训是影响ICU护士PICS干预措施知信行的主要因素。结论 目前山东省三级医院ICU护士对ICU后综合征干预措施知信行水平偏低;医院经营性质为民营医院、接受过PICS培训、未获得ICU专科护士证书的ICU护士PICS的干预措施知信行得分更高。  相似文献   
25.
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度洛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1例)与阿米替林组(32例),疗程6周。采用(HAMD17)和HAMA评定疗效,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度洛西汀组有效率为86.7%,阿米替林组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相当,但第一周末度洛西汀组起效快,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安全性方面,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少,程度轻,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度洛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6.
<正> 过敏性紫癜系由某些过敏因素引起变态反应的出血性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血证”和“发斑”的范畴.我们根据本科曹旭老中医多年的临床经验方“茅青消斑汤”为主,进行随症加减,收到显著疗效.现分析如下: 一、临床分析: 1、年龄与性别:4-6岁6例,6-9岁7例,9-13岁17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 2、发病季节:春季18例,夏季3例,秋季4例,冬季5例.以春季发病较多,占60%.  相似文献   
27.
笔者自1987年5月至1989年10月,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慢性骨髓炎30例,经随访观察,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冷冻治疗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2岁。病史最短4个月,最长15年。发病部位:肱骨7例,桡骨3例,股骨9例,胫骨6例。有窦道溢脓者23例,硬化型骨髓炎4例,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者1例。30例均有死骨形成。  相似文献   
28.
胡聿昕  陈晔欣  高子衡  王润泽  王耀献 《中医杂志》2024,(10):1009-1012+1025
从溺窍的角度辨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UTI),提出尿路属“溺窍”范畴,认为排尿的生理过程与溺窍的功能密切相关。从窍体、窍枢、窍神三个维度架构了溺窍与五脏功能的生理联系,即肺热阴伤邪侮则窍体失养、心火灼燔神乱则窍神不利、肾虚肝郁脾滞则窍枢不利。rUTI初期以窍枢不利为主,当标本兼治,虚实兼顾,注重伴随症状的治疗,常根据辨证选用滋水清肝饮、肾着汤加减;中期窍体失养与窍神、窍枢不利同时存在,治当利窍通淋,常以清心莲子饮加减;后期以窍体失养为主,需进一步养窍体以防复,常以五子衍宗丸合二仙汤加减。同时针对窍体、窍枢、窍神选用特色药物,以祛外邪、扶正气以养窍体,畅情志、通气机以利窍枢,通心肾、养心神以安窍神。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脑组织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四动脉血流阻断法制作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开始时经腹腔注射EPO(3000U/kg);48h灌注取脑。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和TUNEL法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短暂性全脑缺血15min再灌注后48h,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细胞数正常组(211.28&;#177;7.95)个/视野,假手术组为(209.28&;#177;11.34)个/视野,EPO治疗组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细胞数为(170.28&;#177;8.12)个/视野,缺血组为(146.84&;#177;8.35)个/视野。EPO治疗组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TUNEL法凋亡细胞测定,正常组无阳性细胞,假手术组阳性细胞(152.48&;#177;18.52)个/视野,EPO治疗组有(1797.51&;#177;151.35)个/视野,缺血组有(2250.41&;#177;180.06)个/视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iNOS蛋白的表达测定,正常组无阳性细胞,假手术组海马CA1区阳性细胞区灰度值为5.36&;#177;1.54,EPO治疗组为31.80&;#177;6.42,缺血组为49.46&;#177;8.96。EPO治疗组与缺血组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EPO可减少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死亡和凋亡,抑制iNOS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躯体化障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以度洛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度洛西汀治疗,疗程8周。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17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81.6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61.70%,两组患者有效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研究组患者HAMD-17及HAMA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在失眠、食欲减退、焦虑不安方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躯体化障碍起效快、疗效优于单用度洛西汀;且能改善失眠、焦虑及食欲减退等躯体化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