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8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对CCI_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TIMP-2)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清洁SPF级大鼠7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病理模型组(B组)、柔肝化纤颗粒组(C组)、大黄(?)虫丸组(D组)及秋水仙碱对照组(E组),后4组均建立CCI_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而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柔肝化纤颗粒、大黄(?)虫丸、秋水仙碱灌胃,治疗5周、10周后分别取大鼠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MMP-2及,TIM P-2。结果治疗5周、10周时与A组比较,B组肝组织炎性反应活动度计分、肝纤维化程度计分均明显升高(P<0.05),C、D、E组均较B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C组下降较D、E组明显(P<0.05),而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MMP-2、TIMP-2、MMP-2/TIMP-2均明显增高(P<0.05);与B组比较,C、D、E组MMP-2、TIMP-2表达、MMP-2/TIMP-2明显降低(P均<0.05),C组下降较D、E组更明显(P<0.05),而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能通过调节TIMP-2/MMP-2比例发挥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2.
423例眼眶骨折CT检查的临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由于眼眶骨壁较薄尤其是内、下壁更为菲薄,外伤后常合并眼眶骨折,而有无眼眶骨折及骨折程度可直接影响其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目前CT检查是显示眼眶骨质细微改变的最好方法,我院1992年3月至1994年3月经CT证实423例眼眶骨折,现将其CT检查情况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眼眶骨折423例,男361例,女62例.受伤年龄最小6岁,最大74岁,其中小于14岁的儿童40例(9.45%),15岁至60岁者374例(88.42%),大于60岁者9例(2.13%).受伤后至CT检查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达16年,平均41.5天.受伤原因依次为撞伤123例,拳击伤(包括脚踢伤、膝盖顶伤)121例,摔伤41例,砖头(木棍、铁链、砂轮)击伤或砸伤56例,刺伤  相似文献   
53.
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表现,评价HRCT 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6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HRCT扫描图像。结果 颞骨单侧发病lO例,双侧发病6例。腿cT示受累颞骨弥漫性膨大,骨皮质变薄。根据病变的密度分为3种类型:硬化型9例(56.25%),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变形性骨炎型6例(37.5%),表现为高密度病灶中散在点或片状低密度区;囊型1例(6.25%),病变明显膨胀,表现为多个球形或卵圆形透亮区,有薄的骨壳包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导致颞骨的自然腔隙、孔道狭窄,如外耳道、鼓室腔、内听道、前庭导水管、耳蜗导水管及面神经乳突段骨管;一般不破坏听小骨和内耳骨迷路;常见并发症为炎症、胆脂瘤,3例(18.75%)继发胆脂瘤分别位于外耳道、乳突及上鼓室,乳突窦,其中上鼓室,乳突窦胆脂瘤破坏邻近听小骨、上半规管。此外,还可引起岩段颈内动脉管、颈静脉孔、茎乳孔和颞下颌关节形态的改变。结论HRCT可清楚显示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质改变、病变范围及并发症,在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道60例经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的经验,着重分析了血管造影和栓塞后的X线征象。碘油乳剂在透视下被缓慢注入肿瘤血管内,并能长期存留在肿瘤内,易于通过X线平片和CT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5.
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分析其特点。结果眼眶骨质局限性缺损15例,其中眶内壁14例;内直肌中断1例;肌锥内外间隙弥漫性软组织影6例;视神经迂曲、增粗、边缘模糊5例;颅底局限性骨质缺损7例,其中筛板5例,蝶窦上壁2例;2例脑膜脑膨出见于筛板骨质缺损;2例脑脊液鼻漏分别见于右侧筛板和蝶窦上壁局限性缺损,以及左侧鼻泪管骨质缺损1例。结论CT可准确发现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部位和范围,MR检查可用于复杂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56.
加强头颈部病变微循环状态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CT和MRI是头颈部肿瘤的主要影像检查手段,以往侧重于形态学研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CT、MRI各种功能成像研究逐渐在国内外开展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灌注成像及扩散成像作为新的功能成像方法,可以反映组织器官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获得肿瘤组织的微循环信息,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广泛开展了肿瘤的灌注成像及扩散成像研究,几乎涉及全身各系统各个器官。  相似文献   
57.
鼻和副鼻窦解剖变异的CT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鼻和副鼻窦解剖变异的CT研究鲜军舫田其昌王振常于冬梁熙虹兰宝森近年来,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以下简称FESS)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副鼻窦炎。FESS是在鼻腔自然引流通道内进行,局部手术切除一些组织,扩大自然裂隙,改善副鼻窦通气,使副鼻窦内粘膜病变逐...  相似文献   
58.
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Tdosa—Hunt综合征的MR扫描方法、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17例Tolosa—Hunt综合征经临床随访确诊,分别行头颅扫描及海绵窦薄层扫描与增强扫描,并比较2种扫描方法对病变显示的情况。结果 17例海绵窦薄层扫描与增强扫描显示患侧海绵窦增宽,外缘光滑,T1WI和T2WI均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后信号明显均匀强化;3例同时累及眶上裂,1例同时累及眶尖,3例同时累及眶尖及眶上裂;6例病变包绕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其中4例还表现颈内动脉局部变细。而采用头颅扫描方法,17例中仅11例显示海绵窦增宽及异常信号,其余6例未见异常;2例眶上裂及2例眶尖受累;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变细。海绵窦薄层扫描对Tolosa—Hunt综合征的显示明显优于头颅扫描(X^2=417,P〈0.05)。结论 与头颅MR扫描相比,海绵窦MR薄层扫描与增强扫描可更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信号表现和范围,有助于Tdosa—Hunt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9.
发展我国头颈部影像学需从继续教育抓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入21世纪,医疗工作要规范化,毕业后继续教育要规范化,研究生教育要规范化,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但由于经济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些工作做的并不规范。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行为在逐渐规范,在制定和实施治疗计划前明确诊断是医疗的最低要求,医学影像学在当今疾病诊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在这儿就不再赘述。尽管如此,头颈部影像学在我国医院的普及程度不高,检查和诊断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头颈部病变诊断和治疗的顺利开展。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头颈部影像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考察美国头颈部放射学情况后获得的启发,提出发展我国头颈部影像学的一些粗浅建议,目的是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献计献策,促进我国头颈部影像学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60.
本文报告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大剂量化疗药物治疗未分化小细胞肺癌60例,疗效达到97.67%,临床观察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