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正>笔者回顾分析2007-09~2008-08所在医院25例椎动脉变异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扫描特点,旨在为评价3DCE-MRA无创性检查在椎动脉变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文化程度对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威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市级医院(解放军第404医院、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威海市立医院总院及南院区)2005-01—2009-12所收治的、具有明确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住院患者919例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文化程度对临床分期及长期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919例患者中,有效获访884例,随访率96.2%;不同文化程度乳腺癌患者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以Ⅱ、Ⅲ期患者居多,大专以上患者例数较少,且以Ⅰ、Ⅱ期居多;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患者所占各期比例最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最低;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在各临床期别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结论妇女接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着乳腺癌诊断时的分期及预后。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测肝中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 MHV)的解剖结构,为病肝切除和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DLT)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78例成人尸体肝膈面沿肝中静脉切开肝实质,显露肝中静脉;对肝中静脉及其属支进行了观测和测量。结果肝中静脉按其属支多少分为3型,l支型75.6%,2支型19.2%,3支型5.2%;肝左、中静脉共干者73%(57例),3支分别汇入者23%(18例),肝左中右静脉共开口1例(3%);肝中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管径(11.8±2.3)mm,与镰状韧带之间的夹角为(43.04±11.55)°,距膈面的距离(11.14±4.11)mm,总长度(57.8±15.12)mm;肝中静脉属支汇合处的直径(9.61±2)mm,肝中静脉属支的角度(47±17.37)°,肝中静脉属支直径(4.68±1.13)mm。结论对肝中静脉及其属支清晰的解剖学认识对于肝移植及肝切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正>近年来淋巴系统解剖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有诸多费解之处,系统研究仍不完善,特别是人体淋巴系统的标本更为罕见。使用解剖观察法~([1])和间接淋巴管注射法~([2])能显现一些人体特定区域淋巴管的解剖分布,但很难以标本的模式长期保存。虽然用水银直接灌注法能制作成罕见的淋巴管标本~([3-6]),但因其毒性,此法不再适用于淋巴系统的研究。近10多年来,淋巴系统研究新技术的建立,使此研究工作能更加深入地开展,并由此取得了较好的结果~([7-14])。本实验将采用此新方法并作一些改进,旨在研究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讨生后大鼠脑室下层神经元前体细胞离体培养时的神经活性物质特征和形态学特征 ,本研究以细胞特异性的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并测量了这些细胞的形态学指标胞体平均直径和胞体椭圆率 (胞体最小径与最大径的比值 )。取脑室下层细胞接种于覆有多聚赖氨酸的 2 4孔培养板 ,培养液为 Neurobasal Medium( Gibco) /B2 7,培养条件为 5 % CO2 ,3 7℃。结果如下 :在培养 1d时 ,绝大多数 (大于 90 % )脑室下层源细胞呈 β-3型微管蛋白阳性 ,且这些细胞也都表达多唾液酸神经粘连分子。此时 ,大多数β-3型微管蛋白阳性细胞胞体呈椭圆形 (胞体平均直径为 8.42± 1.0 3μm;胞体椭圆率为 0 .5 7± 0 .12 ) ,且在其两极各长出一短的、无分支的突起 ;并有近 2 0 %者为球形无突起细胞 (胞体平均直径为 7.2 0± 1.0 4μm) ,且它们大多呈细胞与细胞相连接状态。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这些细胞亦呈上述椭圆形有突起样细胞变化 ,但仍可见它们呈串珠样连接。培养至第 3~5 d,这些脑室下层源细胞的体积增大 (胞体平均直径为 9.0 7± 1.0 7μm)、突起较前增长但仍几无分支。免疫细胞化学反应显示 ,此时培养中的脑室下层源细胞仍大多呈β-3型微管蛋白阳性和多唾液酸神经粘连分子阳性。至培养的第 7d,这些β-3型微管蛋白阳性  相似文献   
46.
脑室下层细胞形态及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侧脑室脑室下层细胞的形态及分布。方法 制作成年大鼠侧脑室脑室下层的超薄切片和全脑连续石蜡切片。结果 脑室下层细胞主要分布在侧脑室外侧壁,从侧脑室出现平面延续到尾壳核消失平面。其中的神经元前体细胞的质游离核糖体较多,核大,核内的染色质疏松。结论脑室下层以细胞和尾壳核及伏隔核相邻,其中的细胞多数具有未成熟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制作新生小鼠脑瘫模型,并通过行为学、形态学检测模型的稳定性,为脑瘫的基础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新生7天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结扎一侧颈总动脉并缺氧来制作脑瘫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颈部皮肤,分离出单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不剪断,然后缝合伤口,未置于缺氧环境。各组小鼠于模型完成后第28天,通过跳台实验观察行为变化、尼氏染色和神经元特异核抗原(Neuron 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N)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被动回避性跳台实验中,模型组小鼠较假手术组小鼠学习记忆时间明显延长(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损伤侧海马各区细胞排列紊乱,尼氏小体数量减少,且CA3区神经元损伤情况最为严重;NeuN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损伤侧海马阳性表达较假手术组同侧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一侧颈总动脉结扎联合缺氧的方法制作脑瘫模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跟骨前部解剖测量和多层螺旋CT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多层螺旋CT在跟骨骨折个案化内固定置钉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解剖测量法和多层螺旋CT法,测量40只成人跟骨前部湿性标本的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结果]解剖测量法测得的跟骨前部最大长度(28.32±2.76) mm,最小长度(9.01±1.88) mm,最大宽度(27.60±2.91) mm,最小宽度(20.35±1.78) mm,最大高度(28.75±2.33) mm,最小高度(19.64±1.93) mm.螺旋CT法测得的跟骨前部最大长度(28.11±3.03) mm,最小长度(9.32±1.32)mm,最大宽度(27.69±2.19) mm,最小宽度(21.10±1.56) mm,最大高度(27.99±2.77) mm,最小高度(18.98±2.34) mm.两种测量方法获得的数据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测量的数据反映了跟骨前部的实际大小.术前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测量并给予三维重建,可以客观地获得跟骨前部的基本数据,直观显示了跟骨前部的立体形态.根据测量的数据制定个案化置钉方案,提高跟骨骨折内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及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妊娠14~ 16 d的SD大鼠胎盘剥离羊膜,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大鼠羊膜上皮细胞,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特征;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和100 U/ml青霉素-链霉素(PS)溶液的DMEM/F-12的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结果 每次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1只孕鼠分离的上皮细胞数为(1~6) ×105/ml,足够达到贴壁培养浓度.所分离的羊膜上皮细胞表达神经前体细胞特异性蛋白nestin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29和CD44,但是未成熟神经元标记蛋白β-Ⅲ-tubli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34表达阴性.在完全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羊膜上皮细胞生长增殖较快,原代培养1 w后即可传代.结论 建立了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具有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标志和间充质干细胞的某些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