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统计2011-2014河北省血液中心血液报废率,分析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为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4年血液报废信息,按检测原因造成的血液报废和非检测原因造成的血液报废分别统计。结果:共采集血液1 167 714U,报废85 879U,报废率7.35%,各年份间报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165.7,P0.05)。非检测原因造成的血液报废率较高,占71.2%(61 179/85 879),其中脂肪血为4.05%、血浆颜色异常或溶血0.37%、其他0.34%、血袋破裂或渗漏0.29%、絮状物析出0.12%、特殊抗体亚型0.06%、不足量0.02%,各年份间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178.3,P0.05)。由实验室检测原因造成的血液报废率占28.8%(24 700/85 879),其中ALT为0.87%、抗-HCV阳性0.41%、HBsAg阳性0.34%、SYP阳性0.30%,检测不合格血液各年份间报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5)。结论:我中心血液报废率较高,应重视加强对献血者健康征询,做好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工作;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试剂及优化检测策略;各环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心。这对降低血液报废率,保护血液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王庆明 《中国科学美容》2011,(7):105-105,115
目的探讨涎腺嗜酸性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标准以及和相关疾病的鉴别。方法对3例涎腺嗜酸性细胞腺癌进行临床病例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均有周围组织的侵犯,1例有周围淋巴结的转移,中、短期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诊断标准主要以周围组织和脉管、神经的侵犯,其次观察细胞的异型性。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治疗效果很好,定期复查和随访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23.
小儿烧伤合并脑水肿的治疗(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24例小儿烧伤后合并脑水肿的原因及治疗,认为脑水肿多发生于休克期,其次为回吸收期,发病率与烧伤部位、烧伤程度、年龄、误诊和治疗不当有关。提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者的不良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石家庄地区6702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生不良反应的具体类型及相关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共计6702例,发生率为0.98%,不良反应类型以A类为主,共6594例,占98.39%;非重度不良反应6692例,占99.85%,重度不良反应10例,占0.1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835)、年龄30~49岁(OR=1.921、1.573)、工人(OR=2.599)、农民(OR=2.591)、BMI<18.5 kg/m^(2)(OR=4.059)、团体献血(OR=1.550)、献血≥2次(OR=0.537)、流动献血车(OR=1.332)、固定献血屋(OR=1.471)、献血量400 m L(OR=1.726)及操作不规范(OR=3.881)是影响无偿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论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多为非重度不良反应,但仍需引起血站工作人员的重视,针对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人群给予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积极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全社会对无偿献血的正确认识,保障血液安全及献血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脑底动脉流速增快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血肿的急性脑损伤病例 ,待颅内血肿清除后 ,用TCD动态监测脑底动脉及颅外颈内动脉的血流速度 ,选择有脑底动脉流速异常增快的 17例用于分析。结果  7例为脑充血 ,8例为脑血管痉挛 ,2例先出现脑充血 ,后出现脑血管痉挛。 3例因脑充血而出现显著的颅内压增高 ,2例因大脑中动脉严重痉挛出现脑梗死。结论 急性脑损伤后脑底动脉流速异常增快出现于伤后前 4d多为脑充血 ,出现于伤后 4d以后多为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高原地区严重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学的流行情况 ,现将笔者单位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341例严重烧伤患者创面培养菌共 14 70株 ,分段进行分析总结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笔者单位共收治烧伤患者 3386例 ,其中成人重度烧伤患者 341例 ,占总数的 10 0 7%。本组 341例中 ,男性 2 34例 ,占 6 8.7% ;男∶女为2 .5∶1。年龄分布以 2 0~ 4 0岁多见。烧伤面积为 (33.4± 16 .8) %TBSA。本组合并吸入性损伤者 19例 ,发生率为 5 .5 % ,其中轻度 11例 ,占 5 7.2 % ;中度 5例 ,占 16 .3%。发生不同程度休…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索颞部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的手术入路和颅外减压的方式。方法:采用改良冀点入路清除颞部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37例,其中26例用游离的骨膜或颞肌筋膜减张缝合硬脑膜。结果:恢复良好32例(86%),重度残废1例,死亡4例。结论:改良冀点入路显露颞叶底面及中颅底良好,用于颞部损伤性颅内血肿手术优于常规颞瓣开颅术;硬脑膜减张缝合简单易行,不影响颅外减压效果且克服了硬脑膜不缝合的弊端。  相似文献   
28.
用整形方法早期处理深度手烧伤患者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因其部位暴露,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易被烧伤,其中深度手烧伤又占近乎手烧伤一半。而深度手烧伤常涉及手部筋膜、伸肌腱、骨关节的毁损或出现继发性改变,妨碍功能恢复。故积极做好手部烧伤的早期处理,尽最大努力恢复手的功能,减轻和预防畸形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9.
本文报道手术中应用两种不同型号的多普勒超声仪经脑皮层检测脑动静畸形(AVM)17例,仅1例住于皮层下3.5cm的AVM以10MHz多普勒超声检测未显示病灶信号。AVM供血动脉通端流速比近端快,脉动指数(PI)更降低,畸形血管因血流更紊乱,其流速低于邻近供血动脉、其PI比供血动脉远近端均低。多普勒超声应用于AVM术中能提供AVM精确定位资料,区分AVM供血动脉和脑营养动脉,AVM引流静脉和脑正常静脉,并检验AVM切除是否彻底。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术后载瘤动脉缺血的l临床治疗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经血管内GDC栓塞治疗病例41例,术后7例出现载瘤动脉闭塞。就其相关因素,治疗方法、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颅内动脉瘤Hunt-Hess分级1~3级41例病例中,经血管内GDC栓塞治疗后,7例出现载瘤动脉主干或其分支闭塞缺血所造成相应的临床神经症状,头疼、头昏、偏瘫、失语、偏盲及出血;经过三高(高血压、高血容量和高血稀释度)、抗痉挛、腰穿等综合治疗后,5例恢复良好,2例遗留偏瘫。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出现载瘤动脉主干狭窄或闭塞是其易发并发症之一,术中动态观察载瘤动脉血供情况,了解栓塞程度是预防其发生的手段之一,出现狭窄或闭塞时,要及时调整GDC和微导管,并给以抗痉挛、抗凝、扩血管以及三高治疗,当出现恶性颅高压症时手术配合治疗,往往会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