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产妇泌乳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应用不同方式行剖宫产术后镇痛 ,对疼痛及泌乳的影响 ,以探讨剖宫产术后最佳镇痛方法。方法 :选择孕足月剖宫产 16 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 :一组术前麻醉同时行蛛网膜下腔小剂量吗啡镇痛 ;二组术前行蛛网膜下腔小剂量吗啡镇痛 ,术后硬膜外 2 4h后追加一次吗啡镇痛 ;三组术前麻醉同时行蛛网膜下腔小剂量吗啡镇痛 ,术毕行硬膜外吗啡加氟哌利多镇痛 ;四组未行术后镇痛。另选 40例足月正常分娩产妇作为对照。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产后血清泌乳素。结果 :产后 5 min、 2 4h、 48h PRL 值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剖宫产术后疼痛平均出现时间第一、三组间差异无显著 (P>0 .0 5 ) ;第四组出现时间最早与第一、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第二组出现时间平均大于 48h,与第一、三组间及第四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或 0 ,0 1)。术后肛门排气、乳胀出现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初次哺乳时间、日哺乳次数及新生儿体重下降情况第四组与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 ,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第四组有 11例乳汁分泌不足或严重不足 ,与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或 0 .0 1) ,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剖宫产术后镇痛不影响产后泌乳 ;术前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及压力支持通气(PSV)在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按6~8mL/kg体重潮气量机械通气,适当给予呼气末正压(PEEP),选用PSV方式撤机。结果早期ARDS按上述方法行机械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肺换气功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减慢呼吸频率,撤机安全、可靠。结论该模式可靠,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扫描薄层层析定量分析血浆皮质醇。作者用三氯甲烷作提取剂,经济、快速。血浆皮质醇在2.5~5.0μg/dl 范围内线性良好.CV%为8.8%,平均回收率为97.2%.作者同时摸索了实验的有关条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的不断增加,不同年龄组健康人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的检测数值比传统的参考值有上升的趋势。我们对2004-04~2006-04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江西汉族骨髓供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等位基因频率和HLA单倍型频率。方法根据2210例江西汉族无关骨髓供者的HLA基因型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性方法计算HLA-A、B、DRB1的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结果江西汉族骨髓供者中共观察到72个HLA等位基因,其中A*02、A*11、A*24、A*33、B60、B*46、B*13、B*58、B*51、B75、B62、DRB1*09、DRB1*12、DRB1*15、DRB1*04、DRB1*08、DRB1*11、DRB1*14和DRB1*13的频率高于0.05。358条A-B单倍型中,A2-B46、A11-B60、A33-B58等26条单倍型的频率高于0.01,68条单倍型表现为显著的正连锁不平衡;420条B-DR单倍型中,B46-DR9、B13-DR15、B75-DR12等22条单倍型频率高于0.01,82条单倍型表现为显著的正连锁不平衡;2518条A-B-DR单倍型中,386条单倍型有意义(频率大于等于4.52×10-4),A2-B46-DR9、A2-B46-DR8、A11-B13-DR15、A33-B58-DR13、A33-B58-DR17、A30-B13-DR7等39条单倍型频率高于0.005。结论江西汉族HLA-A、B、DRB1等位基因和HLA单倍型的分布特征接近南方汉族人群,但又有其自身特殊性,本研究群体的HLA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可作为江西汉族人群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人群HLA-Cw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自行建立的HLA-Cw基因测序分型方法,并辅以Ariza商品化测序试剂盒,对100份维吾尔族无关个体血样进行HLA-Cw基因的第2和第3外显子进行序列测定;用ABI PrismTM3100检测测序反应产物,Assign3.5分析软件分析结果。结果(1)经As-sign3.5软件分析,能直接分析出明确的HLA-Cw等位基因型的样本占30%;排除罕见等位基因后,可判定HLA-Cw等位基因型的样本占33%;其余的样本经PCR-SSP高分辨分型试剂盒检测后,可判定出等位基因型;(2)在70份模棱两可的结果中,共有41种NMDP Allele Code,出现120次,其中频率在5%以上的有03BPSK等7种,其频率之和>50%(61/120);(3)检出了27种HLA-Cw等位基因,频率大于10%的2种常见等位基因为:Cw*0602>Cw*0102,介于5%—10%的依次为:Cw*0401>Cw*0303>Cw*0701>Cw*1502,维吾尔族中Cw*02,04,05,06组与Cw*01,03,07,08组的频率分别为0.295和0.485;(4)共检出62种HLA-Cw等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结论本文的结果可为骨髓库和临床无关供/受者样本的HLA-Cw高分辨基因分型提供重要参考;所得到的HLA-Cw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可为人类学、遗传学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研究ABO血型系统基因转录结构的方法.方法 使用两套RNA逆转录-巢式PCR-序列测定的反应策略对中国人群6种常见ABO基因型的11个血液标本转录结构进行分析.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3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进行ABO基因转录结构的分析.结果 未能检测到O基因的转录结构;两套PCR策略均发现有2种转录结构,一种是完整的ABO基因编码区,另一种是缺失了整个第6外显子的ABO基因编码序列.一个变异的ABO等位基因在Bx表型个体被发现.结论 ABO基因转录结构的剪切方式是复杂的,不同剪切位点的ABO转录子被观察到.O等位基因的转录结构在RT-PCR分析未检测出来.O型基因转录结构这个特点的发现,可以应用于ABO基因单倍体序列测定中.  相似文献   
18.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多见于20-40岁的年轻人,年发病率大约为2~4/100万,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病死率达5%~15%。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影响着预后。本文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等方面对CVST进行综述,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75岁以上患者脑血管造影实施、病变分布、并发症等情况.方法 83例75岁以上患者行全脑及双锁骨下动脉造影术,缺血性脑血管病61例(73.5%),出血性脑血管病22例(26.5%).结果 83例造影中78例(94.0%)造影经股动脉完成,11例(13.3%)造影中应用复合弯曲导管.缺血性脑血管病例中前循环狭窄107处(占67.3%),后循环52处(占32.7%);颅外97处(占61.0%),颅内62处(占39.0%);发现8例(占13.1%)患者存在9个未破裂动脉瘤.出血性脑血管病中16例(72.6%)存在颅内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19个.5例(6.0%)出现并发症,一过性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2.4%),穿刺点血肿2例(2.4%),尿潴留1例(1.2%).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作为一项诊断技术对75岁以上脑血管病患者是较安全的,其并发症特别是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结果。结果对照组CO、CI、SV、SI、ACI、LCWI、LVET、EF和VI值较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PEP和STR值较治疗组显著增高(P<0.01);HR、SBP、DBP、MAP、SVR、SVRI和TFC数值的变化,两组比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