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C臂X线机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纹钉固定手术中的两种应用方法及其价值。方法:股骨颈骨折108例分别在手术中按患者体位,固定患肢运动C形臂和可活动患肢两种情况下,取得X线图像质量和断端显示率对比。结果:患肢固定时显示的股骨头和股骨颈的图像质量满意率为51.2%,断端显示满意率为95.1%,患肢可活动情况下分别为88.1%、100.0%,患肢可活动时显示的图像质量优于固定时。讨论:正确应用C臂机能准确引导股骨颈骨折空心螺纹钉手术。  相似文献   
52.
背景:很多临床报道认为双钢板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对于放置方式一直存在争议。目的:比较肱骨髁间骨折应用双钢板固定时,3种不同放置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18具防腐肱骨标本,制成肱骨远端T型髁间骨折模型,在髁间骨折线两侧各贴2个(共4个)应变片。随机予以背侧双钢板固定、垂直双钢板固定、平行双钢板固定,在压缩载荷下,对3种内固定方式进行应变、位移、刚度的测试。结果与结论:①从载荷-位移数据中可以看到:当载荷低于500N时,3种内固定方式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500N时,平行双钢板压缩位移小于背侧双钢板固定、垂直双钢板固定(P<0.05)。②3种内固定应变较小的是平行双钢板固定,另两种钢板固定方式应变较大,前者与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外髁的应变大于髁间应变,外髁的应变最大。当载荷低于300N时,3种内固定方式的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300~500N外力的载荷下轴向压缩刚度以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最高,背侧双钢板和垂直双钢板较低,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由此可见,同等载荷下,平行钢板固定效果最佳,垂直钢板固定和背侧钢板固定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53.
马江川  石铸  陈江  毛剑  王友华  刘璠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175-1177,1179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方法:对132例75岁以上股骨粗隆骨折病人分别使用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Gamma钉治疗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并发症。结果:本组47例行动力髋螺钉、42例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43例行Gamma钉治疗,Gamma钉组平均手术时间82.24 min,长于DHS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0.05),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时间最短(P〈0.05)。Gamma组出血量最多(P〈0.05),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组最少(P〈0.05)。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效、并发症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3种固定物均可以有效地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临床工作中应根据骨折类型、固定物的特点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做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治疗的手术策略。方法治疗56例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充分术前准备后,经后外侧入路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置换,术中注意假体位置的准确性及牢固性,防治并发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3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24例全髋关节置换,2周患者逐步扶拐下地锻炼。随访8个月~6年,患者无疼痛,关节功能恢复良好,X线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及下沉,效果满意。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有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早期下地、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白细胞渗入关节滑膜组织与滑液中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RA的靶器官是滑膜,其病理特点为累及周身关节的增生性和侵蚀性滑膜炎和破坏骨、软骨的侵袭性血管翳形成[1].我们通过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2],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在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SSeCKS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炎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腹股沟区膜解剖结构,正确辨认腔镜后入路腹膜前修补术的手术层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并发症,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传统弓状线(脐下4~5 cm)36例(30.0%),低位弓状线(脐下6~12 cm)84例(70.0%)。弓状线边缘清晰38例(31.7%),而其下缘逐渐变薄、变少呈散在纤维边界不清82例(68.3%)。腹膜前间隙进入的层面是在腹横筋膜和腹膜前筋膜浅层之间,向外分离Bogros间隙的层面是在腹膜和腹膜前筋膜深层之间,然后切开腹壁下血管处的间隙韧带将两个不连续的间隙贯通为一体的间隙。腹膜损伤率为5.0%(6/120),无腹壁下动脉损伤。术后中位随访2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熟悉腹股沟区膜结构的解剖有助于提高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指屈肌腱Ⅱc区单纯切割伤双腱修复后A2滑车不同处理对肌腱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1只来亨鸡随机分为二组,以鸡双足中趾为手术趾,在每趾肌腱均造成屈趾浅肌腱(FDS)、屈趾深肌腱(FDP)单纯切割伤,并行双腱修复。A组:A2滑车完整;B组:A2滑车切开;C组:A2滑车扩大。术后10周末处死动物,对鸡趾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和形态学评定。结果 Ⅱc亚区屈肌腱单纯切割伤早期双腱修复后,A2滑车切开组与A2滑车扩大组的肌腱滑动距离明显大于A2滑车完整组,屈曲功则明显小于A2滑车完整组,而A2滑车切开组与A2滑车扩大组之间无论是肌腱滑动距离还是屈曲功在统计学上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Ⅱc亚区FDS、FDP腱损伤早期双腱修复后作A2滑车切开或扩大成形术,有利于肌腱滑动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临床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10只成人新鲜手标本 ,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桡神经浅支—掌背皮神经在手部的走行、分布情况及其横径的大小。临床设计以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和中指尺侧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 ,急诊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 6例 6指。结果 :临床应用 6例 ,皮瓣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 6~ 12个月 ,伤指除缺少指甲及稍短外 ,外形及皮肤色质与健指相似 ,食指掌侧远端指腹两点辨别觉为 3 .5~ 6 .0mm ,运动功能按TAM系统标准评价 :优 1指 ,良 3指 ,可 2指。结论 :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和中指尺侧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是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Foxo3a在腰段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42只成年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行坐骨神经夹伤术.运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对腰段DRG中Foxo3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坐骨神经夹伤后1 d,腰段DRG中Foxo3a蛋白表达开始明显下降,第2天达到最低值,随之逐渐升高,于4周后接近正常水平.坐骨神经夹伤后2 d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DRG中的表达均开始上调,在7 d达到最高点,GAP-43则保持较高水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Foxo3a表达下降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内,并且PCNA与神经元细胞几乎无共定位,与神经胶质细胞共定位明显.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Foxo3a在腰段DRG中的表达减少可能与神经胶质细胞增殖和轴突再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