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1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55篇 |
预防医学 | 42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48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易暴发流行的急性结膜炎,与祖国医学的“天行赤眼”相类似,本病最早流行于非洲,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和我国。笔者于1988年6月至1990年5月驻马达加斯加医疗队期间,在昂布翁贝和瓦图曼德里医院针刺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142例(278只眼)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42例(278只眼),病例来源绝大多数是马达加斯加人,也有部分驻该国的印度、巴基斯坦、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和华人等不同国籍的病人。男性58例,占总例数的40.8%,女性84例,占59.2%,单眼患者3例,占2.1%,双眼患者139例,占97.9%,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72岁,病程最短者半天,最长者3天,旱季(4~9月份)发病122例,占85.9%,雨季(10月~来年3月份)发病20例,占14.1%,用青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磺胺类等抗菌治疗未效后转本组治疗者46例(92只眼)。 相似文献
52.
我院用于治疗泪道管堵塞的YG-106B泪道激光治疗仪,其工作物质是CO2气体,辅助气体有N2、H e、X e等气体,产生波长为10.6μm的远红外光,与生物组织作用时,几乎全被100μm左右的内皮细胞吸收,因此容易控制切割深度。1YG-106B泪道激光治疗仪原理该机设置水冷系统、设置断水、过电压 相似文献
53.
54.
55.
目的 探讨 Pavlik吊带治疗不同类型发育性髋脱位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复位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9年 1月至 2013年 3月,初始采用 Pavlik吊带治疗髋关节脱位的 163例(195髋)资料完整且随访超过 1年的患儿资料,男 18例(21髋),女 145例(174髋);年龄 18~129 d,平均(65.9±20.2)d;左侧 85例,右侧 46例,双侧 32例;超声 Graf分型:Ⅲ型 165髋,Ⅳ型 30髋。根据屈髋、外展时动态超声检查示能否复位及 Ortolani试验,将髋关节脱位分为可复性及难复性两类。吊带佩戴 3周后临床查体及超声检查仍示未复位或复位但不稳定者,视为吊带治疗失败。末次随访时摄骨盆正位 X线片,并在其上测量髋臼指数,根据 T?nnis标准判断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根据 Salter标准判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析年龄、性别、单双侧、脱位分类(可复性/难复性)及超声 Graf分型与吊带复位效果的关系。结果 195髋中,144髋(73.8%,144/195)经吊带治疗复位成功;51 髋(26.2%,51/195)复位失败,其中 47 髋再次行皮牵引后复位石膏固定治疗,4 例 4 髋拒绝再治疗。163 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12~49 个月,平均 19 个月。末次随访时,10 髋(6.9%,10/144)残余髋臼发育不良,4 髋(2.8%,4/144)发生股骨头坏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位成功率与年龄、性别及侧别无明显相关性,与超声分型(Graf Ⅲ∶Ⅳ型,79.4%∶43.3%)及脱位分类(可复性∶难复性,79.1%∶34.8%)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脱位分类(OR=6.071,P=0.000)及超声 Graf 分型(OR=4.629,P<0.001)是影响复位成功的独立相关因素。Graf Ⅳ型且不可复性脱位仅 12.5%(1/8 髋)复位成功。结论 Pavlik 吊带是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Pavlik 吊带适用于 GrafⅢ型可复性脱位,对 GrafⅢ型难复性及Ⅳ型可复性脱位吊带复位失败率高,可尝试作为初始治疗的手段;Graf Ⅳ型难复性脱位不宜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抗凝禁忌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抗凝禁忌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组,35例)、对照组(B组,25例)。血液稀释组经右颈内静脉以20ml/(kg·h)的速率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对照组按0.7ml/(kg·h)速度输注生理盐水,补液时间均为1小时,连续补液3天。分别于开始补液前、补液1天、补液3天、抽取两组肘静脉血样,检测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浓度、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补液前1天及补液结束后7天探测两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检查是否有下肢DVT形成。结果与输液前比较,补液1天及3天时高容量血液稀释组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所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组)PT和APTT输液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且在正常范围。对照组(B组)在补液1天及3天时血浆黏度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延长,D-二聚体亦逐渐升高。A组与B组比较,在补液后1天和3天,A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D-二聚体不同程度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结论高容量血液稀释能够改善能改善ICU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57.
58.
患者邰某,女,30岁,干部,1981年3月16日诊治。主诉上腹部疼痛20余天。患者曾于20天前吃肉食时又因生气,左侧上腹部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有时可放射至左侧胁肋及腰、肩部位,医以胃炎治疗数日未效,其后上症加重,并伴有发热、口苦咽干,呕逆纳呆,大便稀薄恶臭,日行2~3次,小便黄少。门诊以上腹疼痛待查收中医科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有上病发作史两次;两年前曾作两侧输卵管囊肿切除术。体查:患者精神差,呈痛苦病容,口唇干裂,舌干苔黄质红,左上腹深部及胁肋部、腰脊有明显压痛,腹肌稍紧张,肝、脾未扪及,脉沉弦。体温38.1℃。血象:白细胞总数13.2×10~9/L;嗜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59.
60.
在现今社会中早产儿日益增多,有的甚至是多胞胎早产儿,很大部分属于高危早产儿,在出生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窒息或胎粪吸入,进而出现一系列后遗症,如脑瘫、癫痫等[1],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窒息患儿可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脑血流的改变[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