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端粒酶基因 (hTR)在脑胶质瘤中的原位表达状况及其与分型、分级的关系 ,评估其对胶质瘤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 79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胶质瘤蜡块标本中端粒酶基因 (hTR)的表达状况并分析与组织学分级、WHO分型之间的关系。用ABC法检测PCNA的表达。 6例正常脑组织作对照。结果 :端粒酶基因 (hTR)在脑胶质瘤中的检出率为 5 9 2 % (4 7/ 79)。端粒酶基因 (hTR)在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分布为Ⅱ级 11/ 32 ,Ⅲ级 12 / 2 0 ,Ⅳ级 2 4 / 2 7,各级胶质瘤组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端粒酶基因 (hTR)的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组织学分级、WHO分型之间有相关性 ,P <0 0 5 ,Ⅲ级、Ⅳ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Ⅱ级。正常脑组织中未检出端粒酶基因。端粒酶阳性组与阴性组PCNA阳性细胞密度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胶质瘤中端粒酶基因 (hTR)表达状况可能与胶质瘤的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相关 ,提示端粒酶基因的过表达可能对胶质瘤的演化和进展具有一定重要作用 ,并可能作为胶质瘤的一个新的诊断标志物 ,结合PCNA评价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酪氨酸激酶A(TrkA)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耳蜗Corti器的表达.方法 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TrkA和NGF在耳蜗中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耳蜗毛细胞发生凋亡的时相和分布.结果 再灌注后6h NGF表达增强,24h达高峰后逐渐回复,再灌注24 h~7 d TrkA表达减弱甚至不表达,3~7d期间耳蜗毛细胞出现凋亡,7~14d TrkA 表达逐渐恢复.结论 TrkA 的表达 对于介导NGF促感觉神经细胞存活及损伤修复的生物效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和Geminin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胶质瘤中CDK4和Geminin的表达,分析CDK4和Geminin的表达和其相关性,以及二者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因素及生存时间的关系。 结果:CDK4、Geminin在胶质瘤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0.0%(49/70)、75.7%(53/70);Ⅱ、Ⅲ、Ⅳ级胶质瘤中CDK4阳性率分别为52.8%(19/36)、84.6%(22/26)、100.0%(8/8),Geminin阳性率分别为58.3%(21/36)、92.3%(24/26)、100.0%(8/8),CDK4和Geminin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CDK4、Geminin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及细胞核分裂像多少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有无坏死无关(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CDK4、Geminin阳性表达组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DK4、Geminin阴性表达组(P<0.001)。结论:CDK4和Geminin表达与胶质瘤的分级、预后有关,联合检测CDK4和Geminin有助于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多靶点穿刺联合早期腰池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临床资料,根据ADL评分判定术后3月疗效,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经验总结。结果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分级:3月后根据ADL评分,I级2例(5.4%)、Ⅱ级9例(24.3%)、Ⅲ级13例(35.1%)、Ⅳ级4例(10.8%)、V级3例(8.1%)、死亡6例(16.2%)。结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愈后较差,多靶点穿刺、早期腰池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6.
77.
一例47岁男性,右眼视物模糊10天,右眼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散在灰白色斑点状病灶,颞侧视网膜相对密集,位于视网膜深层,直径约 1/4~1/3 PD大小,边界清晰或稍模糊,黄斑区水肿,可见黄白色渗出物,诊断为右眼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伴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白点消失,随访半年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持续存在。(眼科,2021, 30: 479-480)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两步法巩膜穿刺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586例(586眼),手术全部应用23 G玻璃体切割系统,按其所接受的巩膜穿刺方式分为A组(一步法巩膜穿刺组)和B组(两步法巩膜穿刺组)。A组即应用23 G套管穿刺刀做巩膜穿刺,其他操作同常规手术。两步法巩膜穿刺在用23 G套管穿刺刀之前,预先用0.6 mm巩膜穿刺刀做巩膜穿刺,然后用23 G套管穿刺刀从预穿口进入,其他操作同常规手术。对比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结果 A组平均每套套管穿刺刀使用3次,B组平均每套套管穿刺刀使用95次,B组平均每套使用次数是A组的31.7倍。A组术前、术后3个月视力和B组术前、术后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视力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术后1 d和1周眼压分别为(12.69±5.84)mmH g(1 kP a=7.5 mmH g)和(14.30±4.03)mmH g,B组术后1 d和1周眼压分别为(13.13±5.28)mmH g和(14.80±3.44)mmH 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1 d和1周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两步法巩膜穿刺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23 G套管穿刺刀穿刺的难度,增加了23G套管穿刺刀重复使用次数,节约了手术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79.
男性,8岁。自幼视力差,无类似家族史。双眼矫正视力均0.5。45度眼底像见黄斑区放射状囊样皱褶(上图)。黄斑区OCT可见垂直裂隙状劈裂腔,腔隙内有柱状连接(中图)广角眼底像见颞下方周边视网膜纱膜样隆起(下图)。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见于男性,双眼患病,常在10岁左右因视力低下就诊,易被误诊为弱视。几乎所有患者均累及中心凹,劈裂范围累及颞侧周边的患者总数不到50%。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胶质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27kip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胶质瘤组织、5例正常脑组织中EGFR和p27kip1。结果 60例胶质瘤患者中有39例表达EGFR,20例表达p27kip1。EGFR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在Ⅱ、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60.9%、87.5%(P〈0.05);p27kip1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率为80.0%,在Ⅱ、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26.1%、12.5%(P〈0.05)。EGFR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26,P〈0.05),p27kip1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325,P〈0.05)。结论 EGFR、p27kip1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其表达异常可能在肿瘤形成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