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近视性黄斑病变(MM)黄斑区形态结构和微循环的变化,探讨其相关性及对视力的影响。

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10/2018-12于眼科检查的高度近视患者165例189眼,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154例154眼纳入研究。根据病理性近视荟萃分析(META-PM)分类方法将患者分为M0组(分类0,41眼),M1组(分类1,53眼),M2组(分类2和分类3,52眼),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组(43眼)。所有受检者均进行OCTA检查。对比组间视网膜不同分层形态学参数和微循环指标的差异,形态学参数与微循环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视力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M0组、M1组、M2组中心区全层视网膜厚度(FRT),外层视网膜厚度(OR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M2组、mCNV组中心区表层视网膜血流密度(SVD)、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D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 M0组、M1组、M2组、mCNV组旁中心区FRT、OR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M2组、mCNV组旁中心区内层视网膜厚度(IRT)、SVD、D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 M0组、M1组、M2组、mCNV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C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近视性黄斑病变不合并CNV眼中心区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密度与对应的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轴长(AL)、弥漫性或斑片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是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影响因素(均P<0.01)。

结论: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形态学改变早于微循环改变,且外层视网膜厚度改变早于内层视网膜厚度改变。中心区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密度与对应的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呈正相关。BCVA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L和近视性黄斑病变类型。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自体阔筋膜遮盖暴露义眼座的临床效果。方法13例、13眼根据原眼球摘除术的术式用3种方法修补(1)眼内容物剜除术后义眼座暴露者,钝性分离已裂开的球结膜及Tenon's囊,暴露巩膜及义眼座,将阔筋膜置于暴露义眼座及巩膜表面,于阔筋膜边缘与相应处巩膜间断缝合,将球筋膜覆于阔筋膜上间断缝合,连续缝合球结膜;(2)眼球摘除术后眼座暴露在修补术中未找到4条眼外直肌者,分离球结膜、Tenon's囊及义眼座,将阔筋膜置于义眼座暴露处与Tenon's囊之间,将阔筋膜边缘与后部球筋膜间断缝合,将前部球筋膜覆于阔筋膜上间断缝合,连续缝合球结膜;(3)眼球摘除术后义眼座暴露,在修补术中找到4条眼外直肌者,将阔筋膜置于义眼座暴露处,4条直肌按原生理功能缝于阔筋膜相应处,分别缝合球筋膜和球结膜。结果13例术后反应轻,无结膜裂开及坏死,无义眼座裸露,脱位、感染等发生,眼窝成形好。结论阔筋膜作为修补暴露义眼座的一种材料,取材方便,来源丰富,无免疫反应,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3.
为观察MRF4转染对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分化及生肌调节因子MyoD表达的影响,利用脂质体法将MRF4转染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F4,MyoDmRNA的表达,观察细胞形态,生长速度变化,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横纹肌肌球蛋白重链及肌动蛋白α-actin表达。结果显示,转染后RD细胞形态向高分化方向变化,生长受抑:MRF4、Myod表达明显增加;细胞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α-actin表达显著增强。提示MRF4具有促进RD细胞分化的作用,并可激活另一生肌调节因子MyoD的表达。  相似文献   
34.
髋关节后脱位,在髋脱位中最为多见。目前其治疗方法虽有数种,但操作较为复杂,要求条件较高,给治疗带来不便。我们于1985年以来,根据重力原理设计了一种单人重力复位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5.
月经过多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引起.近年来,动脉栓塞术(TAE)在临床上应用逐渐成熟[1~3].我们于1998年6月至2005年2月将该技术应用于经严格选择的月经过多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老年病属虚劳证范畴者较多,治疗多采以补法为主。认为运用补法时,既要有重点,又要顾此及彼,在补阴或补阳时,不能强调一面忽视另一方面,应该把阴阳看成是一个整体,使调补能温而不燥,滋而不滞,相得益彰。对虚不受补的老年患者,必须时刻注意调理脾胃的功能,并且补药量不宜过大,方能奏效。临床上老年病患者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的情况并不少见,治疗时必须注意兼顾,才能更好地发挥“补”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内脏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血管腔内治疗的11例内脏动脉瘤患者,共12枚动脉瘤,位于脾动脉3例,肝动脉3例,肠系膜上动脉2例中1例为2枚动脉瘤,肾动脉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1例,其中3例行钢圈+明胶海绵栓塞瘤腔并闭塞载瘤动脉,2例单纯行钢圈栓塞,2例裸支架辅助微弹簧圈(gua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瘤腔,2例植入覆膜支架瘤腔隔绝,1例单纯使用微弹簧圈栓塞瘤腔,1例使用球囊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瘤腔。结果 1例位于肾动脉分支的动脉瘤采用球囊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瘤腔手术失败,其余内脏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均获成功,5例行钢圈及明胶海绵栓塞闭塞载瘤动脉后动脉瘤未见显影,2例裸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瘤腔、2例植入覆膜支架瘤腔隔绝术及1例单纯使用微弹簧圈栓塞瘤腔,瘤腔未见染色、载瘤动脉血流通畅。结论血管腔内治疗内脏动脉瘤可使用多种方法及材料,微创、风险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8.
患儿男,1d.出生后家属发现其肛门隐窝处无肛门开口,未见有胎便排出.逐渐出现腹胀,进行性加重.急诊来我院,诊断为"先天性肛门闭锁",收入住院.病程中,患儿小便带有黄绿色粪水.肛检:肛门隐窝处未见肛门开口,亦未见瘘管样结构.我院门诊倒立位腹部平片显示直肠充气盲端距肛门口处皮肤标志物距离约32 mm.入院后行超声检查见直肠盲端距肛门隐窝皮肤约18 mm,直肠盲端略偏右侧可见一缺口,呈"鸟嘴样"向后尿道伸入(图1,箭头所指),长约8 mm,最宽处约3.8 mm;腹腔肠管胀气明显,结肠及直肠扩张,较宽处约19 mm,可见肠内容物淤积.  相似文献   
39.
刘静  王岩  王东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0):1388-1390
自Folkman[1]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形成以来,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即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应用图像分析仪对4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微血管密度测定分析,进一步探讨肿瘤微血管密度对非小细胞肺癌及其预后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自1999年3月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