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抑癌基因nm23-H1对化疗药物增敏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nm23-H1对几种常用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方法:构建含有人全长的nm23-H1基因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DNA3-nm23-H1,通过脂质体介导,将它和空载体质粒pcDNA3分别转染鼠肺腺癌LA-795细胞株中,得到的阳性转染子分别命名为pcDNA3-nm23-H1-795细胞,pcDNA3-795细胞,另设795细胞为正常对照组,用MTT法测定nm23-H1对顺铂,氮芥,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和足叶乙苷的增敏效应。结果:nm23-H1基因在pcDNA3-nm23-H1-795细胞中获得了表达,MTT法检测nm23-H1对顺铂,氮芥,丝裂霉素C有不同程度的增敏作用,而对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和足叶乙苷没有此效应。结论:nm23-H1可增加化疗药物顺铂,氮芥,丝裂霉素C对LA-795细胞的敏感作用。  相似文献   
72.
从中药怀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根中分离得到总皂甙,采用体内外实验对怀牛膝总皂甙(ABS)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牛膝总皂甙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逐渐增强;体内对小鼠肉瘤180腹水型及肝癌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56%和462%(P<001)。提示:怀牛膝总皂甙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实验采用29例正常男性精液,经5%苯胺蓝染色后,对精子核内赖氨酸作定性定量测定,以了解精子核转型和成熟状况。测定结果:光镜计数其赖氨酸阳性率为5%~30%范围内;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得其赖氨酸相对平均含量为10.98±8,32AU*。本实验结果可供临床或后继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4.
MTS/PMS法检测细胞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用MTS/PMS检测细胞活性的合适条件 ,以此为平台作细胞药物敏感性测定。〔方法〕以Vero为检测细胞 ,用MTS/PMS法测定 ,MTT法作对照实验。〔结果〕2 -4× 10 5 /ml的Vero细胞孵育 2 4h后 ,MTS/PMS作用 3h检测结果较为理想 ,黄藤素、三七总皂甙、昆明山海棠浸膏、无环鸟苷的CC5 0分别为 2 69.8ug/ml、44 9.8ug/ml、182 .4ug/ml、>5 0 0 0ug/ml。〔结论〕MTS/PMS法检测细胞活性具有简便、迅速、敏感、特异等优点 ,适用于细胞药物敏感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大鼠在急性低压缺氧环境暴露后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的情况。 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 30只 ,在低压舱内模拟暴露于 75 0 0m高度停留 2 0min ,建立急性缺氧模型。分别在缺氧前及低压缺氧环境暴露后 1d、2d、3d、4d和 5d ,取大鼠脑颞叶皮质和海马组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脑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结果 大鼠低压缺氧后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 ,在缺氧后 4d和 3d脑皮质和海马凋亡细胞数分别达到高峰 ,急性缺氧后 3d和 4d脑皮质和海马凋亡细胞数显著高于 1d (P <0 0 1 )。而急性缺氧后脑皮质和海马细胞G1 期细胞呈逐渐减少趋势 ,S期细胞逐渐增加。 结论  75 0 0m模拟高空低压缺氧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 ,缺血缺氧后的 3d和 4d凋亡细胞率最高 ,5d凋亡细胞数降低与未缺氧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76.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10例正常有生育力成正男性精子麦芽凝集素(WGA)引致凝集度值(WGAOD值)的基础上,对110例原因不明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也进行了同样检测。以加入WGA后,精子憩液在20分钟内的光密度变化值作为衡量精子膜WGA受体的指标。正常男子精子的WGAOD值≥0.025,而110例原因不明不育患者中有69人WGAOD值<0.025,故认为人精子膜WGA受体缺失可能是男性不育的一个原因。对其中58例不育患者同时测定血清中精子凝集抗体与精子制动抗体,发现有相当一部分WGA受体缺失的患者同时存在抗精子抗体。用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免疫珠证实了这些患者精子的表面有抗体附着,说明其WGA受体缺失的原因可能是被抗体遮盖的结果。用分光光度法测定WGA引起的人精子凝集反应方法简便、重现性好,故可作为男性不育症临床诊断中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7.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英国Gyrus公司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系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肿瘤271例,患者年龄18~90岁,平均63.6岁。其中单发肿瘤160例,多发肿瘤111例,膀胱侧壁有肿瘤分布者96例。结果:首次诊断为膀胱肿瘤行经尿道双极电切术的时间为46±21(15~75)min,膀胱穿孔21例;96例侧壁肿瘤切除时出现明显的闭孔神经反射56例。随访6~72个月,复发149例,其中再次行电切术102例,行部分膀胱切除加输尿管移植术24例,行全膀胱切除术20例。结论:用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不能防止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8.
引起变态反应的变应原有多种多样,但在有关变态反应的书刊中几乎尚未提及精液是引起变态反应的变应原。现已知道,正常精液确实含有多种抗原,Jones提出多达30多种,其中精浆18~21种,其余10多种为精子抗原。然而,正常情况下,这些抗原并不引起女性发生变态反应,但过敏体质妇女或女性生殖道有损伤时性交射入生殖道的精液(如阴道粘膜破损、患子宫内膜炎等)能使女性致敏,一旦致敏,随后每次性交射精,即使生殖道粘膜完整无损,也会被加  相似文献   
79.
以脑实质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1例佟明生,王一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以急淋较多见,且多以脑膜白血病为主,而以脑实质浸润旦引起偏瘫为首发表现的ANLL则少见,我院诊断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5岁。于1995年1月3日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相似文献   
80.
免疫学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免疫组织学的确立。骨髓干细胞的分离、胸腺微环境的发现、中枢及外周淋巴器官的区分、各种免疫活性细胞形态与分化成为免疫组织学的主要内容。然而绝不能把免疫组织学的研究仅仅局限在免疫系统范围内,几乎每一个器官和系统的研究中均会涉及到免疫学问题。尤其是生殖活动要牵涉到三个个体——父体、母体及子体。三个免疫性能各不相同的个体生殖活动中息息相关,整个生殖过程中包含着一系列的免疫现象。研究生殖活动中免疫现象的科学即为生殖免疫学,其中的组织学部分又可称为生殖免疫组织学。生殖免疫学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免疫避孕的研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