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研究calbindin D-28K(CB)是否与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或调控有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技术,对给予内脏伤害性刺激后大鼠脑干内表达Fos蛋白的CB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孤束核(NTS)、延髓腹外侧区(VLM)、蓝斑(LC)、臂旁外侧核(LPB)、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等核团内均可见Fos/CB双标记神经元.双标记神经元分别占上述核团内Fos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的比例为12.8%,42.7%,48.1%,14.0%和13.9%;占CB免疫标记阳性神经元数量的比例为14.3%,24.3%,38.4%,6.8%和8.9%.研究结果提示,CB可能参与脑干内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或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抗人大肠癌HCAb人-鼠嵌合抗体.方法 从分泌鼠源单抗CAb的杂交瘤细胞中克隆、扩增可变区基因,测序鉴定后连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dihydrofolate reductase-deficient Chinese hamster ovary,CHO-dhfr-)细胞进行表达.经G418及氨甲喋呤(MTX)梯度加压筛选进行嵌合抗体的高效表达,并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嵌合抗体表达产量.结果 采用RT-pCR、夹心ELISA等实验证实了所表达的抗人大肠癌HCAb嵌合抗体的人源性.培养上清中的抗体产量可达20mg/L.结论 成功的实现了抗人大肠癌HCAb人-鼠嵌合抗体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为其进一步在大肠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既往的研究证明孤束核和终纹床核参与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控。Calbindin D-2 8K是钙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 ,为神经细胞特别是投射神经元的选择性标记物。应用荧光金逆行追踪和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对给予内脏伤害性刺激后大鼠孤束核内 FOS的表达并显示 Calbindin D-2 8K免疫阳性的神经元向终纹床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将荧光金注入一侧终纹床核外侧部后 ,孤束核中尾段内双侧出现荧光金逆行标记细胞 ,注射区同侧占优势 :孤束核的相同平面可观察到双侧等量分布的免疫反应阳性的 Calbindin D-2 8K和 FOS细胞 :三种阳性细胞的分布有明显的重叠现象。在其重叠分布区可见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OS/Calbindin D-2 8K、荧光金 /FOS双重阳性以及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OS三重阳性细胞。除 FOS/Cal-bindin D-2 8K双重阳性细胞为双侧分布外 ,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荧光金 /FOS双重阳性以及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 OS三重阳性细胞的出现均以注射区同侧为主。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 OS/Calbindin D-2 8K双重阳性和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 OS三重阳性神经元占孤束核内 Calbindin D-2 8K免疫阳性神经元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 2 .79%、15 .3 %和 2 .5 6% ;荧光金/Calbindin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ABC法对加压素样和宫缩素样神经元在新生儿下丘脑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两者的神经元集中分布于视上核、室旁核及副大细胞分泌核。根据两者的分布特点,又将视上核、室旁核和副大细胞分泌核再分为若干分区,各分区均以加压素样神经元为主,约占总数的80~90%。本文结果提示加压素样和宫缩素样神经元在下丘脑的分布具有动物种属和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人胎儿和新生儿脊髓和DRG内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4~27w人胎儿和新生儿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RG)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和分布。方法: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果:(1)24~27w人胎儿胸髓和腰1~3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和前角Ⅷ层和Ⅸ层内可观察到nNOS阳性神经元。颈、胸、腰各段DRG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占DRG细胞总数的84%~88%。(2)新生儿脊髓和DRG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情况与上述胎儿相似。但DRG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体积有所增加,数量明显减少,约占DRG细胞总数的70%~73%。结论:人胎儿脊髓和DRG在发育的24~27w至出生时,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在定位分布上无差异,但随胚胎发育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腰髓向臂旁外侧核(LPB)投射的Calbindin D-28K(CB)样阳性神经元与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SP受体(SPR)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方法四甲基罗达明(TMR)逆行追踪与CB、SPR或Fos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三标方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1.将TMR注入一侧LPB后,大量的TMR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同侧腰髓背角Ⅰ层、外侧脊核(LSN)和中央管周围灰质(X层)。Ⅱ层内也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TMR逆标神经元。2.CB样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腰髓背角Ⅰ、Ⅱ层,尤其在Ⅱ层内可见大量的CB样阳性细胞呈密集分布。3.SPR样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腰髓背角Ⅰ层、LSN和X层。Ⅱ层内也可见少量的SPR阳性神经元。4.5%福尔马林注入大鼠同侧足底后诱导的Fos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腰髓背角Ⅰ、Ⅱ层、Ⅴ~Ⅶ的外侧部。5.TMR/CB/SPR和TMR/CB/Fos三标神经元均主要分布于背角Ⅰ层,Ⅱ层内也有少量的三标神经元。其中位于Ⅰ、Ⅱ内的TMR/CB/SPR三标神经元数分别各占TMR、CB和SPR单标神经元数的10.3%、9.8%和14.6%,而TMR/CB/Fos三标神经元数分别各占TMR、CB和Fos单标神经元数的11.8%、10.6%和15.8%。结论腰髓背角Ⅰ、Ⅱ层内,传递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并向LPB投射的部分CB样阳性神经元可能接受SP能的初级传入。  相似文献   
17.
本教研室既往研究曾发现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不仅接受支配面、口部皮肤和粘膜的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和眶下神经等三叉神经范围的初级传入 ,还接受舌咽、迷走神经的内脏初级传入。继之又证明 ,投射于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舌神经、眶下神经和舌咽、迷走神经的初级传入终末都主要分布在相当于闩水平的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梭形、柱状膨大部分 ,且两者的终末分布区存在着明显的重叠。因此设想 ,此两种传入终末可能汇聚于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的神经元并与之形成突触联系。为了证实此点 ,本研究将 HRP和神经毒 ricin分别注入于舌咽、迷走神经和眶下神经 ,在电镜下对它们的终末分布状态和联系进行了探索。发现有多数的此两类终末与树突分别构成突触连结 ;还发现一些标记的和溃变的终末共同汇聚于同一间质核神经元 ,其数量分别占标记终末总数的 1.43%和变性终末总数的 6 .5 7%。本文首次在形态学上证明直接来自三叉神经躯体性和来自 、 脑神经内脏性初级传入终末汇聚于间质核神经元形成双重突触连结。推论 ,来源不同的外周躯体性和内脏性传入信息可能藉此汇聚而互相作用实现功能上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双重标记技术观察咬肌神经切断对支配咬肌的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所含高亲和性神经营养物质受体———Trk受体,即TrkA、TrkB和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切断大鼠咬肌神经7和14 d后,对脑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观察荧光金(FG)标记的三叉神经运动核(Mo5)神经元表达的三种Trk受体。结果(1)荧光金标记神经元中Trk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比例无显著性变化(P>0.05);(2)神经切断后7和14 d均观察到TrkB表达上调(P<0.05);(3)神经切断后14 d观察到TrkC表达下调(P<0.05)。结论咬肌神经切断后,三叉神经运动核神经元所含不同Trk受体的表达存在差异性调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鉴定自制的5-羟色胺(5-HT)抗独特型抗体,初步了解5-HT受体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定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待测的5-HT抗独特型抗体既能和5-HT抗体也能和5-HT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它能使大鼠胃底腺的壁细胞和主细胞、胃底的平滑肌细胞、胰的内外分泌细胞、第三脑室的室管膜上皮细胞、侧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舌下神经核的神经元、结肠癌细胞及血小板都显示为5-HT受体免疫反应阳性.这些细胞除了胃底腺的主细胞外都已被一些学者用功能受体法或放射自显影法证明含有5-HT受体而且主要含有5-HT_1和5-HT_2受体.结论:待测5-HT抗独特型抗体为β型5-HT抗独特型抗体(5-HTab_2β).它主要能识别5-HT_1,和5-HT_2受体.  相似文献   
20.
经颈上节传递心脏痛感觉信息的迷走神经传入通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经颈上节至结状节传递心脏感觉信息的迷走神经传入通路。 方法 逆行追踪及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结果 HRP注射入颈上节后 ,逆行标记的一小团细胞恒定地出现在结状节上段 ,其数量较少且分布局限。将荧光金 (fluorogold ,FG)注射入颈上节后并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到结状节内约 18 5 %的SP阳性标记细胞同时呈阳性FG逆行标记。 结论 结合以往文献 ,研究结果提示 ,心脏的感觉信息向中枢传递存在着经颈上节至结状节的含SP神经活性物质的迷走神经传入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