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颅内血肿是一种急危重疾病,因缺乏有效治疗,目前残死率仍较高,近年来我院开展急诊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共3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998年6月~2002年8月,我院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技术治疗颅内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52.
颅面部骨折及皮肤软组织损伤的外科处理(附58例报告)湖南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410011)熊光仲,李奇,尹畅,罗征1992年4月~1995年3月,我科收治颅脑外伤并面部伤病人58例。现就其外科处理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2...  相似文献   
53.
<正> 1 资料与方法病例来源于2002年6月~2008年8月就诊于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的急诊患者,共114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确诊。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压变化,肢体障碍等,CT检查可见基底节出血>30 ml,丘脑出血>20 ml,脑叶出血>50 ml。随机将患者分为微创治疗组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4.
高频喷射通气在神经科危急重症应用体会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熊光仲,李敏洪,王京近十多年来,高频喷射通气在临床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自1987年11月以来将高频喷射通气应用于神经科危急重症的抢救。兹将38例抢救中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5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细胞的研究是近几年来生命科学中最引人瞩目的领域之一.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9年十大科学成果的第一名,并于2000年再次入选世界十大科学成果.因此针对干细胞的各种实验与应用研究和因此而取得的成果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组织工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更加令人兴奋,使退变组织的替代和损伤组织的修复在形态和功能上达到近乎完美无瑕的地步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6.
真核生物Ⅱ类基因转录起始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核生物Ⅱ类基因的转录起始是一个极其复杂并受到严格调控的过程。有两种转录起始复合物:一种是包含 T B P, T FⅡ和pol Ⅱ的分步组装复合物;另一种是 R N A 聚合酶Ⅱ全酶。两条调控途径:一是组蛋白对基因的封闭作用;二是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的相互作用。目前有关蛋白质 D N A 识别的立体化学规律、蛋白质因子 T FⅡ D( Ⅱ类基因转录因子 D) 以及 Swi/ Snf 蛋白在转录起始中的作用的研究均已取得一定进展。当前对转录激活机制的一种新观点为三分体模式。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高分化星形细胞瘤差异蛋白质表达,为星形细胞瘤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取经病理证实的29例正常脑组织及36例高分化的星形细胞瘤(Kernohan Ⅱ级),经蛋白电泳、染色,采用PDQUEST和2-DE分析系统软件进行分析。以MALDI-TFO质谱或MALDI-TOF/TOF串联质谱技术结合数据库检索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 通过双向电泳得到正常脑组织和高分化星形细胞瘤标本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生物质谱技术鉴定了24个差异蛋白质点,与正常脑组织相比,高分化星形细胞瘤有9个蛋白质下调,15个蛋白质上调。结论 以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了正常脑组织和高分化星形细胞瘤的差异蛋白质,其中部分蛋白质有助于深入研究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对进一步发现肿瘤标记物及治疗靶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中的氧化应激及HO-1 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的氧化损伤机制及HO-1的保护作用,为研究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心肌损伤的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止血带构造SD大鼠双后肢IR模型,实验动物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4 h再灌注2 h,4 h,6 h,8 h,16 h,24 h共7组,分别取心肌和血液标本检测MDA,SOD,MPO,心肌形态学及心肌组织中HO-1 mRNA的表达.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血浆及心肌IR各组MDA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于IR 4 h达高峰.血浆及心肌IR各组SOD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血清SOD于IR4 h达最低值,心肌SOD于IR 8 h达最低值.血浆及心肌IR各组MPO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血清MPO于IR 4 h达高峰,心肌MPO于IR 6 h达高峰.(2)在肢体缺血4 h再灌注4-6 h组,心肌形态学损伤最重.(3)与对照组比较,IR2 h组HO-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HO-1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且于IR 16 h达高峰.结论 心肌局部组织的自由基和中性粒细胞聚集活化是LIR心肌损伤的机制且能上调HO-1 mRNA的表达,HO-I在心肌组织的高表达能减轻心肌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59.
背景: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发现逐渐呈现衰老细胞的特征,但是,年龄是否影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进程则报道罕见.目的:观察年龄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增殖和衰老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单因素设计,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于2007-07/12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材料:骨髓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28名健康自愿者,其中健康老年人14名,男10名,女4名;年龄60~73岁,平均65岁.健康年轻人14名,男9名,女5名;年龄18~28岁,平均25岁.方法:无菌条件下穿刺健康自愿者髂后上嵴,抽取骨髓2.0~3.0 mL,注入含肝素的无菌抗凝管中,加等体积的无菌PBS稀释,离心后以1×105/cm2骨髓来源的有核细胞接种于6孔板培养,于接种4 d后换液,去除未贴壁细胞,以后每3 d换液.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比较两组原代细胞集落形成数量、首次传代和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时间、早代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的衰老细胞计数及其上清液丙二醛水平.结果:两组体外培养的原代和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形态上无差异,早期呈集落样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表型一致,CD44、CD105阳性表达,不表达CD34.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首次传代与次代传代时间显著长于年轻人,集落形成单位显著少于年轻人(P<0.05).第5代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开始出现较多宽大扁平的衰老细胞,经β-半乳糖苷酶染色胞浆呈蓝绿色.第5代年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多保持梭形细胞外观,β-半乳糖昔醮染色阴性.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水平随代数增加而逐渐升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和上清液丙二醛水平显著高于同代年轻人(P<0.05).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和增殖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体外培养的早代龄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出现衰老征象,伴随氧化应激而增高.  相似文献   
60.
热休克蛋白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s ,HSPs)是指热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类蛋白质 ,首次是从热应激果蝇幼虫的唾液腺等部位分离出来并命名。后来研究发现 ,除热应激外 ,多种损伤性因素可使组织细胞HSPs合成增加 ,它可保护机体在严酷的环境下得以生存。HSPs是一个大家族 ,现已发现的成员包括HSP1 1 0、HSP90家族、HSP70家族、HSP60、低分子量HSP、HSP1 0和泛素(ubiquitin)。正常生理情况下 ,中枢神经系统内并无HSPs的表达。近年来 ,国内外关于HSPs在脑损伤后的表达的研究十分活跃 ,已经发现缺血、创伤、氧化应激等均可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