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AO微型钢板配合有限钢丝治疗掌指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掌指骨骨折是手外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约占手外伤的1/4[1]。在临床上处理困难,易产生诸如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治疗起来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所用内固定材料有钢丝[2]、克氏针、记忆合金环抱器、可吸收内固定棒、微型接骨板螺钉等。自2002年1月~2005年2月笔者应用切开  相似文献   
32.
创伤性脑水肿、颅高压的治疗颇为棘手,其死亡率高达368%~6430%[1]。为寻求有效的治疗途径,提高疗效,笔者于1993年开始,采用祛瘀通腑肠加小剂量甘露醇治疗创伤性脑水肿颅高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自1993年3月~1998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创伤性脑水肿颅高压1651例中,选择60例采用祛瘀通腑汤加小剂量甘露醇治疗(简称中西医结合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4~65(平均323)岁。另50例单用甘露醇治疗(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9~68(平均341)岁。所选病例均为伤后1h~3d内入院者,颅内血肿量<40ml,无脑疝且资料完整者。全部病例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诊鉴别诊断伴腹痛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伴腹痛的AAD患者(ADD组)、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炎组)及其他外科急腹症患者(急腹症组)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MMP-9、脂蛋白(a)[L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AD组的血清MMP-9水平为(1 352±415)μg/L,对照组为(127±87)μg/L,胰腺炎组为(768±239)μg/L,急腹症组为(244±90)μg/L,AAD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hs-CRP水平为1.7(3.6)mg/L,AAD组为22.5(33.3)mg/L,胰腺炎组为20.9(26.1)mg/L,急腹症组为21.3(29.7)mg/L,对照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AD组、胰腺炎组、急腹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LP(a)水平为(50±23)mg/L,AAD组为(395±49)mg/L,胰腺炎组为(383±68)mg/L,急腹症组为(360±46)mg/L,对照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AD组、胰腺炎组、急腹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腹痛AAD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高于急性胰腺炎和其他急腹症患者.  相似文献   
34.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在脑组织中呈浸润性生长,在诊断中肿瘤分级比较模糊。全文综述近年来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胶质瘤的研究。  相似文献   
35.
光动力技术(photodynamic techniques,PDTe)包括光动力诊断(photodynamic diagnosis,PDD)、荧光引导下肿瘤切除(fluo-rescence-guided tumor resection,FGR)和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其应用于恶性脑肿瘤的治疗已有30余年。恶性脑肿瘤的预后极差,通过传统的治疗方案延长的生存期有限,而PDTe则有诸多优势:运用PDD/FGR可在术中实时分辨肿瘤与正常组织,明显减少肿瘤残余。PDT是一项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能选择性杀灭肿瘤细胞,延长生存期。光敏剂、光照设备及光照方式在不断进步,使PDTe在脑肿瘤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已有越来越多的报道证实PDTe在脑肿瘤治疗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6.
核因子кB在脑外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性 ,15岁。因头部及右耳疼痛伴眩晕 3个月 ,头痛加重并呕吐半月入院。住院前 1周曾在外院诊断为中耳炎而行乳突凿开术 ,因渗血不止而中止手术。术后症状加重 ,右耳伤口仍出血 ,头痛难忍伴恶心呕吐 ,疑乳突炎并发脑脓肿收入耳鼻喉科行乳突探查术 ,未发现胆脂瘤及炎症病变 ,但见乳突内有出血性肉芽组织样病变。取组织活检报告血管外皮细胞瘤。因侵犯颅内而转神经外科治疗。检查 :慢性病容 ,体瘦。听力图示右耳呈混合性耳聋 ,右耳乳突切口处有血性液外渗 ,走路不稳 ,Romberg征 ( )。CT扫描右颞部占位病变 ,肿块大约 6cm× 5…  相似文献   
38.
39.
背景: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后细胞自身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如何表达,却鲜见报道。 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方法:取第3代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 d后将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不更换培养基;诱导组加入成骨诱导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后,细胞形态由长梭形逐渐变为短梭形,多角形,最后成集落层叠生长;在诱导过程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诱导7 d时Ⅰ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14 时骨钙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21 d时钙化结节染色阳性;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两组均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诱导后第7,14,21天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第7天,两者表达最强。说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提取操作简便易行,且有较强的生长增殖能力,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其在成骨诱导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均先增强后减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可能对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0.
背景: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发现逐渐呈现衰老细胞的特征,但是,年龄是否影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进程则报道罕见。 目的:观察年龄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增殖和衰老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因素设计,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于2007-07/12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 材料:骨髓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28名健康自愿者,其中健康老年人14名,男10名,女4名;年龄60~73岁,平均65岁。健康年轻人14名,男9名,女5名;年龄18~28岁,平均25岁。 方法:无菌条件下穿刺健康自愿者髂后上嵴,抽取骨髓2.0~3.0 mL,注入含肝素的无菌抗凝管中,加等体积的无菌PBS稀释,离心后以1×105/cm2骨髓来源的有核细胞接种于6孔板培养,于接种4 d后换液,去除未贴壁细胞,以后每3 d换液。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比较两组原代细胞集落形成数量、首次传代和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时间、早代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的衰老细胞计数及其上清液丙二醛水平。 结果:两组体外培养的原代和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形态上无差异,早期呈集落样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表型一致,CD44、CD105阳性表达,不表达CD34。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首次传代与次代传代时间显著长于年轻人,集落形成单位显著少于年轻人(P < 0.05)。第5代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开始出现较多宽大扁平的衰老细胞,经β-半乳糖苷酶染色胞浆呈蓝绿色。第5代年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多保持梭形细胞外观,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阴性。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水平随代数增加而逐渐升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和上清液丙二醛水平显著高于同代年轻人(P < 0.05)。 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和增殖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体外培养的早代龄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出现衰老征象,伴随氧化应激而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