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合并脑膜瘤1例吴鑫曲桂梅潘树茂王云波关茂武病人,女,39岁。因头痛、复视2年,加重伴恶心、呕吐7d入院。查体:神志清,表情淡漠,双侧视神经乳头边界模糊,中央凹陷消失。CT扫描示左顶部有4cm×4cm大小的类圆形高密度影,其内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12.
13.
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修春明,潘树茂,关茂武我科自1991年4月至1995年8月共收治原发性脑室出血19例,均行脑室低位引流术,并注入尿激酶,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8例。年龄10~65岁...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链激酶在鼠脑内血肿模型中局部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并验证基因工程锭激酶(r-SK)对人血凝块的深化化作用及对脑组织毒性作用。分别采用r-SK(实验组)和生理盐水(0.9%NS)(对照组)注入人血凝块形成的SD大鼠脑内血肿腔,观察血肿深化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15例中,7例血肿完全溶化,5例血肿部分溶化,3例血肿未溶化;对照组14例血肿均未溶化,有显著差异(P〈0.1)。病理组织学观察:实验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现理改变轻于对照组。结论:r-SK对动  相似文献   
15.
<正> 例1,男,67岁,于1993年3月经额行垂体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垂体嫌色细胞瘤,术后行放疗。两年后病人又出现乏力、纳差、性欲减退、面色苍白,视物模糊,发作性头痛,CT复查肿瘤复发约30mm×27mm大小,于1995年6月9日在全麻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同前。术后第7天再出现纳差,且多饮、多尿,恶心呕吐,神志模糊,复查CT无异常。病人尿量4500ml/24h,尿比重1.016,血钾  相似文献   
16.
1989年2月~1997年8月,我院共收治经CT诊断的外伤性脑室内血肿(TIVH)共20例,现就其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和预后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3~74岁,平均36.7岁。车祸伤15例,坠落伤5例。着力部位:额部10例,枕部6例,颞及颞顶部4例。伤后原发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综述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为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网络药理学""中药复方"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网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6年5月-2020年5月发表的文献,筛选文献,对其所用数据库、分析平台、软件进行统计汇总;在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结果与结论:共纳入有效文献761篇,其中2019年可检索到的文献数量高达313篇;在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中,网络药理学方法主要应用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础、配伍规律、复方优化以及"效-毒"网络等领域;常用的数据库及平台有中药信息数据库(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中药综合数据库)、疾病靶点数据库(TTD、OMIM)、药物靶点数据库及靶点预测平台(Drugbank、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PharmMapper)、网络药理学分析及预测软件/平台(CytoScape)等。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药复方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较多,为其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今后学者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可结合药动学参数、活性化合物药效以及相关基础实验,采用加权的方法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并注意整合多个数据库的信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与5例正常脑组织中COX-2、EGFR及PCNA蛋白的表达,并计算增殖指数(PI),分析COX-2表达与EGFR及P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脑组织中COX-2、EGFR表达均为阴性,高度恶性组的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73.53%vs 44.18%,P〈0.01),高度恶性组PI(%)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和对照组(46.11±10.68VS23.0g4-6.25,4.52±0.95,P〈0.01)。在低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中,COX-2表达阳性的肿瘤其PI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高度恶性组的EGF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67.65%vs38.24%,P〈0.01)。COX-2蛋白在EGFR阳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COX-2、EGFR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有关,COX-2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并与EGFR的表达密切相关,EGF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COX-2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背景:干细胞移植是神经损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多数研究集中于神经干细胞和骨髓于细胞移植研究,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后者较前者具有来源广泛,伦理限制少等优势。目的: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至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建立稳定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细胞模型。方法:应用反转录PCR获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序列,然后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序列插入到pcDNAⅢ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载体,并转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Western Blot体外检测携带脑源性冲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脐带间充质于细胞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取培养好的PC12细胞和胎鼠皮质神经元加入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高水平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体外检测具有生物活性。可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作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载体用于神经损伤修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