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1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潘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213-214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的分析,了解我院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11年1~12月处方,每月100张,共计12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对处方进行点评,并将结果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00%、注射剂使用率为31.1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51%、基本药物使用率为68.00%,不合格处方48张,占处方总数的4.00%。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前记缺项、字迹潦草,诊断无法辨别、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配伍禁忌等方面。结论强化药剂科的工作职能,进一步规范处方书写,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2.
潘力 《中国药业》2012,21(12):74-76
目的调查医院眼科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1年白内障手术患者300例,对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时间、给药时机、切口愈合情况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围术期全身或局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全身用药共139例,包括应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25例,占17.99%;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51例,占36.69%;注射用头孢呋辛钠53例,占38.13%;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10例,占7.19%。其中,术前2 h以上给药者8例,占5.76%,仅术前0.5~2h给药1次者31例,占22.30%;术前给药1次,术后给药时间不低于24 h者67例,占48.20%;术后给药24~48 h者21例,占15.11%;术后给药时间不低于48 h者12例,占8.63%。术后用药时间最长为6 d,平均为2.4 d。结论眼科抗菌药物应用在药物选择、用药指征等方面把握准确。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术前给药时间不当、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等。应加强抗菌药物干预,并强化医师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意识。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微电极记录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1岁的年轻女性,进行性肌张力障碍病史6年,从颈部向四肢发展,曾经行肉毒杆菌素治疗,半年后症状重新出现.MRI定位后行双侧苍白球内侧部刺激手术,术中通过微电极记录确定靶点指导手术.结果 在不同深度,微电极记录到不同脑组织的放电频率和幅度,根据放电频率和幅度的差异,指导电极精确定位.术后行MRI检查显示定位准确.术后1个月开机,肌张力障碍功能评分症状显著改善(从40降至7).结论 深部脑刺激术过程中的微电极记录能够指导手术定位.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i mage,CDFI)和脉冲频谱多普勒(pulse wave Doppler,PWD)超声技术对95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CF,TCCF)和25例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spontaneous CCF,SCCF)患者的颅内外相关血管进行检测,比较分析两组间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结果对照。结果DSA提示TCCF组中有87例为高流瘘,8例低流瘘,SCCF组中有24例为低流量瘘,仅1例为高流瘘。高流瘘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患侧颈内动脉呈明显高流速低阻力频谱;瘘口远端的大脑中、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健侧,盗血明显。而低流瘘患者的双侧颈内动脉各血流参数相比无明显差异,有11例患侧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呈高流速低阻力改变;颅底各动脉流速、PI值及频谱形态正常且基本对称,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DSA造影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无创、系统地观察到CCF因瘘口引起的颅内外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及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夹闭瘘口,其中经全椎板切除入路9例,经半椎板切除入路4例。结果瘘口位于上胸段2例,中胸段3例,下胸段6例,腰段2例。全部病例手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均未见异常瘘口及迂曲引流静脉。随访2—36个月,13例中症状基本消失、痊愈5例,症状改善、好转7例,无变化1例。结论脊髓血管造影可以准确定位瘘口位置,是诊断硬脊膜动静瘘的金标准。手术夹闭瘘口方法简单,夹闭瘘口确切可靠,效果肯定,可作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6.
先证者男,8岁半,因智力低下来我科就诊.患儿为第1胎,足月顺产.小头畸形,眼距宽,内眦赘皮,鼻塌,双眼下斜,耳低位畸形,双上肢不能外翻,智力低下,语言表达能力差,仅能简单对话,其它方面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卵巢早衰(POF)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了83例POF患者(POF组)和56例正常妇女(对照组)的PAI-1基因4G/5G多态性;经阴彩色多普勒检测卵巢大小、卵巢动脉内径、RI指数。结果(1)POF组PAI-1基因分布:4G/4G型为38.6%,4G/5G型为47%,5G/5G型为14.4%;POF组4G等位基因频率(0.621)和4G/4G型频率(38.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455和16.1%)(P(0.01)。(2)POF组卵巢大小(2.03 cm×1.1 cm)明显小于对照组(2.9 cm×2.3 cm),卵巢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0.72±0.04)明显高于对照组(0.47±0.04)。(3)4G/4G基因型妇女发生POF的相对风险率的比数比为3.28,95%的可信区间为1.45~7.43。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POF的发病密切相关,纯合子4G/4G基因型可能是POF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8.
基底动脉瘤,特别是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发生率低,但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目前基底动脉瘤有多种手术入路可供选择,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手术操作困难,并发症多。我们报告1例基底动脉主干上段动脉瘤,采用翼点入路开颅予以夹闭,患者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9.
患者××,女性,43岁。住院号:249935,外伤后发作性意识障碍伴四肢抽搐11年,加重1日于1995年4月8日入院,查体;右侧面部,上下肢及躯干痛觉减退右上支肌力Ⅳ级,右眼颞侧视野缩小。 入院后经DSA检查,提示“上矢状窦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其供血动脉主要有两侧颈外动脉之颞浅、脑膜中动脉及两侧颈内动脉之大脑中动脉顶后支,于1995年4月10日行血管内治疗术。3—0真丝线段460cm及280cm分别栓塞两侧颈外动脉供血支。半年后患者又来院行第二次血管内治疗。造影发现左颈外动脉已闭塞,右颈外动脉之颌内动脉、枕动脉、双侧颈内动脉之大脑前动脉分支参与供血。瘘口在上矢状窦中后1/3。3—0真丝线段600cm栓塞右颈外动脉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和全骨髓法,利用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β-巯基乙醇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培养细胞及其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骨髓细胞培养至第10d时,全骨髓法收获的细胞数为(1.73±0.44)×107/ml,而梯度离心法收获的细胞数为(7.65±0.52)×107/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种方法所得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没有差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β-巯基乙醇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伸出突起并交织成网;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显示54.76%±3.65%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SE,同时36.28%±4.27%的细胞表达神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GFAP。结论梯度离心法较全骨髓法收获细胞数量大。在体外条件下,利用β-巯基乙醇和适宜的培养液可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