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后第二周转移安置点灾民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和自编问卷对223名转移安置点灾民进行评估。以PCL—C量表总分I〉50分且符合DSM.1VPTSD症状标准为PTSD筛查阳性。结果PTSD阳性率为14.3%。创伤提示导致痛苦体验(65.0%)、闯入性回忆(63.2%)和过度警觉(51.6%)为最常见症状。丧失程度和筛查结果正相关(r=0.226,P〈0.01),亲属遇难组PCL—C总分(40±15)及PTSD阳性率(33.3%),均高于仅经济损失组(34±12,11.1%)(P〈0.01);不同年龄组间PCL—C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0,P=0.023),以老年前期组(42±14)最高。结论亲属遇难者及老年前期人群罹患PTSD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总结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精神科住院患者24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肺炎187例,占7.5%,青壮年多见,其中男80例,占42.8%,女107例,占57.2%,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季节和病种相关联(χ2=20.037,P=0.000;χ2=199.455,P=0.000)。结论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有一定人口学特征,好发于夏季,与基础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检测强迫症患者大脑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分析其与执行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26例强迫症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在静息和激活(即执行认知活动)状态下,应用SPECT进行脑rCBF显像.采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分析强迫症患者大脑rCBF变化特点.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Modified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M-WCST)评价其执行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激活状态下患者组的基底节和左枕叶rCBF增高(Z> 3.29,P< 0.001),静息状态下左顶下小叶及小脑蚓部rCBF降低(Z>3.29,P<0.001);患者组WCST的完成分类数(4.13±2.00)、正确应答数(67.13±10.43)、错误应答数(47.13±22.41)、持续错误数(18.10±11.33)等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43±1.10)、(83.37±14.22)、(27.43±13.47)、(5.53±3.36)](JP<0.05或P<0.01).患者组WCST与左侧额叶直回、眶回CBF明显相关(Z> 3.29,P< 0.001).结论 强迫症患者存基底节、枕叶和小脑rCBF灌注异常,执行功能损伤与眶额叶功能有关;强迫症病理机制包括眶额叶-基底节循环,及枕叶和小脑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为制定提高患者社会心理康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72例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韦氏智力、韦氏记忆量表的评定,并与68例健康人的TAS的评定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TAS总均分(73.51±12.67)及各因子分(因子Ⅰ:17.36±4.35,因子Ⅱ:20.47±5.09,因子Ⅲ:16.47±4.21,因子Ⅳ:20.26±3.83)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389~3.377,P<0.05~0.01)。总均分与言语智商成负相关(r=0.61,P<0.01),与操作智商成正相关(r=0.41,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言语智商越低的患者述情障碍越严重。  相似文献   
85.
不同个性特征医学生自我评价水平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个性特征与自我评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 ( PEI)、艾森克人格问卷 ( EPQ)对 45 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外向型性格者自我评价较内向型和中间型性格好 ;情绪稳定性愈高 ,自我评价愈好 ;多血质者自我评价最佳 ,粘液质及抑郁质较差。结论 个性与自我评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症4种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方法:选择1998/2003到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理科门诊首次就诊的神经症患者1805例.用症状自评量表(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按照0~4的5级评分,0: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共88项,包含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性4个人格维度,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性分值越高表示性格越倾向该维度,内-外向分值越高,表示性格越倾向外向)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神经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180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神经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总分最高(223.55&;#177;62.77),其症状表现为抑郁、强迫、人际关系、躯体化(3.04&;#177;0.88,2.80&;#177;0.87,2.57&;#177;0.88,2.08&;#177;0.79);其次是焦虑症(208.07&;#177;79.67),症状为焦虑、躯体化(2.72&;#177;1.00,2.10&;#177;0.89),强迫症的主要症状为强迫、焦虑(2.79&;#177;0.97,2.59&;#177;0.97),恐怖症的主要症状为人际关系与恐惧(2.77&;#177;1.00,2.20&;#177;0.81).②神经症患者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结果:焦虑症在神经质分中比其他3种神经症低(56.15&;#177;18.94,60.18&;#177;15.50,58.34&;#177;16.72,57.98&;#177;15.60);在精神质维度量表分中抑郁性神经症与恐怖症明显高于焦虑症和强迫症(53.26&;#177;14.58,52.26&;#177;13.24,49.97&;#177;17.12,50.37&;#177;14.59);而内外向、掩饰性分值在4种神经症类型中评分接近.结论:不同神经症患者有不同心理症状和人格特征.躯体化症状以焦虑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明显;强迫症状以强迫症和抑郁性神经症为主;人际紧张突出表现在恐怖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状突出表现在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恐怖症状突出表现在恐怖症患者.4种神经症亚型的共同个性特征为神经质倾向和轻度精神病质倾向,其中抑郁性神经症和恐怖症的个性特征中精神病质倾向较高.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对照方法对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4周,以PANSS评定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及尿酸水平。结果:(1)2组间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及尿酸水平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4周后的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治疗4周后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发生改变,利培酮和奥氮平对它们的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88.
目的:总结近6 a来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智商评估的临床资料.方法:对2003/2008年554名智商评估咨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前后3 a对照研究.结果:(1)评估原因以学习问题(42.9%)为主.(2)疾病分布以精神发育迟滞(59.2%)为主.(3)前后3 a比较:一般人口学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评估原因中学习问题增多;疾病诊断中精神分裂症增多.结论:智商评估咨客有一定人口学特征;涉及智商评估的原因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后第2周转移安置点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利用应激反应问卷(SRQ)、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及自编调查问卷评估223名随机抽样地震灾民的心理状况。结果①SRQ结果显示,54.3%(121/223)的灾民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SRQ?8),感觉不愉快最常见,依次是感觉不安、紧张或担忧、易受惊吓、易疲劳、易哭、睡眠差、缺乏乐趣、食欲差等。②HRSD评定结果显示,29.02%(65/223)有明确的抑郁症状,重度抑郁4.04%(9/223)。12.9%的被调查者有自杀观念。③PTSD筛查问卷PCL-C结果显示,14.1%(29/223)总分≥5 0分(筛查阳性)。④不同年龄组SRQ、PCL-C、HRSD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6~65岁灾民SRQ、PCL-C、HRSD均分最高,36~55岁次之。回归分析显示SRQ总分与绝望感、最糟糕天数、烦扰程度存在回归关系(回归模型方差分析F=91.312,P<0.001)。结论灾民在地震发生后1周存在明显心理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应注重中老年人、有绝望感、最糟糕天数多和烦扰程度重的人群。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早期联合喹硫平( quetiapine,QUE)治疗对首诊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药物治疗脱落率的影响.方法:对146例门诊首诊并且接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治疗的OC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调查一般资料、治疗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首诊药物方案、脱落情况,按照首诊药物方案分为SSRIs组(108例)和SSRIs+QUE组(38例).脱落定义为在12周之前终止治疗.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脱落的影响因素.结果:首诊SSRIs+QUE组的脱落率为34.2%(13/38),SSRIs组脱落率为70.4%(76/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44,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脱落的发生和首诊药物方案、治疗前强迫症状严重程度相关,首诊联合喹硫平治疗可降低脱落率(Wals=10.041,P<0.01),治疗前强迫症状轻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脱落(Wals=8.196,P<0.01).结论:首诊联合喹硫平可降低OCD患者的脱落率,使得更多的患者从随后的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