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Objective To explorer the change of both thyroid and sex functions of the depressive patients. Methods 89 depressive patients (depressive group) and 40 healthy subjects (control group) were recruited for the research. Thyroid functions (FT3, FT4, TSH) were tested by chemoluminescence method. Sex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Both thyroid and sex function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disturbed.Sex functions (T, FSH, LH) were tested by chemiluminesent immunoassay method. Results ①the level of TSH in the depressiv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 05). ②he level of FSH in the depressiv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Conclusion Both thyroid and sex function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disturbed.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比较氟伏沙明与氯丙咪嗪的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首发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氟伏沙明和氯丙咪嗪治疗.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成绩,与41例健康对照组的成绩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氟伏沙明组和氯丙咪嗪组Y-BOCS总分、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伏沙明组和氯丙咪嗪组相比,治疗前和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氟伏沙明组和氯丙咪嗪组的操作智商、记忆商数、短时记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和连线B测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氟伏沙明组除操作智商、记忆商数和持续错误数外,其他测验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氯丙咪嗪组的操作智商、记忆商数、短时记忆明显低于对照组,持续错误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氟伏沙明组的短时记忆明显高于氯丙咪嗪组,持续错误数明显低于氯丙咪嗪组(P〈0.05).结论 氟伏沙明和氯丙咪嗪对强迫症的治疗均有效.氟伏沙明对记忆成绩和执行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氯丙咪嗪.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研究癌症患者的个性特点、应付方式、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应付方式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评定癌症患者组、肝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的个性特点、应付方式及生存质量.结果 与肝炎组和健康组相比,癌症组的E分、N分低(P〈0.01),解决问题因子分低(P〈0.01),自责和退避因子分高(P〈0.01),生存质量总评价分低(P〈0.01),生存质量与解决问题因子、合理化及病程正相关.结论 癌症患者较多采取消极的应付方式,个性内倾;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与积极的应付方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4.
血液肿瘤在我国是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很高,目前多采用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等治疗,且病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一般病人住院需要2~4周.治疗过程中,种种化疗和检查等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这样不仅给病人躯体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出现心理(情绪)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又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康复,并有可能加速病情的发展[1].因此,作者认为除了一般的躯体治疗和护理外,极有必要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本研究通过探讨血液肿瘤病人住院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为提出心理护理对策而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后第2周转移安置点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江油市太平镇安置点灾民随机抽样后,利用创伤后应激障碍(VF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及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结果】完成调查的223人中,PTSD筛查阳性率为14.1%,抑郁症状阳性率为31.1%,12.9%报告有自杀观念:PCL—C总分和HRSD总分呈正相关(r=0.809,P〈0.01);PCL—C和HRSD总分均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差异;亲属遇难组PCL—C总分(44&#177;14)、HRSD总分(24&#177;12)高于仅经济损失组(33&#177;13,P〈0.001;14&#177;10,P〈0.001);两种总分各年龄组比较,儿童(30&#177;13;10&#177;9)、青少年(13~18岁)为(37&#177;13;16&#177;13)、青年(33&#177;10;14&#177;9)、中年(36~55岁)为(38&#177;14;19&#177;12)、老年前期(56~65岁)为(40&#177;15;20&#177;12)和老年(35&#177;13;17&#177;9)6个年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1)。以PCL-C总分为因变量,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烦扰程度、最糟糕天数、绝望感进入方程(R^2=0.708,P〈0.001)。【结论】PTSD症状群、抑郁症状群是转移安置点灾民的主要心理问题,遇难者亲属、36~65岁人群、青少年更为严重或突出。绝望感、最糟糕天数和烦扰程度是反映和预测PTSD症状及其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6.
本文目的是报道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被隔离治疗期间出现冲动攻击行为时,小剂量奥氮平疗效确切。该2例患者系来自同一个家庭的一对母女,均有疫区接触史。在被隔离治疗后对医护人员表现出各种不配合、言语攻击,予一般心理疏导收效甚微,但联合奥氮平1. 25~2. 50 mg/晚治疗后效果好,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冲动攻击行为消失,未见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的未用药抑郁障碍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布情况,并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比较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纳入1583例未用药的精神疾病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诊断和血清25(OH)D水平,比较抑郁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疾病、抑郁障碍中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结果 抑郁障碍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和睡眠障碍患者(P均<0.05)。抑郁障碍患者中血清25(OH)D水平缺乏者占55.7%、不足者占37.0%、充足者占7.4%。女性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男性患者(P <0.001)。未成年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老年患者(P <0.001)。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提示可进一步探讨血清25(OH)D在抑郁障碍患者起病、转归过程中的作用。抑郁障碍患者中血清25(OH)D缺乏和不足普遍,尤其是女性及未成年患者,提示需要对这部分重点人群进行血清25(OH)D水平的检测,及时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