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冷冻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抑制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其机制。方法在120只Wistar大鼠建立c6脑胶质瘤模型,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冷冻治疗、ATRA治疗、冷冻联合ATRA治疗及对照组。接种c6细胞第22天MRI检测10只动物的胶质瘤体积的变化,每组并处死10只动物取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kipl蛋白的表达;观察余下10只荷瘤鼠的生存期。结果各治疗组较对照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O.05),大鼠生存期明显延长,p27kipl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多,以联合治疗组最为显著(P〈0.05);p27kipl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体积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大鼠生存期呈明显正相关(P〈O.05)。结论与单一治疗相比,冷冻联合ATRA治疗能显著抑制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表达p27kipl蛋白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60例,采用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经岛叶入路行颅内血肿清除和止血,必要时去骨瓣减压。术后随访6~24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临床预后,以MRS 0~2分为良好,3~4分为一般,5分和死亡为差。结果 60例患者中,死亡5例,病死率8.3%。存活的55例中,MRS 0分0例,1分1例,2分2例,3分19例,4分25例,5分8例,恢复良好占5.5%,一般占80.0%,差14.5%。结论经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经外侧裂经岛叶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术清除颅内血肿和止血的方法.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3.
付锐  徐航  涂汉军  罗杰  张力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3):209-211,F0002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周期及周期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腹腔注射全反式维甲酸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时相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p27kip1蛋白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p27kip1蛋白表达增多,Cyc-lin D1蛋白表达减少。结论:维甲酸处理后,大鼠C6胶质瘤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其机制同上调p27kip1蛋白表达及下调Cyclin D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将Wistar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入C6胶质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神经干细胞转染目的基因移植治疗颅内肿瘤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建立25只C6载瘤模型和35只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模型;待肿瘤生长至3周和4周时,两组分别随机抽取5只大鼠行MRI检测;分不同时间段大鼠灌注取材,分别做HE染色、GFAP及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模型平均生存时间为4.28周;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88周;且其平均肿瘤体积比对照组小.BrdU染色显示沿针道及与C6胶质瘤交界的部位有大量BrdU标记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结论 神经干细胞对胶质瘤有定向靶向作用,能够"追踪"渗透到周围正常组织的肿瘤细胞,可以作为生物载体转染目的基因治疗胶质瘤;神经干细胞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能够延长大鼠模型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5.
86.
胶质瘤呈侵袭性生长,现有各种治疗措施都难以彻底清除或杀灭侵入肿瘤实质或远隔部位瘤细胞,而这些瘤细胞却是复发的根源。Steinbach等认为凋亡是成功治疗胶质瘤的关键所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umor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lig and,TRAIL)由Willy首次发现并克隆成功,能选择性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对正常细胞无毒性。  相似文献   
87.
资料与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开颅手术夹闭68例前循环动脉瘤,男38例,女30例,年龄27~71岁,平均37岁;按Hunt-Hess分级,Ⅰ级11例,Ⅱ级18例,Ⅲ级28例,Ⅳ7例,Ⅴ级4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3d行全脑血管造影或3D-CTA检查,其中65例患者发现动脉瘤68个,含前交通动脉瘤17例,后交通动脉瘤31例,眼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分叉动脉瘤4例,胼周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瘤11例;  相似文献   
88.
医疗质量"零缺陷"管理与缺陷医疗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重点探讨了“零缺陷“管理在医院实际应用的每一个接触点上实施“零缺陷“的办法,重点对医护、医技、后勤与临床等的接触要点和如何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通过进行质量教育和各种规范的建立,以及对接触点质量的控制,使医院的服务质量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高颈段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2年1月7例高颈段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手术结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全切6例,次全切1例,痊愈6例,好转1例,随访8月-_6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MRI是髓外硬膜下肿瘤最好的诊断方法,其一旦明确诊断,即应积极处理。恰当的手术入路及精确的显微操作能够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0.
对21例恶性脑膜瘤患者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其中单纯手术8例,手术+放疗6例,手术+化疗4例,手术+放疗+化疗3例。恶性脑膜瘤尽管多能全切或次全切除,但是疗效较差。其主要问题是术后复发率高,平均复发间期短,生存期短。认为采用显微技术尽可能全切肿瘤,术后进行综合治疗是提高恶性脑膜瘤治疗效果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