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5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182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70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669篇
内科学   332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42篇
特种医学   1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417篇
综合类   1590篇
预防医学   564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537篇
  6篇
中国医学   579篇
肿瘤学   17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究甲钴胺联合叶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伴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2型DN伴高Hcy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短效注射胰岛素、盐酸贝那普利片、缬沙坦分散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甲钴胺联合叶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血Hcy水平,并记录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31/35),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0、36、52周的24 h Pro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0、36、52周的血Hcy均分别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对DN伴高Hcy血症患者加用甲钴胺、叶酸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降低血Hcy水平,以减少尿蛋白排泄,且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COPD患者骨质疏松症经唑来膦酸治疗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影响。方法 COP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52例,给予唑来膦酸及基础药物治疗,疗程1年,测量治疗前后腰椎、髋部骨密度(BMD)、肺功能及血清中血钙、血磷、骨特异性碱性膦酸酶(BALP),血清骨钙素(BGP)和晨尿游离脱氧吡啶啉排泄率(Dpd/Cr)、VAS及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1年后疼痛症状改善,FEV1、FEV1%有显著提高,腰椎、股骨颈BM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FEV1、治疗后FEVl变化值△FEV1与腰椎骨密度变化值正相关。治疗后BGP值升高,ALP、Dpd/Cr值均下降,而血磷、血钙均无变化。结论唑来膦酸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同时改善通气功能,可以应用在COPD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3.
994.
一、病例摘要 患者32岁,孕4产1,因停经34+3周,浮肿20d伴血压升高10 d,于2017年2月4日12时收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未定期产检.患者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略水肿,并偶伴头晕,分别于10、1d前测血压为160/110 mm Hg、17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随机回转(RPM)模拟失重条件对微管微丝交联因子1(MACF1)表达及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为失重性骨丢失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RPM条件培养成骨细胞,PCR检测MACF1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ACF1以及不同磷酸化位点β-catenin蛋白表达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细胞β-catenin荧光素酶活性变化。结果 RPM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MACF1表达下降,β-catenin mRNA和不同位点磷酸化蛋白表达量发生改变;MACF1 shRNA抑制了成骨细胞中β-catenin表达,影响了β-catenin蛋白稳定性及活性。结论 RPM模拟失重抑制了MACF1表达和β-catenin表达及活性;MACF1 shRNA影响了β-catenin表达及活性。MACF1可能是一种力敏感分子,通过调控β-catenin参与成骨细胞对力学信号的感知和响应。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究不完全冷冻消融对前列腺癌RM-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产生机制.方法 前列腺癌RM-1细胞放入-20℃冰箱中冷冻5 min,37℃水域复温,待细胞状态恢复后重复冷冻10 min、15 min.培养ld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20只C57/BL小鼠构建荷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不完全冷冻消融组.不同时间点测量肿瘤大小,14d时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行HE染色,统计肿瘤肺转移枚数.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免疫印迹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分泌量.结果 经不完全冷冻消融的RM-1细胞排列紊乱,形态发生改变,可有触角结构形成.术后3、7d不完全冷冻消融组肿瘤体积略小于对照组,但仅术后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术后10、14 d肿瘤体积基本相等.不完全冷冻消融组肿瘤肺转移枚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Transwell试验显示不完全冷冻消融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强于对照组(P<0.05).免疫印迹检测显示,不完全冷冻消融组与对照组相比,N-cadherin、MMP-9、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不完全冷冻消融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分泌增多.结论 不完全冷冻消融可使RM-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增加荷瘤小鼠肿瘤肺转移枚数,影响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HCC患者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术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NLR,分为低NLR组(NLR<3.5)和高NLR组(NLR≥3.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并对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22.4个月,其中高NLR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2个月,低NLR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4.2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白蛋白、总胆红素、胆碱酯酶、NLR是影响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后生存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和NLR是影响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中NLR可作为HCC患者行氩氦冷冻消融术的预后指标,肝内原发灶越大、NLR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远航条件下实施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时机选择.方法 对2000年4月至2015年8月解放军第四一三医院医疗队远洋航行中实施的44例阑尾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距发病时间长短患者被分为2组:早期手术组在发病48 h内接受手术,延期手术组在发病48 h后接受手术.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间术中出血量、因病离岗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 ±5.7)ml vs.(28.1±7.8) ml,(6.5 ±1.2)d vs.(9.2±3.4)d,(0) vs.(15%),t=3.15,t=3.38,x2 =3.86,P<0.05],手术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9±5.3)min vs.(34.1±9.8)min,(17.5 ±3.2)h vs.(19.5±3.4)h,t=0.90,t=2.00,P>0.05].结论 远航中阑尾切除临床疗效满意,如阑尾炎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无改善应在发病48 h内实施阑尾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999.
李政奇  陈志浩  王贵齐 《中国肿瘤》2017,26(11):899-903
摘 要:食管癌发病机制复杂,与饮食、遗传、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学研究的兴起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食管微生态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食管癌病因学的热点之一。目前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探讨了食管微生态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发挥的作用与可能机制。该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切除肢体骨样骨瘤的准确性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36例肢体骨样骨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6例选择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切除瘤巢手术(机器人手术组),20例采用常规C臂X线机透视定位后切除肿瘤(开放手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瘤巢直径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病灶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病灶切除准确度、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以及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 与开放手术组相比,机器人手术组手术时间延长,但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及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均减少,病灶切除准确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切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均为3~24个月,中位时间均为12个月。术后两组均无切口感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两组患者术后3 d、3个月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3 d机器人手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