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  研究依托咪酯 (etomidate ,ET)在急性分离的大鼠骶髓后连合核 (sacraldorsalcommissuralnucleus,SDCN)神经元的药理学特性。方法 采用制霉菌素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结果 在大鼠SDCN神经元 ,ET(10~ 30 0 0 μmol/L)在钳制电位为 - 40mV时 ,可引起内向电流 (IET) ,EC50 为 (33.35± 3.0 7) μmol/L ,该电流可被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e)及氯通道阻滞剂印防己毒素 (picrotoxin)以浓度依赖方式所阻断。结论 ET在大鼠SDCN神经元可通过作用于GABAA受体而诱发氯通道电流 ,此作用可能和全麻状态下脊髓水平的麻醉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NDF)是胶质细胞分泌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是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最主要的途径.GNDF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及促生长作用明显,是神经保护治疗帕金森病(PD)首选神经营养因子.而对GDNF信号转导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我们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寻找参与GDNF信号转导通路的可能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23.
为了建立操作简捷、内脏痛特异的大鼠行为学模型,本研究将生理盐水和辣椒素(capsaicin,CAP)直接注入大鼠直肠,通过计数内脏痛相关行为的数目以及HE染色来观察CAP刺激直肠后大鼠行为学和直肠形态学的变化;行为学指标用VonFrey纤维测量大鼠后足底、尾根部以及腹部的机械刺激阈值。结果显示:(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将CAP注入大鼠直肠可引起即刻强烈的内脏痛反应(P<0.05),该痛觉反应主要集中在直肠注入辣椒素后20min内;(2)大鼠直肠注入CAP60min后,直肠粘膜下层明显水肿;后足底、尾根部以及腹部的机械刺激阈值较直肠注入CAP前明显升高。上述结果表明:直接将CAP注入直肠可致大鼠直肠水肿并引起内脏痛觉,可根据大鼠直肠直接注入CAP后的行为变化建立内脏痛模型。  相似文献   
24.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自身免疫性脑炎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自身免疫性脑炎的80%。2005年,Vitaliani等[1]首次报道了一种与卵巢畸胎瘤密切相关的副肿瘤脑炎。2007年,Dalmau等[2]正式提出了“抗NMDAR脑炎”的概念。  相似文献   
25.
脑脊液成分的改变可精确地反映疾病的病理过程.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出现为分析脑脊液的蛋白质组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文章综述了用于脑脊液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方法,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对脑脊液蛋白质组成进行研究的进展,包括脑脊液样本的准备、二维凝胶电泳、质谱分析技术、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脑脊液的比较蛋白质组学、脑脊液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等.  相似文献   
26.
27.
癫痫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对患者造成神经生物学、认知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因此及时明确癫痫的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癫痫的诊断技术日渐完善.本文从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遗传学、体液检查、神经心理学、免疫学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入手,就近年来癫痫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未来,力图阐释临床上癫痫诊断的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28.
脂多糖是一种强大的致炎因子和小胶质细胞激活剂,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小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PD)等神经系统变性病中的作用.目前对于在致炎因素作用下小胶质细胞的早期反应仍然知之甚少.因此,我们致力于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揭示小胶质细胞在脂多糖炎性刺激早期分泌蛋白的特征性变化.  相似文献   
29.
药用真菌白桦茸--桦褐孔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桦茸是一种药用菌,研究表明其活性物质成分中的氧化三萜化舍物和生物碱类化舍物及其桦褐孔菌醇等。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治疗糖尿病、爱滋病、高血压、过敏性皮肤等都有明显效果。本文通过对白桦茸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抗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VGKC)脑炎患者的磁共振(MRI)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2011-10~2017-10的16例抗LGI1抗体阳性患者、4例抗Caspr2抗体阳性患者以及3例抗LGI1抗体阳性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患者的资料进行登记整理,采取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MRI影像的成像表现。结果:31.3%的抗LGI1抗体阳性的患者、50%的抗Caspr2抗体阳性患者以及所有抗LGI1抗体阳性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的患者头部MRI正常,异常的MRI影像学显示枕叶T2高信号、岛颞叶T2高信号、额叶T2高信号、海马T2高信号、小脑脚T2高信号,MRI正常的患者和MRI异常的患者年龄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表现与急性期临床特点,如精神行为异常(P0.05)、癫痫(P0.05)、记忆损害(P0.05)、睡眠障碍(P0.05)等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VGKC脑炎患者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以正常或轻微改变为主,与临床症状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