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MRI菲立磁增强扫描对家兔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MRI菲立磁增强扫描对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5只家兔经40Gy单次X射线半肝照射后第3天作MRI T2WI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将MRI表现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对照。结果 5只家兔T2WI平扫肝组织信号强度均未发现变化。T2WI菲立磁增强扫描,肝组织信号强度受照区与非受照区均较平扫降低,但受照区肝组织信号强度相对比非受照区高,两者间见明显的分界线。全部家兔受照区与非受照区肝组织在光镜下观察未发现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等异常改变。结论 T2WI菲立磁增强扫描在家兔半肝照射后第3天光镜未发现组织学变化时即检出肝放射性改变,且表现有明确的特征性。我们认为MRI T2WI菲立磁增强扫描对放射性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目的:通过线圈和序列的选择、不同重复时间(TR)的对比研究以及其他扫描参数的优化,探讨三维薄层磁共振涎管造影的成像方法。材料与方法:10名无涎腺病变志愿者,采用SENSE—FLEX—M线圈和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固定回波时间(TE)及其他扫描参数,依次应用不同的TR进行扫描。对涎管的三维造影影像进行评分,计算涎管和背景组织间的对比噪声比,比较不同TR下涎管的评价得分和对比噪声比之间有无差异及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TR组的磁共振涎管造影影像的得分和对比噪声比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腮腺管的显示上,2000ms组的得分和对比噪声比低于其他各组(P〈0.05);4000ms组高于2000ms组。低于其他组(P〈0.05);5000~9000ms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颌下腺管的显示上,2000ms组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4000~9000ms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000ms组的CN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4000ms组高于2000ms组,低于其他组(P〈0.05),5000~9000ms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Philips 1.5T磁共振机上行三维重B加权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涎管造影,应用SENSE—FLEX—M线圈与特长TR(≥5000ms)能更好地显示涎腺总导管及其分支。  相似文献   
93.
胎儿腹壁缺陷的超声检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腹壁缺陷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对8例引产后并经病理证实的腹壁缺陷胎儿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常见的胎儿腹壁缺损分为两种:脐膨出与腹裂,超声图像均显示为腹内容物不同程度的凸向羊膜腔。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胎儿脐膨出与腹裂,仔细观察脐孔及周围情况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评价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方法 用三维(3D)B-TFE(balanced turbo fieldecho)序列,呼吸导航门控技术,心电向量(VCG)R波触发门控技术,对41例受检者进行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MRCA)检查.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显示长度,并计算成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评分≥2的病例共计38例.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血管长度分别为15.34±6.60mm、52.50±16.37mm、50.92±21.14mm、97.38±29.16mm;SNR和CNR分别为108.86±86.11、67.77±53.14.RCA远段显示率为75%,其余节段的显示率为91.66%~100%.结论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具有较高的图像信噪比;可在自由呼吸的情况下得到冠状动脉的影像;对冠状动脉主干的显示率较高,RCA和LCX远段显示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5.
MRI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及侵袭性评估中有重要作用,而DWI是应用最广泛的MRI功能成像序列之一。现将DW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利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评价胆道系统完整状态下胆总管结石的发生与胆总管最小转角(以下用胆总管转角表示)大小的关系。方法分析256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含MRCP)资料,分为结石组(仅胆总管有结石)和无结石组(胆道系统无结石)两组,以及“转角≤125°、125°〈转角≤145°、转角〉145°三水平,比较两组胆总管转角的大小及不同水平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分析胆总管结石的发生与胆总管转角的关系。结果结石组的胆总管转角较小(双尾P〈0.05);仅“转角≤125°’与“转角〉145°’的胆总管结石发生率不同(双尾P〈0.05/3),“转角≤125°’的胆总管结石发生率较高。结论在胆道系统完整状态下,较小的胆总管转角(≤125°)可以促进胆总管结石的发生;MRCP在胆总管评价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Ts)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特征,以提高该病的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s的MRI表现,包括肿瘤大小、形态学、平扫T1WI及T2WI信号的特点、动态增强表现及强化曲线类型,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7例乳腺PTs病理诊断良性4例,交界性2例,恶性1例。MRI上5例病灶〉3 cm,外形为分叶状,2例〈3 cm,外形为卵圆形;3例T1WI呈低信号,4例T1WI呈低高信号,5例T2WI呈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2例T2WI呈高信号;4例肿瘤内见不强化的囊变区;5例有T2WI、T1WI低信号且不强化的分隔;所有PTs增强早期呈快速强化(1~2个时相),5例中后期TIC为平台型,2例中后期TIC呈渐增性强化。结论 MRI检查有助于乳腺PTs的诊断,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标记细胞不同细胞数量所引起的MR信号强度变化规律,以及MR示踪最敏感的成像序列,为标记细胞活体内MR示踪奠定基础。方法用1%的琼脂糖混悬经Brdu和SPIO双标记的BMSCs(分别为2×106、1×106、5×105个)和未标记的BMSCs(2×106个),分别置于不同EP管中,行冠状位和轴位TSE序列T1WI、T2WI和FFE—T2WI扫描,测量相同细胞数量不同成像序列以及相同成像序列不同细胞数量的MR信号强度,并比较信号强度变化百分率。结果标记组5×105、1×106、2×106个细胞不同扫描序列MR信号强度变化百分率分别为,TSE—T1WI:(-4.19±0.788)%、(-16.35±1.228)%、(-22.80±1.053)%;TSE—T2WI:(-14.15±1.366)%、(-35.09±1.391)%、(-53.02±1.299)%;FFE—T2WI:(-44.98±0.456)%、(-69.38±0.820)%、(-87.24±0.818)%。同一扫描序列中各标记细胞组之间以及相同标记细胞数量各成像序列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磁粒子标记BMSCs,细胞浓度相同条件下,以FFE-T2WI序列信号下降最为明显,标记的细胞数量越多,信号改变越明显,呈细胞数量依赖性。FFE—T2WI序列为磁粒子标记细胞MR示踪的理想序列。  相似文献   
99.
100.
Perthes病X线及MRI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X线平片及MRI对儿童股骨头骨骺无菌坏死病(Perthes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Perthes病患者资料。其中单发32例.双侧发病8侧,所有病例最终经临床证实。X线摄片采用标准前后位及蛙式位;MRI检查采用横断面和冠状面TSE序列。T1WI TR560ms,TE15~30ms;T2WITR1500ms,TE100ms;矢状面TSE序列T1WI TR450ms,TE30ms。层厚5mm.层距0.5mm;STIR序列TR2100ms,TE150ms,层厚6mm,层距0.6mm,检查时要求患者取标准仰卧位。结果:X线平片示早期21侧,其中7例初次摄片时阴性,5例初次摄片表现为髋关节间隙增宽,中期12侧,晚期7例,MRI示病灶信号表现以混杂信号多见,有7个可见线样征,5个双线征,43个髋关节有关节积液,15个有骨髓水肿,27个股骨头软骨不光滑或增厚。结论:X线前后位及蛙氏位摄片可较好地显示骨性改变,尤其在中晚期,但早期易漏诊;MRI对Perthes病有很高的敏感性,能较准确、全面地反映股骨头骨骺坏死情况,是诊断该病尤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