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8月至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AIS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脑卒中组(NIHSS<4分,n=50)和中-重度脑卒中组(NIHSS≥4分,n=30),根据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n=74)和预后不良组(3-6分,n=6)。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外周血炎症指标[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与轻度脑卒中组相比,中-重度脑卒中组有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比例较高(P=0.014),外周血炎症标志物NLR水平较高(P=0.028)。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有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比例较高(P=0.007),但外周血炎症标志物均无差异。结论 中-重度脑卒中组患者NLR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比较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中心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试验(TOAST)病因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LAA、SAO、CE、其他明确病因(SOE)和不...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转诊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AIS-LVO患者,根据其就诊方式分为直接就诊组和转诊组,其中直接就诊组患者通过120急救系统或其他交通工具直接至我院急诊就诊,转诊组患者由其他医院通过120急救系统转诊至我院急诊,分析两组的基线资料,血管内治疗术后资料、疗效和预后。结果 共有239例患者符合条件纳入本研究,其中直接就诊组129例,转诊组110例。与直接就诊组相比,转诊组患者预警比例更高,基线NIHSS评分更高,核心梗死体积更大,ASPECT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诊组患者发病至就诊的中位时间为258(175,373)min,明显长于直接就诊组(94(60,176)min)(Z=7.996,P<0.001)。转诊组发病至穿刺时间,发病到再通时间均较直接就诊组更长(354(284,494)VS 225(162,318)Z=5.794,P<0.001;417(340,577) VS 277(205,424),Z=6.063,P<0.001),而转诊组就诊到穿刺时间更短(94(75,127) VS 103(86,139)Z=2.420, P=0.016)。转诊组90d良好预后的比例仅为49.1%,明显低于直接就诊组的63.6%(χ2=5.073,P=0.024),同时其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更高,死亡率更高(14.5% VS 6.2%,χ2=4.576,P=0.032;20.0%VS 10.1%,χ2=4.677,P=0.031)。结论 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AIS-LVO患者中,转诊组患者卒中病情更严重,血管内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更高,死亡率更高,90d良好预后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