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起始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开始血液灌流治疗的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是否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和血液灌流开始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4组.灌流1组:在中毒12 h以内给予血液灌流治疗,1次/d,共2~3 d;灌流2组:在中毒12~24 h给予血液灌流治疗,1次/d,共2~3 d;灌流3组:在中毒24 h后给予血液灌流治疗,1次/d,共2~3 d;对照组:未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各组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的时间.结果 4组患者治疗后1 d、2 d、3 d、4 d时ChE活力及50%ChE恢复时间(T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灌流3组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灌流1组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血液灌流开始时间在中毒24 h内,尤其是在中毒12 h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中毒24 h以后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没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3.
44.
沈海涛李建民励建安朱军吴艳秦霞吴庆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4)
目的探讨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尿液产生量和时间的影响,为确定此类患者间歇性清洁导尿的时间点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36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均分别采用平卧位、长腿坐位和短腿坐位,连续观察3 d。早晨空腹,插入留置导尿管,彻底排空尿液后,一次性饮用500 ml清水,记录尿液生成的过程。饮水后1 h开始观察和采集尿液,每隔30 min记录1次,直至采集500 ml尿液为止。 结果患者饮水后采取平卧位时,尿液产生量平均在1.5 h达到高峰,为(116.0±33.8)ml,2.0 h[(102.1±34.2)ml]和2.5 h[(112.5±31.8)ml]为平台期,以后逐步减少。饮水后采取长腿坐位和短腿坐位时尿液产生在2 h达到高峰,分别为(100.4±24.1)ml和(67.1±18.5)ml,以后逐渐减少。采取平卧位、长腿坐位和短腿坐位者,尿液达到400~450 ml的时间分别为3.0,4.0和4.5 h。三种体位对尿液生成量和时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平卧位y=344.18Ln(x)-2.9499,R2=0.9638;长腿坐位y=65.458x+31.203,R2=0.9656;短腿坐位y=138.28x-193.88,R2=0.9961。 结论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液产生量和时间有显著影响:平卧位使尿量产生增加,尿液生成时间缩短。排尿量和时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以用于确定患者进行膀胱训练和清洁导尿的时间点:可以根据不同患者采取的膀胱容量及患者的体位大体估算出膀胱训练和导尿的时间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每周进行3次,每次30min,共治疗10周。Lokomat组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为主的运动训练,辅以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in,3次/周,共10周(2个疗程)。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单项评分(测定平衡功能)、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及其中的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评价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和异常步态)和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评价患者每天活动时实际步行功能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以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Lokomat组改善均更明显(P<0.05);Berg平衡功能单项评分比较:训练后,Lokomat组从坐到站、无支撑站位、无支撑坐位、站到坐、转移、闭眼站立、并脚站立、前后脚成直线以及单脚站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踝背屈功能,对改善其平衡和步行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6.
背景:机器人设备能够在精确控制的环境下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重复性的高强度较长时间的步态训练,其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有其明显的优势。目的:探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训练与评定系统在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2名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参加Lokomat步态训练5.5个月,于训练前、训练后6,12周及训练5.5个月后对患者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Lower Extremity Motor Scores,LEMS)、10m最快步速、6min步行耐力及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与结论:两名患者经过Lokomat自动步态训练,虽然LEMS分数无明显提高,但其10m最快步速、6min步行耐力、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这说明机器人自动步态训练能够有助于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47.
背景:治疗师帮助的减重运动平板训练方法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步态训练方法,但因其对治疗师体力消耗较大,且人员需要较多,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机器人帮助的减重运动平板训练受到广泛关注。目的:总结机器人在脊髓损伤患者步态康复中的作用及其对下肢运动及肌肉活动模式的影响。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95-01/2010-12涉及机器人、Lokomat、减重运动平板训练及脊髓损伤步态康复内容的文献,英文关键词为"spinal cord injury, gait, walking, locomotor, locomotion,rehabilitation,robot,robotic,Lokomat",排除陈旧性、重复性文献,保留30篇文献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虽然到时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机器人运动训练方法优越于其他方法,但其在脊髓损伤康复领域的应用也有明显的优势。机器人设备对下肢运动的被动引导及固定步行模式的重复训练不利于患者最大自主肌力的发挥及步行循环周期之间的变动,不能做到治疗师那样敏感地感受患者的运动表现。治疗师只有全面了解机器人设备并根据患者的运动能力不断调整训练参数,以致使患者在精确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运动能力,才能获得最佳的运动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黑果悬钩子Rubus caesius茎叶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酶标仪测定不同萃取部位和单体化合物的PTP1B抑制活性。结果从黑果悬钩子茎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苷(1)、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异槲皮苷(3)、金丝桃苷(4)、(-)-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5);从叶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类叶升麻苷(6)、鞣花酸(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黑果悬钩子中分离得到。不同的萃取部位均有一定的PTP1B抑制活性,化合物6表现出较好的PTP1B抑制活性,IC_(50)为(27.41±0.61)μg/m L,推测该化合物可能是叶的醋酸乙酯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9.
机器人步态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肌肉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步行功能障碍,而且,由于损伤平面以下神经输入减少所引起的骨骼肌萎缩可使患者产生运动功能的进一步减弱,因此,脊髓损伤后步行训练策略是很重要的。目前,减重运动平板训练已成为一种有希望的康复治疗手段,它能使脊髓损伤患者在减少或缺乏脊髓以上中枢控制的情况下实现正常步行模式的重复训练,有许多文献报导了其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方面的益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