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8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纤维肌发育异常(FMD),即纤维肌增生,是一种不明原因的非粥样硬化性动脉病变。Leadbetrr 和Burkland(1938)首先报告肾动脉 FMD,Palubins-kas(1964)、Connefe(1965)和 Morris(1968)分别最早报告根据放射学或组织学确诊的颈动脉和椎动脉FMD。此后,尤其近10年来,随着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和对  相似文献   
62.
壁间动脉瘤(旧称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s,DA)是循环血液进入壁间使动脉壁分裂,形成壁内血肿,并可与动脉腔形成交通的一种病变。文献中又称为剥离性动脉瘤、动脉壁剥离、内膜下剥离或壁间血肿等。DA多见于主动脉,发生在颈脑动脉者少见。近年来报告病例数逐渐增加,到1985年为止,世界文献报告已有几百例,其真正的发生率比预期的还要高些。颈脑动脉DA是脑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在青年人缺血性卒中中DA占5%以上,应引起临床重视。一、病因 (一)外伤性DA:由外伤的剪力或伤后血压波动造成动脉壁原有潜在的微小先天性缺陷的破损,引起DA。常见外伤类型包括:1.颈部穿透伤或钝器伤;2.颅脑损伤;3.颈部过伸或旋转性损伤;4.医源性损伤,包括颈动脉穿  相似文献   
63.
脊髓内星形细胞瘤相当少见,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作者总结最近2年19例患儿的治疗经验,探讨最佳治疗方式。19例中,年龄11个月1例,2(1/2)~5岁8例,6~10岁8例,13岁和16岁各l例。根据肿瘤范围患儿分为二组。(1)广泛组。肿瘤范围自下脑干或上颈髓一直到圆锥,共14例。  相似文献   
64.
近十几年来,临床已广泛重视颅脑损伤病人血液和脑脊液(CSF)的实验室检查,以进一步了解颅脑损伤后的凝血功能、内环境稳定、代谢和生化的变化。同时这些检查可协助临床诊断、发现并发症、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以及用作重症病人的监护。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65.
本文报告1例从C_2到小脑后下动脉(PICA)以远的椎动脉斑块的手术切除方法,效果良好.患者男性,62岁,因发作性椎一基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6个月入院.经服用阿斯匹林和潘生丁无效,发作逐渐频繁.脑血管造影示左椎动脉在C_1平  相似文献   
66.
报告14例颅内蛛网膜囊肿,幕上5例,幕下9例。其特点在小儿为头颅增大,成人主要为头痛。14例均行囊肿切除,其中有3例做了分流术,2例还做了致癫痫灶切除术,12例治愈,2例死亡。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作了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67.
颅底外科常用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分析颅底外科常用手术入路在临床应用的初步经验,以改善位于颅底部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年间手术治疗的颅底病变175例,其中颅底肿瘤154例,颅内动脉瘤15例,其它病变6例。采用9种手术入路,包括扩大前颅底、额下经眶、眶颧、眶颧-颞极、岩骨联合、远外侧枕下、口-咽、颈-颌下和颞下窝入路。结果:颅内肿瘤154例中,全切除116例(75.3%),与入路有关并发症7例(4.5%),死亡2例(1.3%)。15例动脉瘤中,术后13例恢复良好。结论:选择恰当的入路具有扩大显露范围、减少脑组织牵拉、便于修复颅底等优点,可明显提高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68.
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保护装置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时放置在颈动脉内防止远端栓塞的保护装置,其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 了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文章对球囊、滤网和血流逆转等3种最常用的脑保护装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枕大孔区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选择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枕骨大孔区脑膜瘤21例,其中,肿瘤位于背侧4例、腹侧3例、腹外侧14例;背侧者选择后正中入路,腹侧或腹外侧者选择远外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17例(81%),次全切除1例(椎动脉上下型)、部分切除3例(2例为椎动脉上下型、1例为椎动脉上型);不全切除4例均为腹侧或腹外侧患者,术后均行γ-刀治疗.无手术死亡.随访1~88个月(平均27个月),期间无肿瘤复发病例;21例中,临床症状改善16例,保持原状3例,加重2例.结论:枕大孔区脑膜瘤的临床症状无特征性,术前的位置分型有助于手术入路的选择,而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娴熟的颅脑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是安全有效切除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跨膜信号传导途径上的各项细胞因子水平与结肠直肠癌的关系。方法:收集同期的结肠直肠癌组及血清对照组、组织对照组各44例,测定各项细胞因子的术前血清浓度及肿瘤标本组织浓度,分别比较血清浓度、组织浓度在结肠直肠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同时分析结肠直肠癌组病人的各项细胞因子与肿瘤分期、常用肿瘤指标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直肠癌组的IL-6受体(IL-6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浓度明显高于血清对照组(P0.001和P=0.027),血清糖蛋白130(gp-130)浓度则低于血清对照组(P=0.001)。同时,结肠直肠癌组的4项细胞因子在组织浓度与血清浓度间均有负相关趋势,但其相关程度均尚无统计学意义。IL-6的血清浓度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呈降低趋势,且不同T分期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IL-6的组织浓度则随淋巴转移范围的扩大呈降低趋势(P=0.004)。gp-130的组织浓度在没有淋巴转移者中高于已发生淋巴转者(P=0.020)。且M0组的IL-6组织浓度明显高于M1组(P=0.001),而其IL-6R组织浓度明显低于M1组(P=0.005)。结论:①结肠直肠癌病人的血清IL-6R、GP-130、TGF-β1浓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其中IL-6R和gp-130可经由进一步研究探讨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或将成为新的结肠直肠癌肿瘤指标;②结肠直肠癌病人血清IL-6、肿瘤组织内IL-6、IL-6R、gp-130的浓度与肿瘤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