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江庆萍  姚开泰 《癌症》2010,29(5):572-574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Detection of label-retaining cells (LRCs) has been a method to confirm existence of stem cells, and bromodeoxyuridine (BrdU) has commonly been used for labeling. In this study, to verify stem cell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LRCs were established and detected in NPC cell line 5-8F. Methods: The 5-8F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 BrdU and inoculated subcutaneously into nude mice.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BrdU was detected in 5-8F cells and xenograft tumors. Results: BrdU was strongly positive in cells on the 2nd and the 7th day after being added BrdU, while negative when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out BrdU. However, only sporadic cells were positive on the 14th day after BrdU being washed-out, and these cells were thought to be LRCs. The average percentage of LRCs was (0.67 ± 0.32)%. After being cultivated with BrdU for 48 h, 5-8F cells were inoculated into nude mice subcutaneously. After chasing 8 weeks, only sporadic LRCs were detected in xenograft tumors, with a proportion of (0.55 ± 0.36)%, and these LRCs were located at cancer margin. Conclusion: The existence of LRCs in 5-8F cells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cancer stem cells in NP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些原发性或难治性癫痫的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simplevirus,HSV)感染情况和感染的皮层定位及神经细胞类别。方法 利用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30例癫痫手术标本中HSV的感染情况 ,并选用 2 0例无脑病病史的尸体解剖正常脑组织颞叶作为对照组。结果 在PCR检测的 30例癫痫标本中有 8例 (2 6 % )显示HSV阳性 ,其中免疫组化检测呈阳性 6例 ,阳性细胞主要为分布于外颗粒层及椎体细胞层的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在 2 0例对照组中PCR和免疫组化检测无1例HSV阳性 (P <0 0 5 )。结论 在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癫痫或用大量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中有相当部分存在嗜神经病毒感染 ,可能因感染症状为一过性或处于亚临床状态或以癫痫为首要表现 ,而常被临床医生忽视。对“原发性”或“难治性”癫痫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病毒血清学、脑脊液检查有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 ,有时可以考虑使用实验性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该研究拟探索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比较了混合的鼻咽癌细胞株与混合的非癌人鼻咽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MILANO在线分析程序,寻找已知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免疫组化分析鉴定重要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表达结果的可靠性。结果MI-NANO分析所有差异表达基因后发现,在鼻咽癌细胞中表达下调比较明显的TGFBR2基因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在TGFβ抑制性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许多肿瘤的发病过程,而且该基因在鼻咽癌的研究中尚未见报道。在免疫组化共检测了56个非癌鼻咽组织和49个鼻咽癌组织后,Mann-Whitney test统计分析发现,与非癌鼻咽组织相比,TGFBR2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P<0.001)。结论TGFBR2参与了鼻咽癌发病过程,其表达下调可能促进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但是否与转移、预后及复发等临床参数相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K1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 宫内膜组织和13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K1的表达,分析PGK1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子宫内膜 癌预后的影响。结果(1)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PGK1低表达27例(90%),高表达3例(10%),13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 本中,PGK1低表达72例(55.4%),高表达58例(44.6%),相对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GK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显著,有统 计学差异(P<0.001);(2)PGK1 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不同FIGO分级(P<0.001),组织学分级(P=0.002),淋巴结转移状态(P< 0.001)中差异显著;(3)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GK1 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少于低表达患者(P=0.002);(4)多因素分析提示, PGK1高表达不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77)。结论PGK1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生长浸润行为相关,且 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检测PGK1的表达能够更加有效地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子宫苗勒氏腺肉瘤(uterine mllerian adenosarcoma,UMA)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子宫苗勒氏腺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患者年龄19~77岁,平均46岁,绝经前后分别为3例和2例。临床主要特点为阴道异常流血。组织学特征主要为良性或非典型腺上皮伴有肉瘤间质,其中2例伴有肉瘤成分的过度生长,另一例间质肉瘤伴有性索样分化。免疫表型:肿瘤上皮CK、EMA呈强阳性表达,ER、PR、CA125呈弱阳性表达;肉瘤间质Vi m呈弥漫强阳性,CD10、CD99呈局灶强阳性;ER、PR、SMA、Inhibin-α、CR、S-100等呈局灶弱阳性;Des阴性。5例均采用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手术治疗,3例术后加用化疗。术后随访1例死亡,1例复发,3例无瘤生存。结论子宫苗勒氏腺肉瘤常以阴道异常流血为临床表现,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的不良因素:子宫外播散,超过子宫肌壁1/2以上的深层肌层侵犯以及肉瘤成分的过度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蛋白和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28(38.3%)和83/128(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P2K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呈负相关(P=0.010,P=0.016),而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P=0.025)、组织学分级(P=0.017)、肌层浸润深度(P=0.044)及淋巴结是否转移(P=0.032)呈正相关.在子宫内膜癌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98,P<0.001).MAP2K4蛋白阳性表达(MAP2K4+)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其阴性表达(MAP2K4-)的患者高(P=0.002),而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其阴性表达的患者低(P=0.007).并且,MAP2K4+/波形蛋白阴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最长,而MAP2K4-/形蛋白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最短(P=0.004).结论 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l.if$床资料患者,女,27岁,由H辰8月余,阴道流血2h入院。行双胎剖宫产术,术中取出一正常男婴。另一婴儿呼吸微弱,活动力差,脐带细,双下肢融合成鱼尾状,九趾,无外生殖器及肛门。产后10min死亡。两婴共单胎盘,双羊膜囊,畸形胎儿羊膜上见粟粒样结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罕见的肺黏液表皮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9岁。肺肿物巨检为灰黄色类圆形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肿瘤组织结节分叶状,以中间型细胞为主,混杂有表皮样细胞和黏液细胞,局部可见小囊腔,经AB染色证明腔内富含黏液,细胞异性不明显,偶见核分裂。免疫组化示:CK、3413E12、E—cadherin、VEGF阳性,S-100、CK8/18、EGFR阴性。结论肺黏液表皮样癌非常罕见,其组织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类似,确诊主要靠组织病理学,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有时需要与黏液癌、腺鳞癌或腺样囊性癌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合并子宫颈内膜异位症伴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合并子宫颈内膜异位症伴不典型增生的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左侧附件可见5cm×4cm×3cm大囊状肿物一个,囊内壁附着约直径3cm大实性结节;子宫腔宫底可见3cm×2.5cm×1 cm大菜花状肿物;境下两者均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伴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同时,子宫颈局部表面见灰褐色出血点,镜下示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伴腺上皮不典型增生.3处肿瘤细胞ER-α、ER-β、PTEN及Bcl-2表达一致.结论: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合并子宫颈内膜异位症伴不典型增生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少见肿瘤,一般发现早,预后较好.子宫内膜异位与此类病例发病有一定关系,取材时应考虑到多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的可能,尽量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20.
Recently,theimportanceofEBVinTCLpathogenesiswasnoticedmoreandmore.1Further,ithasbendiscoveredthatTCLswithEBVinfectionoftenex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