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胆管支气管瘘(BBF)的病因及影像学表现,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12例BBF患者的CT及MRI表现。结果 12例BBF患者中,3例为胆管肿瘤导致,7例为既往因胆道结石、肝切除手术胆漏所致,1例为肝脓肿破溃,1例为外伤肝破裂继发胆漏。12例患者均可见膈下积液伴有同侧节段性肺炎,且均位于右侧。MSCT显示膈肌连续性中断11例,膈下积液(胆汁瘤)与胆管、支气管相交通10例。12例见支气管积液征或黏液栓形成,6例MRI均显示膈下积液,T2WI显示高信号"支气管树造影征"3例。结论胆管气管瘘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MSCT及MRI可为胆管支气管瘘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的3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和临床特点。结果患者的心电图ST段高耸和抬高T波主要为V3和V5改变最为显著,一般伴随J波,患者心电图的ST-T段变化比较稳定,通过对患者进行运动试验能够将ST段基本回归到基线。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属于一类正常变异的心电图变化,因为早期复极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为首发表现症状,所以容易导致对该病进行误诊,由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表现为ST段抬高,和病理性ST-T的变化容易出现混淆,需要与患者的临床病史、血清酶变化以及心电图动态监测等和变异型心绞痛、急性期心肌梗死以及心包炎等心电图变化相鉴别。  相似文献   
23.
毛志群 《大家健康》2014,(9):159-159
目的:分析研究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以及临床表现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的22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2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腔内电生理检查、心电图参数、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19例患者出现心悸和胸闷,8例患者同时伴随晕厥,1例患者有家族性猝死史。通过心电图显示8例患者显示Epsibn波,22例患者右胸导联QRS波大于等于110ms,在22例患者中出现T波倒置的患者有10例,12例患者出现S波升支时间大于等于55ms,13例患者出现室壁阻滞,15例患者显示持续性或者是非持续性心动过速。结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一般多发于青年男性,属于造成晕厥、室壁运动异常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 Epsilon波、右胸导联QRS波大于等于110ms和T波倒置、室性心律失常作为具有特征性心电图变化,S波升支时间延长、室壁阻滞、患者右胸导联S波升支时间大于等于55ms对此病的诊断相对有所帮助,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实行心动过速的成功几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24.
11岁男性患儿,因间断发热15 d,咳嗽10 d,“咯血”7 d入院。患儿15 d前以发热咳嗽起病,伴左侧颈部疼痛,抗生素治疗有效。病程中突然出现大“咯血”致休克,后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左侧梨状窝内瘘口并持续渗血,结合颈部及血管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先天性梨状窝瘘感染并颈部脓肿致颈内静脉受损血栓形成,通过低温等离子消融梨状窝瘘封闭术治疗后好转,随访1年半未反复。检索文献未发现梨状窝瘘感染引起大出血休克报道,该文总结此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为早期诊断该类疾病及其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3.0 T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SD大鼠小肝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取SD大鼠80只,注射肝癌诱导试剂,3个月后建立SD大鼠肝癌模型40只,行MRI.常规行T1WI和T2WI定位,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取b=50 s/mm2和b=100 s/mm2两组,在DWI像上取直径>5 mm高信号结节在相应ADC图上分别测量其ADC值;检查完毕取相应部位结节行HE染色.结果 40个小肝癌病灶中,27个病灶的组织分化类型单一,其中高分化5个,中分化11个,低分化11个,b=50 s/mm2时其对应ADC值分别为(2.31±0.13)×103mm2/s、(2.03±0.18)×103 mm2/s、(1.64±0.24)×103 mm2/s;b=100 s/mm2时其对应ADC值分别为(2.25±0.04)×103mm2/s、(2.11±0.27)×103mm2/s、(1.89±0.20)×103 mm2/s;余13个病灶具有中、低分化两种不同的组织分化类型,其中5个病灶主要以低分化为主,另8个病灶主要以中分化为主.不同肝癌等级之间的ADC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50 s/mm2组中,中分化组ADC值高于低分化组(P<0.05),高分化组ADC值均高于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P <0.05);b=100 s/mm2组中,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ADC值均高于低分化组(P<0.05),而高、中分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50 s/mm2时其相关系数r值为0.863,b=100 s/mm2时其相关系数r值约0.696.结论 DWI ADC值与SD大鼠肝癌的病理分级之间有明显相关性,且b=50 s/mm2时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26.
读片窗     
患者 男,39岁.体检发现左肾肿瘤,无发热、腹痛、腰痛,余无异常.人院体检无特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 B超探及左肾下极实质性肿块,其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见丰富血流,似探及包膜回声.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对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窦内翻乳头状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CT均表现为鼻腔或鼻窦软组织密度灶,2例CT增强扫描显示软组织肿块中度强化,2例在MRI T1、T2序列上信号与脑灰质接近,中度强化。其中25例为单侧发病(左侧13例,右侧12例),2例累及双侧。1例仅表现为左侧鼻前庭小息肉样结节;累及中鼻甲区域26例,其中8例累及上颌窦,累及筛窦、鼻咽部各4例。该组中9例见筛骨骨质硬化;5例癌变者均发现筛孔状溶骨性破坏,其中2例累及颅底。结论内翻乳头状瘤好发于单侧中鼻甲区域,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当发现溶骨性破坏时提示内翻乳头状瘤恶变。MRI对内翻状乳头状瘤软组织边界的显示较CT清晰。  相似文献   
28.
易正湘  贺李毅  郭一清  毛志群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95-1297,1300
【目的】分析早期胃间质瘤(GIST)的16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GIST的早期影像诊断率。【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5cm的GIST多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部位、形态、增强特点与病理诊断对照总结(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等)。【结果】17例GIST患者中,局限于胃壁1例;向胃腔外生长5例;向胃腔内生长11例。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密度多不均匀,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强化不规则,边缘强化更明显。【结论】多排螺旋CT对早期GIST有较高检出率,特别是多排螺旋CT多方位重建图像能更详尽展现病变形态、密度、累及范围及与周围器官关系;动态增强扫描反映肿瘤血供情况和强化规律,对病变定性诊断提供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9例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脑内影像表现改变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肝豆状核变性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和头颅MRI扫描,其中2例并行头颅cT扫描。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见肝硬化影像改变,7例表现为弥漫结节性肝硬化;2例cT扫描患者发现双侧基底节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灶;MRI检查其中4例脑内有异常信号,2例表现为基底节长T1长T2信号,其中1例累及丘脑、双侧大脑脚和双侧额叶伴局部脑萎缩,另外2例为基底节斑片状短T1短1、2信号。结论肝豆状核变性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节性肝硬化伴基底节对称性异常信号是其的典型影像表现,可提示该病。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探讨肝癌动脉期最大强化率与组织病理分级、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的相关性, 评价肿瘤血管生成. 方法 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肝癌患者,术前分别应用16层CT 的Testblous序列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术后肿瘤标本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 ①肝癌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在动脉期强化的斜率明显高于周边肝组织;②MVD计数、CD34与癌组织动脉期最大强化率呈正相关因素;③肝癌分化差、组织学分级高的患者微血管计数高于分化好、组织学分级低的患者. 结论 MSCT动态增强扫描可间接判断肿瘤微血管生成的情况,能反映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且无创、快捷、能重复运用.根据肝癌的MSCT动态增强的征像,可间接评价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为其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