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6例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手术治疗。结果结果显示,捷径术手术简单,并发症少。但旷置肠袢的遗留症状较明显,肠切除一期吻合术改善症状好而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结论结果表明,盆腔放疗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积极手术,手术方式应尽量行肠切除一期吻合术,如果实在粘连严重行捷径术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大网膜及纤维蛋白胶(FG)粘贴在结肠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8例实行结肠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吻合口吻合完毕后采取大网膜及纤维蛋白胶粘贴治疗。结果结肠手术患者采用大网膜及纤维蛋白胶粘贴治疗降低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论结果表明,大网膜及FG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促进了吻合口的生长。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该方法做结肠一期吻合,尤其对于急性梗阻患者,大大降低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时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 lear neutro-ph il,PMN)凋亡异常的治疗作用。方法32例SIRS患者(均为急性胰腺炎)提取外周血PMN后分为四组,即对照组、大黄素治疗组、白细胞介素(IL)-10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分别培养24 h后观察两组的PMN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方法定量检测)。结果对照组外周血PMN细胞凋亡率为(42±8)%,大黄素治疗组PMN细胞凋亡率为(54±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凋亡指数(AI)为25±7,大黄素治疗组外周血PMN的AI为3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IL-10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黄素对SIRS患者外周血的PMN凋亡延迟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主要体征之一.我院自2006年3月-2008年12月,手术联合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患者287例(312条肢体),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槲皮素抑制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鱼藤酮诱导损伤PC12细胞,经300 μmol/L槲皮素预处理后,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JC-1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与鱼藤酮组相比,槲皮素加鱼藤酮处理组细胞形态明显改善,凋亡率降至6.3%(P<0.01),Bcl-2表达增加(P<0.01),Bax表达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上升(P<0.01)。结论: 槲皮素对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维持线粒体膜电位可能是其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s,PMs)对实验性胰腺炎大鼠腹腔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胰胆管逆行注射2%去氧胆酸钠制作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使用氯屈磷酸二钠脂质体(Liposome-CL2MBP)腹腔注射特异性清除腹腔巨噬细胞,采用纯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腹腔巨噬细胞保留/PMs(+)组、腹腔巨噬细胞清除/PMs(-)组和假手术/SO组。造模后12h活杀大鼠取标本,做胰腺病理学检查,血清淀粉酶测定,腹水定量,检测腹水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水平。结果:PMs(-)组和PMs(+)组间在胰腺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在腹水定量、腹水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水平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巨噬细胞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腹腔炎症反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后3个月梗死周边心肌应变率明显增加及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术后6个月梗死周边心肌应变率明显增加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结论 SRI可以无创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左室局部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例1男性患者,26岁,2010年1月因工作期间不慎被机器轧伤,后因全身多发伤入院治疗。既往无肝炎病史。入院诊断:①开放性颅脑损伤;左侧额叶硬膜外血肿;左侧额骨骨折,颅内积气;面部多发骨折;②右侧第2~7肋骨骨折;③肝脏挫伤、包膜下积血;④右侧肩峰骨折;⑤全身多发软组织及皮肤撕脱伤。  相似文献   
19.
毕伟  张金文  张峰  李锰  张民英 《临床荟萃》2006,21(15):1112-11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extremity 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年也逐渐增多,多由手术、分娩、骨折、创伤、长期卧床等引起.其严重并发症肺栓塞可威胁患者生命,其后遗症也会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肢体残疾,临床上应积极治疗,尽可能避免致命并发症的发生,积极预防后遗症的出现.目前临床治疗以抗凝、溶栓为主,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遗留后遗症也较多,尤其对混合型病例治疗效果更差.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经股动脉插管灌注肝素和尿激酶选择治疗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6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瘤12例报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116011)胡祥毕伟安伟德练美扬沈忠义吴功侃胰岛素瘤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本文就其定位诊断和合理地掌握外科处理原则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1~64岁。肿瘤所在部位:胰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