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外伤性进展性脑内血肿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院2000-01~2006-01收治的外伤性进展性脑内血肿5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9例,年龄8~61(平均36.5)岁。入院时GCS计分3~8分8例,9~12分32例,13~15分17例。头痛、呕吐31例,躁动5例,抽搐3例,单侧病理征阳性19例,双侧病理征阳性8例,去脑强直3例。观察治疗中出现意识障碍加深32例,频繁呕吐16例,躁动14例,脑疝3例。1.2进展性脑内血肿诊断标准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根据Brott标准[1],将先后二次颅脑CT血肿进行比较,体积增加超过33%者诊断为血肿扩大。1.3头颅CT检查本组病例均行2次以上头颅CT扫描。首次扫描时间为…  相似文献   
32.
外伤性进行性扩大的脑内血肿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进行性扩大的脑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57例外伤性进行性扩大的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7例占同期外伤性脑内血肿的23.6%。手术35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22例,死亡1例。总死亡率5.3%(3/57)。结论对外伤性进行性扩大的脑内血肿应进行动态观察和CT监测,并根据病人血肿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小脑梗死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脑梗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调节脱水剂的用量。结果颅内压监测5~15d,平均7.8d,无探头植入引起的颅内大出血,1例发生颅内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经过术后3个月~1年的随访,根据GOS评分:良好7例,中残3例,重残2例。结论小脑梗死患者手术后持续监测颅内压,可指导降颅压药物的实施,能及早、安全拔除脑室引流,对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4.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意识不清的患者常伴有缺氧、窒息、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由于大脑对于缺氧较为敏感,因此早期救治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是抢救成功及决定预后的关键。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具有迅速、微创,可快速开放气道及并发症少等优点。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我们将此技术应用于12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和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后交通动脉镜像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PCoA)镜像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手术时机与方法,以及显微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8例(16个)PCoA镜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早期与择期、一期与二期相结合的方法处理PCoA镜像动脉瘤。原则是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再处理未破裂动脉瘤。结果①PCoA镜像动脉瘤均位于颈内动脉一后交通动脉的分叉处,两侧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完全对称(Ⅰ型)的有6例,不完全对称(Ⅱ型)的有2例。动脉瘤大小:0.5~1.5cm的有9个,〉1.5—2.0cm的有5个,〉2.0cm的有2个。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Ⅱ级的有2例,Ⅲ级的有4例,Ⅳ级的有2例。②直接夹闭PCoA镜像动脉瘤15个,未处理的有1个。一期手术5例,均经双侧开颅,夹闭PCoA动脉瘤10个,对其中2例同时清除脑内血肿。二期手术2例,第1次手术夹闭一侧PCoA动脉瘤2个,对其中1例同时清除脑内血肿,第2次手术夹闭另一侧PCoA动脉瘤2个。夹闭一侧PCoA动脉瘤后,对侧动脉瘤未处理者1例。③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的有6例,轻残的有1例,重残的有1例。随访3~48个月,动脉瘤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PCoA镜像动脉瘤效果显著,将PCoA镜像动脉瘤分为Ⅰ型和Ⅱ型,有助于判断出血的责任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患者Hunt-Hess分级及周身状况等选择一期或二期手术,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应用无牵拉脉冲式冲水技术超早期显微手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63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无牵拉脉冲式冲水技术超早期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并联合脑室外引流及颅内压监测为治疗方案,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O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手术时间(178±20)min,术中出血量(85±20)mL,血肿清除率(90±5)%,再出血2例(3.2%),术后1个月内死亡4例(6.3%)。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30例(47.6%),中度残疾18例(28.6%),重度残疾5例(7.9%),植物生存4例(6.5%),死亡6例(9.5%),脑积水发生7例(11.1%)。结论应用无牵拉脉冲式冲水技术超早期显微手术清除血肿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可迅速解除梗阻性脑积水及脑干受压,且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同时行颅内压监测,可改善预后,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总结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恶性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12例病人共进行19次手术,其中1次手术7例,2次手术4例,4次手术1例。术后行普通放疗7例,适形放疗1例,2次伽玛刀治疗1例。结果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Ⅰ级8例,Ⅱ级2例,Ⅲ级2例。7例病人随访1个月-10年,均复发。结论恶性脑膜瘤是颅内较少见肿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8.
脑室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常为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等原发病破入脑室所致,即继发性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常见病因有动静脉畸形、烟雾病等。脑室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自2001年以来.我院用YL-I型穿刺针穿刺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共18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总结三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右侧3例,左侧4例,肿瘤最大径<3cm3例,采用顶间沟入路;≥3 cm 4例,采用顶上小叶皮质入路.结果 全部病例均达到Simpson Ⅰ级切除.术后并发脑室内少量出血2例,经脑室引流后好转.术前视野缺损1例,术后无明显好转;术后出现视野缺损2例,半年后好转.对侧肢体轻度偏瘫1例,术前感觉性失语1例,手术后好转.7例病人随访半年,均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切除效果有赖于详细的术前评估、手术入路的选择、微创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