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血脑屏障损伤标志物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4例[男性46例、女性38例,年龄19~76(54.05±13.70)岁]。将发生SAE作为观察组(38例),不发生SAE作为对照组(46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天检测血清闭锁蛋白(Occludin)、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兴奋性氨基酸(EAA)的水平,并行脑部CT灌注成像,计算感兴趣区(ROI)的脑血流量(rCBF)、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rMTT),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及CT灌注成像结果。组间、组内比较均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SAE发生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变量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脑病的临床价值。 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1、3天rCBF分别为(45.63±16.56)、(34.83±15.64) mL·100 g−1·min−1,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3.61±16.61)、(56.34±15.74) mL·100 g−1·min−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5、8.003,均P=0.000);第1、3天rCBV分别为(2.04±0.95)、(1.59±0.86) mL/100 g,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53±1.04)、(2.06±1.04) mL/100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4、2.240,均P=0.028);第3天rMTT为(3.92±0.93) s,高于对照组的(3.43±1.04) s,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4,P=0.027)。入院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血清Occludin、NOS、NSE、S100β、GFAP、EAA水平分别为(128.37±15.61) ng/L、(56.04±10.54) U/mL、(23.03±4.96) mg/L、(0.39±0.05) μg/L、(125.39±37.83) ng/L、(5.88±2.63) μmol/L,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15.21±12.56) ng/L、(51.67±11.30) U/mL、(20.43±3.34) mg/L、(0.35±0.06) μg/L、(82.67±16.55) ng/L、(4.73±1.05) μmol/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2、2.379、2.858、5.732、10.351、2.718,P=0.000、0.020、0.005、0.000、0.000、0.00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AE的发生与入院后第3天的rCBF(95%CI: 0.629~1.006,r=−0.624,P=0.037)、rCBV(95%CI: 0.010~1.174,r=−0.709,P=0.040)呈负相关;与第3天的Occludin(95%CI: 1.011~1.553,r=0.722,P=0.039)、GFAP(95%CI: 1.005~1.154,r=0.688,P=0.035)水平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入院后第3天rCBF+rCBV+Occludin+GFAP 联合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9。 结论 脓毒症患者早期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神经元损伤,CT灌注成像联合血脑屏障损伤标志物检测对SA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综合征(PN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活化及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PN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活化及调节性T细胞,并与正常人及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比较。结果PNS组与正常组比较:CD3+、CD4+T细胞、调节性T细胞及CD4+/CD8+显著降低(P<0.05~0.01);总活化性T细胞及活化性CD4+T细胞升高(均P<0.01)。PNS组与SCLC组比较:总活化性T细胞及活化性CD4+T细胞显著升高(均P<0.01);调节性T细胞显著减低(P<0.01)。结论PNS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及CD4+/CD8+降低,活化T细胞增多及调节性T细胞减少。提示其细胞免疫功能总体处于低下状态;并有T细胞过度激活及调节性T细胞所介导的免疫抑制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3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易自发由阵发性向持续性乃至永久性发展,即房颤自稳现象,而心房电重构是房颤自稳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心房电生理改变.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mall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 channels,SK通道)是近年发现的广泛分布于心肌细胞中的离子通道,具有对胞内钙离子高敏感性的特点.SK通道在心房肌细胞的电重构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促进房颤自稳并致使房颤持久化的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旨在通过综述近年相关研究,总结SK通道促房颤自稳性的机制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心脏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心脏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30例和丙泊酚组(P组)30例,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 μg/(kg·h)+舒芬太尼0.15 μg/(kg·h),P组给予丙泊酚1.2~3.0 mg/(kg·h)+舒芬太尼0.15μg/(kg·h).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70~85、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2~-3分为镇静目标.分别于术前(T1)、心肺转流(CPB)结束后2 h(T2)、术后4 h(T3)和术后12 h (T4)测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的BIS值、RASS评分以及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心动过缓、躁动或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镇静后的BIS值与R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静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存在差异,MAP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T2时间点,P组的MAP小于D组(P<0.05);在T3、T4时间点,D组心指数(CI)高于P组(P<0.05,P<0.01).在T2、T3、T4时间点,P组的动脉血乳酸含量较D组升高明显(P<0.05,P<0.01).两组间T1~T4各时点的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搏输出量(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AP下降、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静过程中躁动及谵妄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 两组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的镇静效果.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其用于术后镇静可降低躁动或谵妄的发生率.右美托咪定更适合用于心脏瓣膜术后镇静.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海南省三甲医院2011年产妇剖宫产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剖宫产的非医学因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海南省两家三甲医院2011年住院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住院分娩产妇781例,剖宫产例数580人,剖宫产率为74.26%。2高龄产妇组与非高龄产妇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589,P=0.003);首次分娩组与非首次分娩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1.691,P<0.001)。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产妇(OR=2.059)、首次分娩(OR=4.167)、新生儿为男孩(OR=1.577)的剖宫产率均较高,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剖宫产的非医学因素为高龄产妇、首次分娩和新生儿性别,加强孕妇产前心理辅导、相关生产知识教育和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以减少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恶性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血液中前降钙素(PCT)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8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加用ω-3PUFA,疗程为5d.对照组病人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1、2和6天血清PCT水平. 结果:治疗组病人术后第2和第6天血清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ω-3PUFA能明显降低恶性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血液中PCT水平,并能有效地减轻术后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31例宫颈癌病人的CT灌注成像数据及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n=22,70.97%)和无效组(n=9,29.03%)。对两组病人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渗透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结果治疗有效组中BF、BV、渗透性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BV、渗透性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呈正相关(r=0.290,P=0.020;r=0.364,P=0.003;r=0.565,P=0.000)。FIGO分期、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肿瘤最大直径均不影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P0.05)。渗透性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对其有良好的预测价值(AUC=0.897,P=0.000;95%CI:0.774~0.992)。结论 CT灌注成像有助于准确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 on the outcom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Methods One hundred and one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out HT,hemorrhagic infarction (HI),and parenchymal hematoma (PH) according to the CT and/or MRI findings.The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at 3 months after onset,and the good outcome was defined as mRS ≤ 2.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predictors of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Results There were 53 patients without HT,44 HI,and 4 PH,respectively in 101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HI (OR =0.07,95% CI0.01-0.30;P <0.001),<65 years (OR =52.94,95% CI9.12-307.27;P<0.001),and NIHSS score < 15 (OR= 0.63,95% CI 0.50-0.78;P<0.001) were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good outcom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Conclusions HI is one of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good outcome at 3 months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相似文献   
39.
二尖瓣反流经导管介入微创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微创及介入治疗技术在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中不断发展,心脏瓣膜病治疗的适应证逐渐扩大,尤其在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领域,各项实验技术成果在动物及临床实验当中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二尖瓣反流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新进展,并针对当前研究热点,重点对有关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胸部X线片、多排螺旋CT(MSC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PLAM的临床和胸部X线片、MSCT表现,并复习文献进行分析。结果PLAM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4例),咳嗽、咳痰(2例),咯血(2例),反复出现的气胸(2例)和乳糜胸(1例)等。胸部X线片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分布的网状阴影(2例)、蜂窝状透亮区(1例)、气胸(2例)和胸腔积液(1例)等;MSCT特征性表现:2例见双肺弥漫性分布、大小不一、薄壁、囊状透亮区,囊腔直径3-15mm。1例广泛性囊变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并胸膜增厚、粘连,确诊后3个月死亡。余症状缓解出院。结论PLAM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间质病变,胸部X线片表现缺乏特征;MSCT特征性表现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