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阻滞性和非阻滞性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的特点.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单相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且1月内未服用药物的28名抑郁症患者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阻滞因子得分,分为阻滞组(n=14)和非阻滞组(n=14),并与15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3组均进行PSG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阻滞组和非阻滞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下降(t=-2.32,-2.17;t=-2.34,-2.16),睡眠潜伏期延长(t=2.87,2.93),觉醒时间、觉醒次数、觉睡比增加(t=2.97,2.84,3.02;t=2.85,2.80,2.98),S1百分比、快眼动睡眠(REM)百分比均增加(t=2.23,2.16;t=2.19,2.08),慢波睡眠比例降低(t=-2.44,-2.36),REM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缩短(t=-2.21,-2.56;t=-2.52,-2.48),REM活动度、强度增加(t=2.73,2.76;t=2.28,2.5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阻滞组REM密度[(170±24.8)μ/min]高于非阻滞组[(145±21.8)μ/min]和对照组[(122±19.4)μ/min,t=2.36,2.75,P<0.05).结论 阻滞性和非阻滞性抑郁症PSG都呈现出异常表现,阻滞症状越突出,REM密度可能越高.阻滞性与非阻滞性抑郁症之间PSG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三级战备状态对官兵心理、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心理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进入三级战备状态的某摩步营189名官兵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战备期间2组进行统一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组增加心理行为干预.在进入三级战备状态当天(战备前)和结束次日(战备后),2组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皮质醇(COR)和醛固酮(ALD)含量测定.结果 研究组战备后SDS总分(42.1±9.3)分、SAS总分(43.8±7.2)分、MDA(2.6±0.51)μmol/L、COR(252.5±52.4)ng/ml、ALD(97.5±24.4)pg/ml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21.2±6.4)分和SOD(1551±354)U/gHb高于对照组(均P<0.01或0.05).对照组战备后SDS总分(49.2±10.3)分、SAS总分(50.6±10.2)分、MDA(2.9±0.35)μmol/L、COR(333.8±62.6)ng/ml、ALD(123.8±29.6)pg/ml高于战备前,积极应对(18.2±5.4)分和SOD(1302±352)U/gHb低于战备前(均P<0.01).SDS、SAS总分与SOD显著负相关(r=-0.142、-0.119,P<0.01或0.05),与COR、ALD显著正相关(r=0.156,0.151,0.159,0.156,P<0.01或0.05);SCSQ的积极应对分与SOD显著正相关(r=0.141,P<0.01),与COR和ALD显著负相关(r=-0.152,-0.155,P<0.01).结论 三级战备状态下官兵产生了明显的心身应激反应,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73.
<正>护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医疗救治体系中承担着大量重要的工作。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影响到护士的心理健康[1,2]。因此,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关于改善护士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有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丘脑神经生物化学代谢物质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的变化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对经利培酮口服治疗8周有效的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检测前额叶和丘脑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复合物(Cr),完成NAA/Cr值、Cho/Cr值的计算;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P300分别评估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结果 (1)患者治疗前后1H-MRS各代谢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300靶刺激中P2(Pz)、N2(Cz)、P3(Cz、Pz)潜伏期缩短,P2(Pz)、P3(Cz、Pz)、P4(Pz)波幅升高(P<0.05);非靶刺激中P2(Pz)潜伏期缩短,P2(Cz、Pz)波幅升高(P<0.05)。(2)治疗前后左侧前额叶NAA/Cr值变化值与P300中靶刺激P2(Pz)、N2(Cz)、P3(Cz、Pz)潜伏期变化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37、-0.32、-0.35、-0.34,P<0.05),与靶刺激P2(Pz)、P3(Cz、Pz)、P4(Pz)及非靶刺激P2(Cz、Pz)波幅变化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0.32、0.36、0.33、0.31、0.35,P<0.05);右侧前额叶NAA/Cr值变化值与靶刺激P2(Pz)、N2(Cz)、P3(Pz)潜伏期变化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32、-0.33、-0.36,P<0.05),与靶刺激P2(Pz)、P3(Pz)及非靶刺激P2(Pz)波幅变化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0.34、0.32,P<0.05);左侧丘脑NAA/Cr值变化值与靶刺激P2(Pz)、N2(Cz)潜伏期变化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31、-0.33,P<0.05),与靶刺激P2(Pz)、P3(Cz、Pz)及非靶刺激P2(Pz)波幅变化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0.34、0.33、0.35,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有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P300变化较NAA变化更显著,脑质子波谱变化与P300变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41例以难治性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0),分别给予20次10Hz左侧前额叶背外侧rTMS真刺激和伪刺激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临床症状,采用治疗中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性症状评分减分值为3.7±1.4,高于对照组的1.5±1.1(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2.4%,高于对照组的20.0%(P〈0.05)。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0Hz左侧前额叶rTMS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维和官兵心理健康变化特点及心理行为干预效果。方法:将84名赴苏丹维和官兵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名,维和前对研究组进行为期2个月的心理行为干预,维和期间进行太极拳训练。采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评估系统(CMMHS)分别于维和前、后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同时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和皮质醇(COR)水平测定。结果:研究组维和后CMMHS总分及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和神经衰弱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对照组CMMHS总分及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和神经衰弱因子分均明显高于维和前(P〈0.05或P〈0.01)。研究组维和后P2、N2和P3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2、N2和P3波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维和后血清TT3水平(1.75±0.30)nmol/L和TT4水平(98.56±18.49)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99±0.33)nmol/L和(106.15±20.22)nmol/L(P均〈0.05);对照组TT3水平高于维和前(P〈0.05),两组COR水平均明显高于维和前(P均〈0.01)。结论:维和行动对官兵的心身健康和认知功能影响明显,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官兵的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入伍新兵精神疾病的患病率、疾病种类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线索调查、问卷筛选和诊断晤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战区2006-12入伍集训的×××××名新兵进行调查。结果检出各类精神疾病共××例,总检出率(患病率)为1.59‰。新兵精神疾病以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最多,共15例(22.06%),其次为精神分裂症14例(20.59%),再次为癔症12例(17.65%)。带病入伍者占73.58%,入伍后新发病者占26.42%。结论征兵体检中增加的心理卫生检测项目受很多主客观因素影响,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将精神疾病完全筛查出来;因此开展新兵精神疾病监测,在集训期内把患有精神疾病者作退兵处理,是提高兵员质量的有效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不同疗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丘脑神经生化代谢物质的变化特点,及神经生化代谢物质与疗效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方法对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的1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多体素1H-MRS检测前额叶和丘脑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复合物(Cr),计算NAA/Cr值、Cho/Cr值;运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评估认知功能。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以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根据PANSS减分率分为有效组(≥50%)、改善组(20%~49%)和无效组(<20%),比较不同疗效组上述脑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有效组(n=79)、改善组(n=71)和无效组(n=21)的左侧前额叶NAA/Cr变化值分别为(0.054±0.019)、(0.047±0.017)和(0.037±0.014),前者高于后两者,改善组高于无效组(P<0.05或P<0.01);有效组左、右侧丘脑NAA/Cr变化值均高于无效组(P均小于0.01)。左侧前额叶、左侧和右侧丘脑NAA/Cr变化值均与PANSS减分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0.38、0.41,P均小于0.01)。左侧前额叶NAA/Cr变化值与靶刺激P2、P3潜伏期变化值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37,-0.33,P<0.01或P<0.05),与靶刺激P2、P3及非靶刺激P2波幅变化值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0.38,0.36,P<0.01);左侧丘脑NAA/Cr变化值与靶刺激P2潜伏期变化值成负相关(r=-0.30,P<0.05),与靶刺激P2及非靶刺激P2波幅变化值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0.35,P<0.01);右侧前额叶、右侧丘脑NAA/Cr变化值与靶刺激P2潜伏期变化值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34,P<0.05),与波幅变化值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0.32,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前额叶和左侧丘脑NAA/Cr值变化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相关,与认知功能变化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太极拳训练对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太极拳训练.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康复效果.结果 训练前2组PANSS、SDSS、NOSIE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研究组PANSS量表的总分[训练前(41.3±7.8)分,训练后(36.4±6.2)分,t =2.039]、阴性、反应缺乏及抑郁因子分明显降低(P<0.05),NOSIE量表的迟缓、抑郁、总消极因素因子分[训练前(32.60±12.51)分,训练后(20.88±13.47)分,t =2.134]明显降低(P<0.05),SDSS量表的总分[训练前(18.9±6.1)分,训练后(11.5±6.2)分,t =4.695]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PANSS量表的抑郁因子分[训练前(5.7±1.5)分,训练后(6.3±1.4)分,t =2.287]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太极拳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改善阴性症状的效果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80.
钩束是连接额叶与颞叶之间、额叶和颞顶部语言区之间的白质纤维。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根据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特性来检测白质纤维结构的异常改变。现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钧束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