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16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7篇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目的 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痛觉诱发电位的特点,评估其痛觉通路的传导.方法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60例,取卧位,应用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刺激器,直径27 mm(面积573 mm2),加热速度70℃/s.于54.5℃应用可调节脉冲,刺激部位为手背、前臂的掌侧面、第7颈椎棘突处(C7).记录仪器:Keypoint.net仪器.记录点为Cz和Pz.同时进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记录其波形及潜伏期.并对6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相应研究.结果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波形无异常,潜伏期分别为:手背刺激(561.2±28.6)ms,前臂掌侧刺激(540.1±39.2)ms,C7刺激(512.7±31.4)ms,与健康对照组[(558.7±30.2)、(536.6±23.5)、(501.8±26.0)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23、4.51、3.74,P>0.05).其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波间期均正常.结论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正常,提示其痛觉通路正常.  相似文献   
32.
颈性眩晕——神经科医师的旧识新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眩晕是一种临床症状,它不仅涉及神经内科,而且更多地涉及到神经耳科。眩晕最常见的病因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与颈椎疾病有关的眩晕,我们称之为颈性眩晕。在这里,我们对颈性眩晕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害(MC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10-2004-10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三医院289例就诊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定,对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仪(PSG)检查,确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171例,MCI患者31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MCI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腔隙性脑梗死、TIA发作、OSAS史与MCI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OR:0.27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OR:3.462)、吸烟史(OR:2.963)、重度OSAS(OR:1.346)是青中年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吸烟史、TIA史、OSAS是青中年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4.
第17届世界神经病学大会肌萎缩侧索硬化专题纪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 17届世界神经病学大会于 2 0 0 1年 6月 17~ 2 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 ,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 6 0 0 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包括台湾、香港地区的中国代表数十人参会。会议共收到论文近 2 0 0 0篇 ,内容涵盖了神经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所有方面。其中有关肌萎缩侧索硬化 (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及其相关专题的论文约 12 0余篇 ,现仅就该专题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一、ALS基础研究方面神经变性疾病作为一类疾病 ,其易患性通常认为与环境因素、氧化损伤以及遗传异常三方面有关。Brown等 …  相似文献   
35.
36.
胫骨上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是小腿的严重损伤,属Gustilo ⅢC型骨折,常合并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损伤及小腿肌肉的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37.
睡眠习惯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沈扬  樊东升  傅瑜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018-6019
目的:研究发现具有异常睡眠持续时间的个体有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中国人群睡眠习惯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和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病房收治的247例脑梗死、225例脑出血及286例非脑血管病对照的睡眠习惯,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经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体育锻炼等混杂因素后可见:①睡眠时间&;gt;8h致脑梗死发病危险性显著增加(OR=3.78,95%CI:2.35—6.10);而与脑出血无显著相关。②失眠及午睡情况与脑梗死和脑出血均无显著相关。③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对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病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结论:睡眠时间延长与中国人群脑梗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分布规律。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 ,对 2 5 2名中国汉族正常人的VEGF基因SNPs进行检测 ,并与文献报道的欧洲白人数据进行比较。结果VEGF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位点C2 5 78A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中 ,CC为 48 8%、CA为 46 0 %、AA为 5 2 % ;C等位基因频率为71 8% ,A等位基因频率为 2 8 2 %。与欧洲白人相比较 ,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中国汉族人群VEGF基因SNPs与欧洲白人显著不同 ,中国人低VEGF表达的 2 5 78A/A纯合子明显少于欧洲白人。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比较一次性持续鼻饲和间断鼻饲对脑卒中后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9/2005-0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需鼻饲的患者68例,按照来诊日期分为2组:①持续鼻饲组(n=31):采用肠内营养乳液1000mL及温水1000mL混合后缓慢胃管内滴注,约5~7h滴完。②间断鼻饲组(n=37):采用肠内营养乳液250mL每6h1次及温水250mL每6h1次间断鼻饲,鼻饲时采用注射器胃管内推注,约15~20min推完。所有患者每12h均予雷尼替丁100mg静脉注射预防应激性溃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总的消化道出血率及严重消化道出血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8例进入结果分析。①总的消化道出血率:持续鼻饲组高于间断鼻饲组(26%,5%,P<0.05)。②严重消化道出血率:持续鼻饲组高于间断鼻饲组(16%,0,P<0.05)。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持续鼻饲组和间断鼻饲组无差异(8.06±1.88,8.27±1.95,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需鼻饲的患者,持续鼻饲比间断鼻饲更易造成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虽然持续鼻饲可节约人力成本,但易对患者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健康个体进行经颅电刺激咀嚼肌诱发电位的研究,建立评估皮质脑干束的检查方法。方法:对5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经颅电刺激,在双侧咀嚼肌同时接受,分别记录同侧的根运动诱发电位(root motor evoked potential,R-MEP)和对侧的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ortic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C-MEP)的潜伏期、波幅。结果:R-MEP的潜伏期为(3.55&;#177;0.44)ms,波幅为(3.49&;#177;2.73)mV;C-MEP的潜期为(5.83&;#177;1.40)ms.波幅为(563.84&;#177;525.07)μV.C-MEP的潜伏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gt;0.1)。结论:C-MEP是一种非创伤性评估皮质脑干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