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iR-133b的表达水平与其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65例,根据癌组织中miR-133b表达水平将其分为高表达组(n=25)和低表达组(n=40),采用茎环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tem-loop real-time,RT-PCR)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 mi R-133b的表达水平,随访5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化疗效果、5年存活情况.结果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iR-133b的表达量(U6标准化后的) 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患者化疗有效率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0.5~5年,平均随访时间3.86年,最终有45例存活5年以上,高表达组患者5年存活率(88.00%)高于低表达组(5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iR-133b水平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iR-133b呈明显低表达,且与术后化疗敏感性、预后有密切关系,有可能作为预测化疗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9例胆管癌手术标本和同时随机选取其中经HE 染色、病理组织检查确定为癌旁组织26 例的Hpa 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pa 在59 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48 例,阳性表达率为81.3豫,TNM 分期玉期+域期、芋期+郁期阳性率分别为77.8%、87.0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癌旁组织中有3 例表达弱阳性,阳性率表达率为11.5豫。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认为,Hpa 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0.002)。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Hpa 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Hpa 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SR)在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接受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共43枚肌瘤),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6个月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计算病灶SR。依据治疗后6个月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将43个瘤体分为完全灭活组及部分灭活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R。结果 43个瘤体中,完全灭活组24个瘤体,部分灭活组19个瘤体。完全灭活组治疗前及治疗1、6个月病灶SR分别为2.61±1.48、2.57±1.79、3.32±1.62,部分灭活组分别为1.30±0.57、1.25±0.60、1.82±0.65;两组各时点SR相比,P均<0.05;同组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均<0.01。术后1个月SR诊断临界值为1.69时,判断瘤体完全灭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89.5%、85.5%;术后6个月SR诊断临界值为2.085时,判断瘤体完全灭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84.2%、92.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SR能较为客观地反映病灶硬度,在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评价中应用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探讨miR-181a-5p、miR-126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活动期IB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IBD类型分为溃疡性肠炎(UC)组(60例)和克罗恩病(CD)组(40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0名健...  相似文献   
145.
锁骨远端损伤主要包括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损伤类型.单纯的锁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10%,肩锁关节脱位为常见的关节创伤,约占所有关节脱位的4.4% [1].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分析经楔前叶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病变的方法及预后。方法 以2017-01—2022-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顶枕开颅经楔前叶入路的20例侧脑室三角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病变全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18例为脑膜瘤,1例为动静脉畸形),1例次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脑梗死。结果 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部分性感觉性失语(失认),经治疗后逐渐好转;1例术后继发癫痫发作,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抗癫痫治疗,控制良好;1例术后颅内感染,抗感染治疗后康复出院,其余患者均无肢体肌力下降、感觉减退、失语或偏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4~12个月,复查头颅增强磁共振未见肿瘤复发或快速生长,所有患者均回归正常生活、工作。结论 经楔前叶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病变具有微创、直接暴露肿瘤供血动脉、视野清晰等优点,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胆石片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26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外科手术治疗组和手术联合药物组,各63例.外科手术治疗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手术联合药物组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胆石片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 手术联合药物组手术出血、手术时间与外科手术治...  相似文献   
148.
患者男,85岁.因呃逆1个月并自觉进食时偶有吞咽困难入院.患者半年前体检行颈部彩超发现颈部肿物,未处理.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呃逆症状,呃逆频率及持续时间逐渐加重.入院后颈部彩超示:甲状腺左叶大小约6.80 cm×3.20 cm×2.50 cm,其内可见4.40 cm×2.80 cm×2.50 cm肿物,边界模糊,内呈囊实混合回声伴数个强回声点,肿物延伸至胸骨后,CDFI可检出丰富血流信号,甲状腺右叶未见明显异常,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颈部正侧位平片提示:胸3水平气管受压明显右移,管腔变窄.诊断为"甲状腺腺瘤"予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物位于左叶甲状腺下极,质软,界清,实性,大小约4.50 cm×3.00 cm×2.50 cm,气管受压并推向右侧,未见明显狭窄及软化,行左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石蜡病理回报甲状腺腺瘤.术后恢复好,呃逆症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CC)根治术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淋巴结检出数目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行ICC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5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59岁,年龄范围为45~72岁。57例患者中,36例术中采用整块融合淋巴结清扫方式,设为观察组;21例术中采用常规淋巴结清扫方式,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术后并发症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出院后每6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术中情况: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肝段切除数(<3段、≥3段)分别为(218±53)min,(266±24)mL,(21±9)min,5、31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07±45)min,(270±23)mL,(19±8)min,2、19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30,0.774,0.590,χ2=0.004,P>0.05)。(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阳性淋巴结百分比分别为(11±3)枚、16.58%(66/398),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2)枚、6.80%(7/103),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54,2.148,P<0.05)。(3)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者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Ⅲ~Ⅴ级并发症,胆汁漏,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胃瘫分别为35、1例,6例,1例,8例,0;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9、2例,3例,1例,1例,2例,两组患者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情况,胆汁漏,切口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6,0.000,1.870,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胃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情况:57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5~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6个月(8~42个月)、66.7%;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3个月(5~39个月)、38.1%,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53,χ2=5.317,P<0.05)。结论ICC根治术采取整块融合淋巴结清扫有利于增加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单纯应用吉西他滨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5%,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