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通过对 136例脑动静脉畸形 (AVM)治疗分析 ,探讨脑 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放射外科及联合治疗的选择。方法 以 Spetzler- Martin分级系统对脑 AVM分级。显微手术切除 78例 ;单纯栓塞 17例 ;栓塞加手术 6例 ;X-刀放射治疗 33例 ;栓塞加 X-刀治疗 2例 ,均位于基底节区。结果 脑 AVM直接手术组复查AVM76例全部消失 ;单纯栓塞组完全栓塞 4例 ,大部分栓塞 (栓塞范围 >80 % ) 4例 ,部分栓塞 (栓塞范围 >30 %~5 0 % ) 9例 ;栓塞加手术组 1例 IV级 AVM有残余 ;X-刀治疗组及栓塞加 X-刀治疗组 35例中 3年随访间见 2 7例血管团消失 ,8例血管染色变淡 ,2例有新的神经功能缺失 ,3例癫痫发作。全组病例随访 6~ 36个月 ,GOS预后评分良好率 81.2 % ,2例单纯栓塞患者因再出血死亡。结论 脑 AVM的显微外科切除是治疗其主要方法 ,对于 IV级、V级 AVM,栓塞与手术结合是最佳方案 ,放射治疗适于小型和功能区难以切除的病例。综合利弊合理地运用手术、栓塞、放射治疗及联合治疗是提高脑 AVM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方法与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3年1月~2003年4月69例贲门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除有广泛转移者外,分别给予肿瘤切除和消化道重建术。结果肿瘤切除率为71%。获得随访20例,3年存活率为45%,5年存活率为30%。结论贲门癌由于部位的特殊性,诊断较晚,病理学上多为恶性程度高的低分化弥漫型腺癌。早期诊断正确和的肿瘤切除方法,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使用直线切割吻合器对肺大疱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49例行肺大疱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使用胸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进行肺大疱切除,对照组24例使用传统腹腔镜进行肺大疱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9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使用直线切割吻合器行肺大疱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损伤较小、恢复较快、术后漏气较少等特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2009年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右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者1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者32例,横结肠并发肠梗阻者7例,直肠癌并发肠梗阻者11例,其中,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者10例,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者12例,行Hartmann造口者23例(其中19例行二期吻合),行Miles术者8例,行Dixon术者4例,肿瘤无法切除行结肠造口者3例。本组60例患者中,57例(95.0%)痊愈或好转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18.3%),死亡3例(5.0%)。结论: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应尽早选择手术,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外伤的抢救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 105例患者痊愈96例(91.4%),死亡9例,死亡率为8.6%。结论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抢救,应准确判断病情,及时处理创伤,严密监测,给予有效的后期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患者中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PCa)的预测模型,并初步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6例PSA灰区且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9例患者作为建模集,以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57例患者作为验证集,并根据不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将建模集和验证集患者各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分别为40、47例)和PCa组(分别为9、10例),比较各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下尿路症状(LUTS)、直肠指检结节、PSA、游离PSA(fPSA)、fPSA/总PSA(fPSA/tPSA)、前列腺体积、PSA密度(PSAD)、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等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进行数据选择,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结果 预测因子包括年龄、BMI、PSAD、PI-RADS v2评分、LUTS和fPSA/tPSA,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168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按照患者及家属知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观察组行LC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5.927,P0.01)。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可首先考虑LC+LCBDE;对手术失败者,肝胆管结石较多且大部分位于Ⅱ级胆管以上者,术前评估手术难度大、取石时间长者,胆总管直径1.0 cm者应直接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随年龄的增长健康老年人及老年高血压(EH)患者血浆内皮素(ET)、心房钠尿肽(AN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血管活性肽的变化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放射免疫方法检测96例健康老年人和104倒老年高血压患者ET、ANP,CGRP浓度,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心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EF斜率(EFV)。结果 (1)健康老人ANP、CGRP和左室收缩功能FS、LVEF随年龄的增长无明显变化(P〉0.05),ET和左室舒张功能EFV则随年龄的增长轻度下降(P〉0.05);(2)老年高血压患者ANP及ET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5),而CGRP则明显降低(P〈0.01)。FS、LVEF及EFV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5);(3)健康老人CGRP与ANP、ET,在71岁以上老人呈负性相关(P〈0.05),老年EH患者CGRP与ANP、ET呈正相关(P〈0.01)。结论 老年EH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左室舒张功能降低与ET、ANP的活性增高、CGRP活性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无菌性炎症。病原学分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此病需要排除性诊断和病理检查。本文介绍1例患者的诊治经验,复习近10年的国内外文献,总结了肥厚性硬脑膜炎的各种治疗方案,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HCP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6例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6例患者中治疗成功315例,一次碎石成功率为86.1%(其中上段为81.8%,中下段为93.4%);31例患者放置内支架管后再行体外冲击波治疗(ESWL);12例患者因输尿管狭窄,扭曲而改为开放手术.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效果确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结石较为满意的手术方法,而且中、下段结石疗效明显优于上段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