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8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39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利用XbaⅠ限制性内切酶、墨迹杂交对24例正常人及35例NIDDM患者的白细胞基因组DNAGT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了X_1 5.4kb、X_2 5.0kb 两个多态性的片段。统计学处理表明X_1、X_2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正常人及NIDDM 患者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因而此多态性尚不能作为NIDDM 患者的遗传标志,提示GT 基因和NIDDM 之间可能没有关联。 相似文献
53.
DNA探针诊断间日疟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间日疟原虫特异的0.24kb DNA探针用点杂交试验出现阳性反应的部分恶性疟患者血样和现场镜检阴性的发热病人血样用Southern blotting法加以甄别。结果显示,点杂交阳性反应者本试验亦呈阳性反应。证实在部分恶性疟患者及镜检阴性的发热病人中可能同时感染间日疟原虫。2份点杂交可疑阳性的上海献血员血样,本试验呈阴性。 相似文献
54.
应用完整的DMDcDNA探针,从人YAC基因文库中筛选并Southern杂交鉴定5个YAC-DMD克隆,其分子量分别为900kb,800kb,650kb,450kb和450kb。这些克隆是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特定区域DNA用之不竭的源泉,为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结构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5.
56.
用DMDcDNA8探针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基因的YAC克隆的cosmid亚克隆库中筛选到9个阳性cosmid克隆,Southern杂交鉴定cosmidC0461含DMD基因的第51号外显子,将该cosmid亚克隆于pVC118中,获得含DMD基因第50和51号内含子的3.1kb-HindⅢ片段的亚克隆,将亚克隆的插入片段分别用Sau3AⅡ完全和部分酶切克隆于pUC118中,Sanger法双链测序测出质粒克隆的序列并重叠所测出的序列,确定该片段的长度为3179bp。与Speer测出的该段序列(3159bp)比较相差20bp,有33处不同。并发现有重复顺序存在,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重组并可能导致第51号外显子的缺失。 相似文献
57.
58.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离8种念珠菌染色体DNA并进行Southern转印,以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全染色体DNA做探针与PFGE转移膜进行杂交。结果表明,除白念珠菌与近平滑念珠菌间基因同源性较高外,其余各念珠菌间DNA同源性并非如以前认为的那样高,而且同源序列几乎均位于rDNA所在的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59.
摘要 目的 了解ICU手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2 h后目标菌鲍曼不动杆菌存在情况,查找物体表面消毒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运用拭子培养或琼脂直接接触培养(RODCA)方法,对手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共采集标本83份,合格56份,合格率67.47%;监测出目标菌鲍曼不动杆菌2株,1株存在于治疗车上,1株存在于医生办公室门把手上,2株均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某出院患者痰液中检出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相同的抗菌谱。结论 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增加消毒频次。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