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结合无创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可行性。方法选取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术后使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进行无创颅内压监测,分析其治疗后的压力变化及疗效。结果术后存活53例,存活率96.3%,死亡2例。存活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7例,Ⅱ级29例,Ⅲ级12例,Ⅳ级3例,Ⅴ级2例。术后ICP在24~48h内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结合无创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病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输注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及免疫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P组诱导药物为丙泊酚200mg/20ml,1.5~2mg/kg;E组为依托咪酯20mg/10ml,0.2~0.3mg/kg。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2ml,3~5μg/kg和顺式阿曲库铵20mg/支,0.1mg/kg。麻醉维持期间E组静脉持续输注依托咪酯0.4~0.6mg(/kg·h),P组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4~6mg(/kg·h)。于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1h(T1)、术毕(T2)、术后6h(T3)及术后24h(T4)测定血糖、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含量的变化,并记录T0、麻醉诱导后(Ta)、插管后(Tb)、T1及T2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与各自T0时的血糖比较,T1及T2时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1及T2时P组血糖较E组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各自T0时的肾上腺素比较,T1、T2及T3时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质醇与各自T0时比较,E组皮质醇在T1、T2及T3时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与各自T0时比较,P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Ta及Tb时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期间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心率无显著变化且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持续静脉输注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的血糖、肾上腺素、皮质醇及免疫应激反应影响均较小,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的静脉麻醉维持。  相似文献   
53.
远外侧经髁入路解剖标志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的解剖标志进行观测,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模拟临床手术过程,在显微镜下对15例成年国人灌注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结果椎动脉从寰椎横突孔穿出后进入枕下三角内,走行在寰椎侧块的椎动脉沟内,被寰椎后弓的骨膜紧密包绕,覆盖丰富的椎静脉丛;颈静脉结节和枕髁阻碍了脑桥延髓腹侧的术野。结论游离椎动脉会增加出血和创伤的风险,一般情况下不予采用。颈静脉结节和枕髁的磨除有利于增大操作空间和视野,是否磨髁及其磨髁的多少应根据病变的性质和位置来决定,磨除颈静脉结节时勿损伤后组脑神经,术中均需行脑神经监测。  相似文献   
54.
枕下远外侧入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斜坡和枕大孔前缘的病变,长期以来一直是神经外科具有挑战性的前沿课题。由于周围毗邻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风险高,对神经外科医生形成挑战,枕下远外侧入路是其中较为理想的入路之一,它适宜于颅颈交界区的多种病变,到达上述区域路径短,可较好地辨认与保护椎动脉,并可根据需要磨除更多的枕髁周围的骨性结构,增加术野。  相似文献   
55.
重型颅脑损伤后缄默症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缄默症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呶2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缄默症患者,均于脑外伤后24 h到10 d内行常规MR成像、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分析发生部位与缄默的相关性.结果 23例缄默症中,发现病灶203个,依次为大脑半球皮层下脑白质区占56.7%;基底节占5.4%;胼胝体占25.1%,丘脑占6.4%;脑干占2.5%,小脑占3.9%.症状多于2~3周后恢复.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后缄默症与胼胝体损伤或齿状核-丘脑-皮质通路有关,持续时间在2周左右,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入视神经损伤(ONI)的SD大鼠玻璃体下腔后在视网膜内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情况,为进一步探索NSC移植治疗视神经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NSC,其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分析BDNF含量。取34只SD大鼠,其中4只作为正常对照,另外30只制作成右眼ONI模型并随机等分为N组和P组。ONI术后随即向N组大鼠右眼玻璃体下腔注入定量NSC,P组注入等量PBS,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正常大鼠视网膜及N组、P组大鼠术后第3天、1周、2周、3周、4周时视网膜BDNFmRNA的表达水平,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视网膜内可见BDNF表达;N组与P组大鼠视网膜内表达BDNF的量除第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时间段N组均高于P组。结论NSC能促使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高表达BDNF,NSC移植治疗视神经损伤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脑出血头痛与血压的关系。方法:脑出血147例,按有无头病症状分为头痛组和无头痛组,并对有高血压病史、病后血压升高、两者皆有、两者皆无等四个类型给予对照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后约1/3无头痛。脑出血后血压升高与病后头痛无关,与临床表现有关,临床表现越重,血压升高越显著。结论:脑出血后头痛与血压升高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早期症状,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仅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经内镜下颞下锁孔入路至上岩斜区和鞍上区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运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方法 对10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尸头,模拟颞下锁孔入路,分别在显微镜下和内镜下观察鞍上区和上岩斜区的显露结构和范围. 结果 (1)在不磨除颧弓上缘的情况下,内镜的引入使得颞下锁孔入路对该区域的暴露更为完全,可同时显露对侧的解剖结构,清晰显示深部穿支动脉.(2)动眼神经和后交通动脉间隙、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间隙是非常重要的解剖间隙.(3)后床突和岩尖的磨除有利于术野的暴露.(4)内镜下定位应采用多种定位标识联合使用.包括骨性结构,例如内耳道口等. 结论 内镜下颞下锁孔入路至上岩斜区和鞍上区的视野暴露更完全,创伤更小,实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早期神经康复的作用。方法将9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晚期康复组,早期康复组术后早期复康,晚期康复组术后1个月开始康复治疗。结果两组术后ADL评分第30天、第90天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早期神经康复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发病超早期行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中,血肿全部清除62例,大部分清除16例;术后再出血4例,其中2次手术2例。术后死亡11例。67例随访1年,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级,Ⅰ级11例,Ⅱ级29例,Ⅲ级19例,Ⅳ级5例,Ⅴ级3例。结论超早期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时间短,易操作,适用于大部分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