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日间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其社会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诊断为L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壮年并接受经皮脊柱内镜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30例接受日间手术治疗为研究组,另接受常规住院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药费、治疗费及住院总费用,并评价满意度,比较随访期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药费、治疗费及住院总费用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86、12.623、15.096、8.936,P<0.001)。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复发率分别为10.00%、3.33%,与对照组的6.67%、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0.000,P>0.05)。结论 在青壮年L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实施经皮脊柱内镜日间手术治疗,安全性较高。且可以明显地缩短住院时间,减...  相似文献   
32.
自2004年4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延伸到骨干部的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8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3.
本文应用单侧多功能支架治疗下肢胫腓骨骨折合并皮肤大面积撕脱伤共13例,利用撕脱皮肤经切除全部皮下组织并戳孔,制成筛状全厚层皮瓣,以单侧外固定支架支架行骨折固定,原位植皮以覆盖修复创面,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4.
文题释义: 3D打印技术:一种利用数字建模、分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属于快速成型技术。目前3D 打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该技术可通过数字建模、辅助材料及内植物打印等方式指导截骨矫形手术的术前设计、术中导向,进一步提高截骨精确度。 股骨远端闭合截骨:通过股骨楔形截骨以达到纠正下肢力线的目的,常用于治疗股骨侧畸形造成的膝关节外翻型骨关节炎。 背景:股骨远端闭合截骨治疗膝外翻型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术中无法直接测量截骨角度,需要通过反复透视、调整截骨量来矫正力线,操作不当可能造成医源性旋转畸形。 目的:比较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股骨远端闭合截骨与常规股骨远端闭合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外翻所致骨关节炎患者28例(共37膝),年龄28-60岁,随机分2组治疗:对照组11例(16膝)采用常规股骨远端闭合截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植入治疗,试验组17例(21膝)采用3D打印模块辅助股骨远端闭合截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植入治疗,记录手术时间与透视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KOOS评分、股胫角、股骨远端外侧角与骨折愈合时间。试验经莆田市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手术时间与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 < 0.001);②在KOOS评分中,两组术后疼痛、症状、日常生活、体育娱乐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1);术后两组间疼痛、症状、日常生活、体育娱乐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两组术后的股胫角、股骨远端外侧角均较术前增大(P < 0.01),术后两组间股胫角、股骨远端外侧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结果表明,股骨远端闭合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外翻骨关节炎可获得良好疗效,应用3D打印技术可简化截骨操作、减少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 ORCID: 0000-0003-0651-833X(陈国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5.
本文应用单侧多功能支架治疗下肢胫腓骨骨折合并皮肤大面积撕脱伤共13例,利用撕脱皮肤经切除全部皮下组织并戳孔,制成筛状全厚层皮瓣,以单侧外固定支架行骨折固定,原位植皮以覆,盖修复创面,获得良好效果。认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骨折合并皮肤大面积撕脱伤方法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便于植皮和术后管理,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和植皮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36.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治疗Pilon Ⅱ、Ⅲ型骨折的适宜内固定方法、最佳手术时机及其手术疗效.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05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3例单侧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平均年龄38 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6.8d.骨折类型:Ⅱ型15例、Ⅲ型18例.11例行切开复位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钢板内固定;22例行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33例患者,优18例,良9例,可5例,差1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根据骨折类型和条件选择胫骨远端外侧或内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低强度全身复合振动(whole-body vibration,WBV)联合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E)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8—12月门诊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60例,随机分为WBV治疗组、ALE治疗组和WBV+ALE治疗组,每组20例;WBV治疗组是给予全身低强度复合振动(振动强度为0.5—0.8g,频率为45—55Hz,每次振动30min,每天1次,每周5次,周末休息2天,共6个月);ALE治疗组是每周口服1次阿仑膦酸钠70mg;WBV+ALE治疗组是给予全身复合振动及阿仑膦酸钠治疗。然后使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测定所有志愿者治疗前后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结果:(1)腰椎骨密度在WBV治疗6个月后增加3.72%,ALE治疗组增加4.55%,WBV+ALE治疗组增加7.16%,三组治疗方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髋部Neck骨密度,WBV治疗6个月后增加2.24%,ALE治疗组增加3.43%,WBV+ALE治疗组增加7.22%,三组治疗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大转子骨密度,WBV治疗6个月后增加2.10%,ALE治疗组增加4.90%,WBV+ALE治疗组增加7.63%,三组治疗方法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髋部Wards三角骨密度,WBV治疗6个月后增加5.00%,ALE治疗组增加7.13%,WBV+ALE治疗组增加9.04%,三组治疗方法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WBV、ALE和WBV+ALE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绝经后老年妇女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其中低强度WBV联合ALE能够更好提高绝经后腰椎及髋部BMD,可以为临床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8.
背景:破骨细胞作为一种终末细胞,获取困难,而且没有成熟破骨细胞株等因素限制了其应用。先前国内外对破骨细胞的获取一般采用基质细胞诱导培养或共培养,或运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共同作用诱导形成成熟的破骨细胞。目的:观察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分析其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下形成成熟破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培养RAW264.7后,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RAW264.7细胞7d后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结果,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核≥3个为破骨细胞。以鬼笔环肽荧光染色观察纤维性肌动蛋白环,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牛骨片表面的吸收陷窝隋况。结果与结论: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可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形成纤维性肌动蛋白环,电镜下可见骨片上圆形或椭圆形的吸收陷窝。提示RAW264.7是一种较好的破骨前体细胞模型,可用于破骨细胞分化研究。单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成熟,减少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使培养体系更加简单,易于操作,诱导出的细胞纯度高,适合于破骨细胞的生物学和生化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假体位置和下肢力线情况。方法选择拟行初次单侧TKA患者40例。随机分成3D打印模块组和常规TKA组(常规组),每组20例。两组术前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和下肢机械轴胫股角度(MF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常规行双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测量MFT和HSS评分,并且记录围术期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4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1)个月。3D打印模块组围术期出血量为(410.2±128.8)ml,常规组围术出血量为(678.2±168.8)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P=0.00);3D打印模块组手术时间为(70.5±3.6)min,常规组手术时间为(82.6±10.6)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P=0.00);3D打印模块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为(88.6±2.8)分,常规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为(89.3±3.5)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P=0.55);3D打印模块组术后3个月的MFT为(2.2±1.3)°,常规组术后3个月的MFT为(2.6±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75)。结论对比常规TKA,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TKA术后膝关节近期功能恢复、下肢力线未见明显改善,但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围术期出血量。  相似文献   
40.
背景:破骨细胞作为一种终末细胞,获取困难,而且没有成熟破骨细胞株等因素限制了其应用。先前国内外对破骨细胞的获取一般采用基质细胞诱导培养或共培养,或运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共同作用诱导形成成熟的破骨细胞。 目的:观察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分析其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下形成成熟破骨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培养RAW264.7后,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RAW264.7细胞7 d后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结果,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核≥3个为破骨细胞。以鬼笔环肽荧光染色观察纤维性肌动蛋白环,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牛骨片表面的吸收陷窝情况。 结果与结论: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可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形成纤维性肌动蛋白环,电镜下可见骨片上圆形或椭圆形的吸收陷窝。提示RAW264.7是一种较好的破骨前体细胞模型,可用于破骨细胞分化研究。单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成熟,减少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使培养体系更加简单,易于操作,诱导出的细胞纯度高,适合于破骨细胞的生物学和生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