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3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7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86篇 |
内科学 | 80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33篇 |
综合类 | 126篇 |
预防医学 | 89篇 |
药学 | 104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85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目的 探讨甘露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胆碱能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全骨髓培养结合细胞贴壁法培养大鼠BMSCs.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1)甘露醇预处理BMSCs组:造模4w后,先进行尾静脉注射20%甘露醇,10~30min后,再尾静脉注射BMSCs;(2)BMSCs组:造模4w后,经尾静脉注射等量BMSCs;(3)培养基组:造模4w后,经尾静脉注射等量BMSCs基础培养基;(4)假手术组:不进行任何干预.BMSCs移植4w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和大鼠海马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检测.结果 甘露醇预处理BMSCs组的ChAT和AChE活性均比BMSCs组、培养基组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其行为学亦较BMSCs组、培养基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甘露醇预处理后进行静脉注射移植BMSCs,使VD大鼠模型海马胆碱能系统的活性明显增强,并进一步改善VD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12.
目的探讨常规推拿联合下颈段等速抗阻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03-2017-3,采用推拿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41例,作为研究组;并采用1:1比例随机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推拿治疗的41例此类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并于治疗后1、3个月进行VAS评分和NDI评分比较。结果 1个疗程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其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研究组治疗后1、3个月的VAS、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推拿基础上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可进一步提高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该方案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13.
目的 通过完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临床预后的影响,研究其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有效性.方法 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使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的基础上,研究组使用红花注射液抗休克,记录各组APACHEⅡ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抗休克治疗前后差异,比较红花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抗休克治疗前后总体比较、死亡亚组比较、对照组存活亚组比较,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28d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存活亚组使用红花注射液抗休克治疗前后比较,APACHEⅡ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在促进脓毒性休克患者APACHEⅡ评分降低,改善病情,提高生存率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14.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高锰酸钾溶液(1∶3000)保留灌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符合条件需要行PPH者200例随机分为高锰酸钾溶液组(100例)和九华痔疮栓组(100例),比较两组对PPH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5 d、1个月并发症患病率比较,研究组肛门坠胀4例、便血3例、疼痛3例、水肿3例,对照组肛门坠胀19例、便血10例、疼痛11例、水肿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比较,研究组治疗费用(5.50±0.50)元,住院时间(5±0.51)d,对照组治疗费用(150.50±30.50)元,住院时间(7±0.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高锰酸钾溶液(1∶3000)保留灌肠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15.
目的:制备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纤维膜并研究其体外的生物相容性,为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超微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溶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性。结果通过电纺制备的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纤维膜,质地均匀,伴有少量的珠状结构,纤维直径在60~300 nm之间,溶血实验显示溶血率为2.80%,无溶血作用,细胞毒性实验中,纤维膜的细胞增殖度为89.96%,细胞毒性为1级,评分合格,无细胞毒性。结论通过静电纺丝法可成功制备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纤维膜,生物相容性较好,有望应用于口腔临床中。 相似文献
616.
目的:研究Wnt信号通路激活剂R-spondin1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0、5、10、20 μg/L R-spondin1处理hBMSC,利用荧光素酶实验检测R-spondin1对hBMSC中Wnt信号通路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R-spondin1对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在成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 μg/L R-spondin1诱导hBMSC成骨分化,检测R-spondin1对早期成骨分化指标ALP活性及成骨分化晚期钙沉积、成骨分化标志物OSX、OCN和成骨分化关键转录因子RUNX2表达的影响.结果:R-spondin1增强hBMSC中Wnt信号通路,R-spondin1增强ALP活性和钙沉积,促进OSX、OCN及RUNX2的表达.结论:R-spondin1增强hBMSC中Wnt信号通路的作用,促进hBMSC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617.
目的分析经尿道汽化加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患者再入院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TUVP+TURP术后再入院患者34例,其中尿道狭窄14例,根据狭窄部位及程度分别行尿道扩张术、冷刀内切开术,并结合抗炎治疗;尿路感染9例,予以抗炎治疗;出血5例,留置导尿管冲洗,抗炎补液治疗;前列腺癌5例,予以内分泌去势治疗;附睾炎1例,予以抗炎治疗。结果尿道狭窄患者经过反复住院治疗,病情逐步好转,炎症、出血、附睾炎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尿道狭窄、感染是TUVP+TURP术后患者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处理、操作得当,可减少患者术后再入院比例。 相似文献
618.
619.
心房颤动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长期以来临床上常将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房颤诊断为冠心病,为探讨不明原因的房颤与冠心病的关系,我们分析了58例中老年人不明原因房颤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及血胆固醇、葡萄糖、心电图、心脏彩超及临床症状等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不明原因房颤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0.
杨龙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998,(2)
我院1993~1997年共收治经病理诊断的38例肺癌患者,手术治疗12例,占31.8%。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女2例,男10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6岁。原发性肺癌7例,它处原发灶手术治疗后肺转移5例。右上肺5例,右下肺3例,左上肺3例,左下肺1例。X线胸片发现肺部肿块而无临床症状者7例;反复咳嗽、胸痛者5例,其中痰内带血3例。均有不同程度厌食、乏力、消瘦。均行手术治疗及伤口愈合后化疗。1.2诊断与治疗5例转移性肺癌,因原发灶诊断明确,且X线胸片示肺周边圆形、边缘光滑之肿块而确诊。行病灶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