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44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巨细胞病毒抑制人巨核系祖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人巨核系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份脐血标本,采用巨核系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观察HCMV AD169株对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生长的影响,分别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和RT-PCR检测集落细胞中的HCMV DNA与抑刻早期抗原(IEA)mRNA。结果 HCMV AD169株在体外能明显抑制CFU-MK生长,抑制程度与病毒感染滴度呈剂量依赖关系,经IS-PCR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组CFU-MK细胞中有HCMV DNA存在;RT-PCR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组CFU-MK细胞中有IEAmRNA的表达。结论 HCMV AD169株可直接感染巨核系祖细胞,并抑制其增殖与分化;HCMV对巨核系祖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可能是该病毒感染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在体外抑制HCMV感染致人巨核系细胞凋亡中的作用。HCMV AD169体外感染巨核系细胞CHRF-288-11,在病毒感染后第3天向试验体系中加入APS。用PCR扩增检测HCMV DNA,用形态学、DNA片段化、细胞表面标志检测APS对HCMV感染所致巨核系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APS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HCMV体外感染诱导的巨核系细胞CHRF-288-11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感染的巨核系细胞CHRF-288-11中有hCMV IEA的表达,形态学和DNA片段化分析证实了细胞凋亡的存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受感染的CHRF细胞中随着加入APS剂量的减少,凋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HC—MVAD169株在体外可直接感染巨核系细胞并降低其存活率;HCMVAD169株在体外感染巨核系细胞后可诱导其加重凋亡,凋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在HCMVAD169株体外感染巨核系细胞后,向培养细胞中加入APS,可以提高受染细胞的存活率,表明APS对HCMV感染的巨核系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PS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HCMV体外感染诱导的巨核系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3.
新生儿肺损伤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二十年来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和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 ,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同时 ,使用机械通气 ,高氧和高压造成的肺损伤 ,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等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越来越多见。而且 ,新生儿肺损伤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thrombocytopenia)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1 ,2 ] 。有统计显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 ,5 8%的患儿血小板计数低于 15 0× 10 9/L ,2 2 %的低于 10 0× 10 9 L[1 ] 。但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 ,感染是导致NICU患儿血小板减… 相似文献
24.
25.
26.
高氧性肺损伤大鼠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与肺组织巨核细胞数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损伤对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氧性肺损伤新生大鼠动物模型,并使用血浆凝块巨核细胞集落培养方法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法比较了高氧性肺损伤大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的巨核细胞集落生成能力及肺组织巨核细胞数量。结果高氧性肺损伤大鼠组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能力(50.7±13.1/2×105细胞)与正常组(13.3±6.5/2×105细胞)比较,经配对t检验(P<0.01),高氧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巨核细胞数目为22.0±3.8/20个高倍视野(×80),较正常组38.2±4.5/20个高倍视野少(P<0.01)。结论提示高氧性肺损伤造成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破坏增多,肺中巨核细胞数目减少,而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能力反馈性增加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4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全性HELLP综合征16例,部分性8例。治疗方法:严密监护母儿情况,积极治疗妊高征,选择性输注血制品,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适时终止妊娠。主要并发症为DIC、胎盘早剥、出血表现等。24例患者死亡1例,围产儿死亡2例,死亡率分别为4.17%及8%。结论: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应加强产前检查,早诊早治,适时终止妊娠,动态监测产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以期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十味龙胆花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18μ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十味龙胆花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肺功能、炎性因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38%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味龙胆花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维生素D与钙吸收能力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3年2月28日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PE孕妇104例为病例组,其中重度PE 51例、轻度PE 53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1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维生素D受体基因位点TaqI、FokI、ApaI及BsmI多态性的差异;再根据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是否低于30 ng/ml进行亚组比较。结果 PE组与对照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周、舒张压及收缩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组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18.22±8.79)ng/ml]、血清钙离子水平[(2.36±0.09)mmol/L]低于对照组[(22.83±8.45)ng/ml、(2.42±0.1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7、-4.271,均P<0.05)。PE患者FokI位点CC基因型频率(54.81%vs. 28.00%)高于对照组(χ2=20.085,P<0.05)。PE患者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