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8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研究国产个性化3D打印的全颞下颌关节假体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并对假体进行优化设计。方法 使用Mimics 18.0对头颅进行三维重建,以Hypermesh和LS-DYNA软件建立计算机辅助工程有限元模型。通过加载最大咀嚼力,分别测定关节假体和下颌骨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结果 关节窝假体表面的最大接触力为495.7 N,前牙最大咬牙合力为201.12 N。髁突头与升支假体连接部分位移最大,达到0.4152 mm。关节窝表面最大应力为20.66 MPa,略大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下颌骨最大应力集中于髁突颈部后表面,达到122.1 MPa。结论 尽管在一些细节上仍有待改进,但国产个性化3D打印的颞下颌关节假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属性,蕴含着广阔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介绍一种应用于Beagle犬的内镜辅助下上颌窦内提升术。方法: 随机挑选6只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改良内镜上颌窦内提升术,对照组则为冲击式内提升术。全部手术由2个安全指标(上颌窦黏膜穿孔、鼻出血)和3个效果指标(术中提升高度、移植骨体积、上颌窦内移植骨的前后位置)进行评价,利用SAS 9.0 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未出现上颌窦黏膜穿孔和鼻出血。实验组术中提升高度为(13.7±0.8) mm,对照组为(9.1±0.5) mm,2组差异显著(P=0.0001)。实验组移植骨量为(0.9±0.04) mL,对照组为(0.5±0.02) mL,2组差异显著(P=0.0001)。实验组前部移植骨体积较后部骨体积无显著差异(P=0.103),而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2)。结论: 在内镜辅助下直视完成犬上颌窦内提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C臂机导向下颧弓骨折复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使颧弓骨折复位术能在X线透视下进行,增加复位成功率及即刻评价复位效果,避免矫枉过正现象,拟将该手术在C臂机导向下进行,本文探索该方法的优缺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3年以来,共对68例单纯颧弓骨折患者,局麻下经口内进路在C臂机导向下进行复位操作。所有患者术前拍颧弓切线位片或CT,明确颧弓骨折的类型,手术当天详细记录病史、张口度和颧面部畸形程度,术后评价即刻效果;3个月后复查,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颧弓切线位或CT)评价。结果:术后即刻影像学复查,67例患者复位优,1例患者复位失败,改为开放性手术。术后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颧面部外形完全对称者占89.55%(60/67),基本对称者占10.45%(7/67);术前平均张口度(2.36±0.25)cm,术后平均张口度(3.7±0.32)cm;CT显示骨折段对位对线好。结论:C臂机导向直视下颧弓骨折复位术,能使骨折段复位更准确,但应选择好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并应做好术中X射线的防护。  相似文献   
44.
339例下颌骨髁突骨折回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339例(461侧)髁突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方法:收集339例髁突骨折病例资料,对髁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等进行分析。结果:髁突骨折好发于18岁以上的男性,男女比例为1.73∶1;摔伤为主要病因,囊内骨折219例(310侧),占67.24%;常见的合并伤是颏部骨折,占24.48%。结论:髁突骨折好发于男性,以单侧多见,摔伤为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45.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中晚期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的手术方法,即以颞中动静脉为蒂的颞肌筋膜瓣(temporalis myofascial flap,TMF)置换关节盘.方法:对48例TMJ ID患者(52侧)进行颞中动静脉为蒂的颞肌筋膜瓣关节盘置换术.颞肌筋膜瓣血管蒂采用颞浅动静脉的分支一颞中动静脉,在关节盘切除后转移入关节间隙内.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MRI显示,髁突与关节窝之间均由混合信号物质充填,两者完全隔开.结论:颞中动静脉为蒂的颞肌筋膜瓣是关节盘的良好替代物.  相似文献   
46.
目的:为减少明显的瘢痕和面神经损伤的机会,采用内镜辅助经口内入路进行成年人髁突下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从2003年4月—2005年12月就诊的11例髁突下骨折病例,全麻下口内切开,内镜辅助下进行髁突下骨折的复位与内固定,同期行其他部位骨折的复位与固定。结果:11例患者中有9例获得了良好的解剖复位,另2例因存在骨质缺损未能达到精确的解剖复位。手术后恢复较快,均无面神经损伤症状。随访期为1.5~3.8a,平均2.2a。术后6个月内关节功能正常,瘢痕不明显;随访期末,平均开口度为3.6cm,2例患者出现关节弹响,但不影响生活。结论:经口内入路内镜辅助的下颌骨髁突下骨折复位与固定可达到开放性手术类似的疗效,并可减少瘢痕的形成和面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CT、MRI及手术探查观察无髁突骨折颞下颌关节急性创伤后的变化,为该疾患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关节组2009—2010年收治的无髁突骨折颞下颌关节急性创伤患者7例11侧关节纳入研究。所有患者伤前均无关节症状,但在伤后出现长时间的关节区疼痛和开口受限,其中6例合并面部骨折,曾在其他医院或由其他医师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区的MRI检查,对受伤后即刻和再次就诊的CT进行比较。所有病例进行了手术探查,术中所见进一步证实影像学的变化。结果:CT显示,87.5%(7/8)的髁突在受伤即刻表面骨质"完好",而伤后1个月至1a出现骨质破坏。伤后1个月至1a的MRI检查显示,所有11侧关节均出现盘前移位,90.9%(10/11)的髁突伴骨质破坏。手术探查显示,2侧关节出现骨性黏连,3侧关节髁突表面骨质破坏与关节窝纤维性黏连,5侧关节髁突表面软骨变性伴黏连,1侧关节髁突表面软骨无明显破坏,关节盘前移位但形态尚可。结论:无髁突骨折的颞下颌关节急性创伤如伴关节盘前移位,可导致骨关节病和(或)关节强直。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三维CT头影测量分析,探讨保存髁突软骨在生长期山羊囊内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个月龄山羊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8)和对照组(n=4),实验组双侧髁突造成囊内骨折并同期行手术复位固定,一侧保留髁突软骨,另一侧切除髁突软骨。术后即刻、3个月和6个月行头颅CT扫描,采用SimPlant11.2软件进行髁突高度的三维测量,通过SAS 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下颌支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保留髁突软骨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下颌支的平均高度为(51.85±1.67)㎜和(56.25±4.49)㎜,切除髁突软骨组为(45.18±1.31)㎜和(46.59±1.66)㎜,对照组为(51.52±1.95)㎜和(56.19±3.38)㎜。其中,保留髁突软骨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髁突软骨组和切除髁突软骨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复位固定生长期髁突囊内骨折时,保存髁突软骨不会影响下颌支生长发育;破坏髁突软骨则导致下颌支生长发育受限。  相似文献   
49.
颞下颌关节强直是一类严重影响口颌系统功能的疾病,会导致开口受限,严重者引起面部畸形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由于创伤是引起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诊断、分类和治疗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究Ihh-PTHrP负反馈信号通路与静压力下髁突软骨细胞生物学响应的关系。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髁突软骨细胞,100 kPa静压力条件下,分别对P2代髁突软骨细胞进行0、1、2、3、4 h的加压处理;采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比较分析髁突软骨细胞COL2A1、Ihh和PTHrP的蛋白表达变化;通过RT-qPCR检测分析静压力对Ihh和PTHrP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选取0 h和3 h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分析静压力对髁突软骨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Western印迹实验发现:压力加载3 h后,COL2A1出现明显高表达;Ihh蛋白表达在0~2 h内逐渐升高,在2~4 h内却逐渐降低;PTHrP在0~2 h内蛋白表达逐渐升高,并在2~4 h内维持着一个较高水平的表达。RT-qPCR检测发现Ihh在压力加载1 h时出现明显高表达,而PTHrP则在2 h时出现明显高表达。100 kPa静压力加载3 h后,髁突软骨细胞突起增多、变长。结论 兔髁突软骨细胞对压力微环境的改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适宜的静压力可以提高髁突软骨细胞的成软骨能力;Ihh-PTHrP负反馈信号通路参与髁突软骨细胞对压力微环境改变的适应性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