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9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361篇
内科学   151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537篇
预防医学   249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39篇
  8篇
中国医学   311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BTXA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尿道括约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不协同的疗效。比较两种注射途径的优劣。方法:选择存在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的17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尿道外括约肌BTXA注射,分为经尿道(TU)注射组和经会阴(TP)注射组,TU组采用膀胱镜定位4点注射法,TP组采用肛门指检定位1点尿道周围注射法,每病例注射100U。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排尿障碍情况均有显著性改善,注射后3天-2周开始出现漏尿次数及间断导尿次数减少,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治疗后1个月的统计结果显示,间断导尿次数、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P〈0.05),注射后1个月尿动力学检查提示第一次无抑制性收缩时膀胱容量及最大膀胱容量增加(P〈0.05),最大尿道压降低(P〈0.05);注射后3个月上述指标虽有所回升,但并未回到注射前;两种注射途径在排尿日记及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尿道外括约肌的BTXA注射治疗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改善排尿功能,降低残余尿量及漏尿的发生,减少尿路感染及自主神经反射的发生:经会阴注射和经膀胱镜注射对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2.
梅毒实验室诊断目前主要依靠血清学试验,国内大部分实验室开展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主要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为主.而近20年快速发展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在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较少.为此,我们与本市3家实验室,对CLI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3.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2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阳  戚合德  韩丽红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789-179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的疗效.[方法]19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给予口服恩替卡韦0.5 mg,1次/日,疗程2年.最初4~12周对症支持治疗.不采用其他抗病毒、抗纤维化等药物治疗.定期检测肝功能、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等.[结果]治疗1年及2年后患者肝功能,HBV DNA定量、Child-pugh评分及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结论]恩替卡韦能减轻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痛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洋蓟叶中洋蓟素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了测定洋蓟叶中洋蓟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用水加热回流提取样品,采用Shim—packCLC—ODS色谱柱(150mm×6mm,5μm),乙腈-2%的醋酸水溶液(13:87)等度洗脱,检测波长320nm。结果洋蓟素在0.0049~0.196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洋蓟叶中洋蓟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5.
杨阳  王非 《中医药信息》2009,26(5):14-15
对《黄帝内经》提出的平人从人之生长、色脉、解剖、阴阳和脏腑五个方面进行整理分析,总结《黄帝内经》时期的平人标准,以期为现代中医学人体标准的客观化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评估滋阴通闭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0例)服用滋阴通闭汤(由知母12 g 黄柏12 g 生地10 g 山药15 g 益智仁10 g 丹参10 g 三棱8 g莪术8 g 桑螵蛸8 g 虫8 g 浙贝10 g 夏枯草15 g等组成),每次150 mL,每天2次;对照组(50例)服用癃闭舒胶囊(由补骨脂、益母草、金钱草等组成,每粒胶囊0.3 g,石家庄科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0.9 g, 每天2次;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中医症状(包括夜尿次数、排尿困难程度、尿线情况、腰膝酸软、少腹胀痛、神疲乏力),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值,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变化。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尿线情况和小腹胀满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00%(43/48),对照组为73.46%(3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I-PSS评分、Qmax及残余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组在改善I-PSS评分,Qmax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缩小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有4例、对照组有5例发生有胃部不适、口渴等轻度不良反应,但均未影响患者继续服药,亦未做纠正治疗。结论 滋阴通闭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红细胞输注(RBCT)对出生6月的早产儿体内铁代谢的影响。方法 71例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根据是否行RBCT治疗分为研究组(RBCT治疗,n=35)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36),收集2组早产儿性别、胎龄(GA)、出生体质量(BW)、喂养乳类、是否补充铁剂等一般资料,随访至出生后第6月;取2组早产儿出生后第1周、第3月及第6月时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细胞及网织红细胞,检测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及铁蛋白(SFer);记录2组早产儿出院后第1周及第3月、第6月时的喂养、铁剂添加、体格测量及精神运动发育情况;分析研究组早产儿RBCT输注次数对血清SI、TIBC及SFer影响。结果 研究组早产儿GA和BW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早产儿SI、SFer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而TIBC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各检测时间点的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早产儿SI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各检测时间点的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SFer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早产儿出生后第6月时低于出生后第1周...  相似文献   
118.
杨阳  施艳茹  伋琳  刘维 《陕西医学杂志》2022,(12):1488-1491
目的:探讨麦冬多糖对衰老大鼠皮肤形态及5-羟色胺(5-HT)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麦冬多糖组,每组10只。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测定大鼠脑组织中5-HT、皮肤抗氧化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水平。使用HE染色观察皮肤上皮细胞病理损伤。通过Masson染色确定皮肤胶原蛋白的分布。结果:模型组5-H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麦冬多糖组5-HT水平较模型组升高(均P<0.05)。模型组皮肤匀浆组织抗氧化活性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较对照组降低,麦冬多糖组SOD、CAT和GSH-Px水平较模型组升高(均P<0.05)。模型组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麦冬多糖组IL-6、IL-8和NF-κB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均P<0.05)。模型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麦冬多糖组MMP-1和GM-CSF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可观察到表皮结...  相似文献   
119.
摘要】2018年RSNA年会上腹部影像学方面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影像组学/纹理分析和能谱CT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0.
螺旋CT三维重建在修复颌面部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修复颌面部复杂骨折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颌面部复杂骨折患者作螺旋CT三维重建,立体直观地表现骨折的断端、部位、移位情况及骨折端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依此准备长短大小与形态均恰当的微型钛板、钛钉,并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路与手术切口。结果: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于50例清晰地显示出颌面部复杂骨折的状况,指引骨折的复位与坚强内固定术,42例牙颌功能与颌面外形获得完全恢复,8例获得基本恢复。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较好地显示颌面部复杂骨折的三维立体解剖形态,有助于手术进路与切口的选择,和准确地实施坚强内固定术,可有效地减少外伤后颌面部的继发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