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31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534篇
预防医学   16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5篇
  1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在细胞分化与沟通、机体发育、免疫反应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疾病相关研究中,miRNA更是具有广泛的用途和美好的前景。本文主要针对miRNA的相关特性、与结核病(tuberculosis,TB)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等做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吸烟对α1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和Ca2 通道拮抗剂类药物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单一或联合用药对入选的3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四周治疗,并分析吸烟史对不同降压药物降压疗效的影响.结果 单用特拉唑嗪在无吸烟史的人群中有效率达到79%,而在有吸烟史的人群中只能达到40%,且不管患者在近一年内是否戒烟,有效率均是4Q%,远低于非抽烟人群;对于单用氨氯地平的患者,有吸烟史对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也有影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会降低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的降压疗效,但对Ca2 通道拮抗剂氨氯地平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ell division cycle 25a,CDC25a)基因RNAi(RNA干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对人肝癌细胞Hep G2 CDC25a基因表达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以CDC25a基因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Hep G2细胞;阴性对照组以RNAi-NC慢病毒颗粒感染Hep G2细胞;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三组细胞分别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连续28 d观察裸鼠成瘤情况及移植瘤生长情况,28 d后测定肿瘤体积和重量。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中CDC25a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裸鼠接种Hep G2细胞后第7天均有肿瘤形成,实验组的肿瘤生长速度、体积和重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实验组瘤体中CDC25a的m RNA及蛋白表达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LV-CDC25a-RNAi重组体沉默Hep G2细胞的CDC25a基因后能有效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提示CDC25a基因可被认为是肝癌治疗的关键靶点。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对丙肝患者的病毒学应答情况、抗肝纤维化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未合并肝硬化的慢性丙肝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40例使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组一40例单独服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另外纳入服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的合并代偿期肝硬化的慢性丙肝患者18例为观察组二进行对比观察。对比治疗前后HCV-RNA、生化学指标、肝脏瞬时弹力成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末病毒学应答率、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5%、95%,高于对照组的80%(P=0.043)、72.5%(P=0.006)。对比治疗前的观察组一及对照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治疗后2组AST、ALT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停药12周后,合并肝硬化代偿期的观察组二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PCⅢ)(125.616±14.683 vs. 25.783±14.006,t=22.091,P=0.000)、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329.927±66.372 vs. 163.883±55.623,t=8.066,P=0.000)、肝硬度值(19.627±3.594 vs. 15.300±3.645,t=3.456,P=0.003)较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5%(?字2=6.373,P=0.012)。结论: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相较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其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同时有改善肝脏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wwox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关系.方法: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estry,IHC)法分别检测60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wwox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wwox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1.67%(25/60)和8.33%(5/60)(P=0.000).WWOX蛋白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35.00%(21/60)vs70.00%(42/60),P=0.001].wwox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与肝外转移、肿瘤直径、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P=0.007,0.014,0.011);WWOX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P=0.018、0.023、0.001).wwox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γ=-0.408,P=0.001).结论:启动子区甲基化是wwox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wwox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在肝癌的进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道探查患者术前疾病指标与手术不良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8例腹腔镜胆道探查患者的术前资料,采用多变量分析定义三个手术不良转归: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结果: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与中转开放手术有关[OR=1.01(CI=1.00-1.01),P=0.01]。66.5%的患者无任何术后并发症,16%的患者有轻度ClavienⅠ级并发症,1例死亡;年龄越高,发生ClavienⅡ~Ⅴ级并发症的几率越高[OR=1.03(CI=1.01-1.05),P=0.02]。术前胆总管直径增粗[OR=1.16(CI=1.08-1.25),P<0.001]、既往上腹部手术史[OR=4.89(CI=1.10-21.74),P=0.04]及血清胆红素值增高[OR=1.04(CI=1.01-1.88),P=0.02]是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预测指标。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是安全的,但高龄、黄疸、胆总管直径增粗及既往手术史可增加手术风险,此类患者应考虑其他治疗方法,以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7.
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本研究行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60例,59例手术获成功,1例因门静脉分叉处牵拉破裂致大出血中转开腹。腹腔镜肝切除术要具有熟练的腹腔镜下操作基本技术,开展单位要有精良可靠的腹腔镜下手术操作器械,助手的配合及正确合理选择使用恰当的手术器械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58.
背景:遗传多态性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 STRs)分析是用于检测基因型和表型之间关联的公认方法,但它以前没有在冲动攻击行为的遗传学研究中使用。 目的:在有冲动攻击行为史的男性和无冲动攻击行为史的男性对照组之间,比较15个STR基因位点(D8S1179, D21S11, D7S820, CSF1PO, D3S1358, TH01, D13S317, D16S539, D2S1338, D19S433, vWA, TPOX, D18S51, D5S818和FGA)不同多态性的发生率。 方法:应用AmpFlSTR?Identifiler?试剂盒比较407个有冲动性攻击行为的案例和415个对照的15个STR基因位点等位基因的分布。 结果:有冲动攻击行为史的男性以下等位基因的平均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H01的等位基因10(OR=0.29,95%CI=0.16-0.52, p 结论:据我们所知,本项行为遗传学研究首次清楚表明了特定的遗传标记与非精神病罪犯的冲动暴力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进一步的前瞻性工作将需要确定已辨识出的等位基因是否可以被认为是冲动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以及导致这种关系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主动攻击行为与D6S1043、D12S391基因座等位基因或基因型的关联情况.方法 采用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江苏地区103例男性主动攻击行为者(研究组)和159例健康男性(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样进行D6S1043、D12S391基因座的基因型分析,观察两组在D6S1043、D12S391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差异,以推测与主动攻击行为相关的易感因素和(或)抗性因素.结果 D6S1043、D12S391基因座均符合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P>0.05);在两个群体中D6S1043基因座的基因型12-19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4,OR=7.511,95%CI:2.084 ~ 27.066),但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P >0.05/n);在D12S391基因座上未发现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P >0.05/n).结论 D6S1043基因座的基因型12-19可能为主动攻击行为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比较PentaD、PentaE基因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军人主、被动攻击行为群体中的分布,来推测与主、被动攻击行为发生相关的遗传因素。方法采用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华东地区273例男性军人主动攻击行为者与163例男性军人被动攻击行为者进行PentaD、PentaE基因座的基因型分析,观察两组在PentaD、PentaE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PentaD、PentaE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entaE基因座基因型频率在主、被动军人攻击行为群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PentaE基因座的基因型16-18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entaE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及PentaD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个群体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E基因座可能与攻击行为的发生有关;在人攻击行为群体中PentaE基因座的基因型16-18为被动攻击行为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