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31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534篇
预防医学   16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5篇
  1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针灸的抗突变作用.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动物,以环磷酰胺为诱变剂.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针 灸组.艾灸组艾灸大椎、肾腧穴.针 灸组:小鼠针刺足三里、艾灸关元穴,检测各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差异.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小鼠骨髓细胞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而针灸各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可以拮抗由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升高,针灸具有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22.
125例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2004年3月间125例新生儿溶血病进行三项试验、胆红素、血红蛋白测定,部分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治疗方法有光疗、换血及输丙种球蛋白.结果:125例中ABO溶血病121例(占96.8%);三项试验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9例(39.2%),释放试验阳性110例(88%),游离试验阳性87例(69.6%);高胆红素血症95例,9例发生胆红素脑病;血红蛋白<145 g/L者68例;48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光疗81例,用丙球14例,换血治疗10例.结论: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必须根据三项试验和临床进行综合分析;胆红素浓度高及诊治时间迟是胆红素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等程度的黄疸也可导致脑损伤.对于中等程度的黄疸可行光疗或丙球治疗,重症黄疸应予丙球和(或)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23.
人肝癌及癌旁组织中Smad 4、Smad 7 mRNA和蛋白表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政  季国忠  缪林  杨春  张平 《天津医药》2004,32(12):721-723
目的 :分析Smad 4、Smad 7mRNA和蛋白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比较 ,了解Smad 4mRNA和蛋白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6例肝癌存档病理标本和其中的 2 8例癌旁组织病理标本Smad 4、Smad 7mRNA和相应的蛋白。结果 :Smad 4mRNA和其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肝癌癌旁组织 ,癌组织表达率分别为 2 8%和 19% ,癌旁组织表达率分别为 86 %和 75 % ,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Smad 7mRNA和其蛋白表达则相反 ,癌组织表达强 ,表达率分别为 6 6 %和 6 4 % ,癌旁组织表达率分别为14 %和 36 % ,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和P <0 .0 5 )。Smad 4mRNA和蛋白与肝癌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 ,但与肿瘤细胞类型、是否转移存在相关性。结论 :Smad 4和Smad 7蛋白作为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β)信号转导途径的下游分子 ,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发生了改变 ,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携带编码人天然颗粒溶素(GLS)和小鼠IL-12基因质粒(pZM03)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经鼻粘膜免疫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质粒(pUV15)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滴鼻BALB/c小鼠后2周,处死小鼠,观察肺、脾组织中荧光蛋白和耻垢分枝杆菌的分布;将携带GLS和IL-12质粒(pZM03)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第1次免疫后4周,处死小鼠,用免疫组化检测肺、脾组织中GLS表达,用ELISA检测血清IL-12和肺泡灌洗液特异性SIgA的水平。结果:在BALB/c小鼠肺、脾组织中均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和耻垢分枝杆菌的分布,以及GLS的表达,并有血清IL-12水平升高和粘膜特异性SIgA的产生。结论:携带GFP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可在肺和脾组织分布;携带GLS和IL-12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经鼻粘膜免疫小鼠后,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特异性抗菌免疫,以及GLS和IL-12的体内表达,为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颞骨肿块的HR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颞骨肿块的HRCT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颞骨肿块的HRCT表现。结果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颈静脉球瘤3例,骨软骨瘤、嗜酸性肉芽肿、外耳道癌和骨瘤各2例,粘液瘤1例,HRCT表现各具特征。结论HRCT扫描能清晰显示颞骨肿块的形态、密度和范围,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有助于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观察柔筋补脾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随机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芍甘止痛汤组(治疗组)和戴芬胶囊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晨僵、关节功能变化,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改善关节疼痛、晨僵症状有效(P<0.05),改善关节功能无效(P>0.05);在改善行走时疼痛、最大行走距离、上下楼梯、下蹲或弯曲膝关节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芍甘止痛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136例低钠血症的病人通过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其中11例确诊为脑性盐耗综合征,并进行治疗。结果:10病人状恢复,1例未能坚持治疗因低血钠症导致死亡。结论: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及意识状态改变是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诊断依据,补充钠盐和血容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8.
背景:肠道菌群与棕色脂肪组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调控机制和广泛联系,但是目前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揭示棕色脂肪组织与肠道菌群间的潜在关系,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实验思路。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以“brown adipose tissue,intestinal flora,obesity,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family”为英文检索词,以“棕色脂肪组织,肠道菌群,肥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家族”为中文检索词在PubMed、万方、维普、知网数据库中检索1994-01-01/2020-06-01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筛选、归纳分析与总结,最终纳入38篇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PPARs又可以影响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进而调控肥胖;PPARα、PPARβ和PPARγ都与脂肪代谢有关,可以被相应的激活剂激活促进棕色脂肪组织的表达,其中PPARγ在肠道菌群和棕色脂肪组织中的联系最为密切,肠道菌群代谢的变化可以上调PPARγ的表达,从而激活棕色脂肪组织达到减肥的目的;②调节肠道菌群与棕色脂肪组织的关系可以治疗肥胖症;③从棕色脂肪组织、PPARs信号通路两者中研究抵抗肥胖的相关药物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29.
目的:总结心血管重症病房患者压疮的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科心血管重症病房救治超过3天以上的1685例患者,加强压疮管理制度、加强患者的皮肤清洁及保护,配合完善的生活护理,加强营养等支持治疗,以预防患者压疮的发生.结果:出现新发压疮13例.经处理后所有Ⅰ期压疮、Ⅱ期压疮及Ⅲ期压疮均治愈.结论:严格执行压疮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避免局部受压,是预防心血管重症病房患者发生压疮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王佳  杨春  李瑗 《山东医药》2012,52(20):95-97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肝病流行的主要病因,是当前全球关注的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建立适用、可靠的HCV感染动物模型,是推动研究HCV感染和慢性化机制、研制HCV疫苗和防治药物所必需。但HCV像其他嗜肝病毒一样具有非常严格的种属特异性,目前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