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3篇 |
内科学 | 18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43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22篇 |
中国医学 | 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关于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后缘骨块的手术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后缘骨块的处理、其前后路手术适应证、优缺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02年7月~2006年6月共收治高能量损伤致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3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14例,男:女为1.7:1,年龄21—62岁,平均39.5岁,按Dennis分类,前柱损伤为14例,前、中柱损伤为24例,合并神经系统损伤为68%,按Frankel分级,其中:A级6例,B级6例,C级10例,D级8例,E级8例。对其后缘骨块处理进行了总结,分析不同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前后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复查术后胸腰椎的功能和影像学资料来判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随访14.4个月,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其中20例患者采用前方入路,术后平均2周下地活动,术后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神经功能改善按Frankel分级,都有1~3级的改善,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达解剖复位,椎体后缘骨块完全复回至椎体内,无椎管压迫,脊柱植骨融合率达100%,无椎体高度塌陷。18例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有4例椎体骨折复位不理想,椎体高度由术前48.14%恢复至术后的92.14%,残留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神经功能恢复不全。骨折全部愈合,术后腰痛基本消失,椎体高度恢复好,脊柱融合好,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有1~3级的改善。[结论]对于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后缘骨块处理均应用切开复位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可提供良好固定,降低并发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2.
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横纹肌溶解症 (Rhabdomyolysis,RM)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内容物崩解后释放入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其病因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近 2 0a中外学者认为 ,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 (NRML)多由中毒、药物、感染等引起。而由于特殊训练所致的NRML报道较少 ,且由NRML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则更为少见[1] 。我院 1988~ 2 0 0 2年收治由NRML并发MODS患者 6例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 1988~ 2 0 0 2 - 0 7月共收治NRML 2 7例 ,其中发生MODS 6例 ,占 2 2 2 2 %。这 6例患…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临床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案.方法 148例耐多药肺结核均对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2种以上耐药,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司帕沙星+丙硫异烟胺+硫酸卷曲霉素;对照组用力克肺疾+利福喷丁+丁胺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分别为81.2%、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57.7%、54.37%(P<0.05).结论 司帕沙星+丙硫异烟胺+硫酸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4.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的影响——中国9个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LipoPGE1治疗肝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筛选、评价文献并提取数据,计算Lipo-PGE1治疗和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发生死亡结局的优势比,并对结果作敏感性分析和偏倚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提示Lipo-PGE1组死亡优势比对照组低22%,其OR=0.37,95%CI 0.27~0.50.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对早、中期肝衰竭的病死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晚期肝衰竭病死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结果通过敏感性分析未见结果逆转,偏倚分析提示结果的偏倚较小.结论Lipo-PGE1能降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尤其是对早、中期肝衰竭.在临床实践中,为延长肝衰竭患者的生存期,常规剂量长疗程治疗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5.
我院自2004年引进美国GE公司的CR全套X线摄影系统后,至今共摄片46214张,效果良好,甲级片率达到91%,消除废片,不但为医院节约了成本,而且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对CR系统在临床工作中的优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内给药及联合丹参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包裹,胸膜腔内给药治疗的同时加复方丹参活血化瘀,加强抗感染,观察临床疗效。方法以2002年3月~2005年1月在我院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22例,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62例采用基础抗结核(2HRZA(P)/7HR)+胸膜腔内注射尿激酶+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基础抗结核(2HRZA(P)/7HR)+胸膜腔内注射尿激酶。两组患者经过9个月的全程治疗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97%、对照组则为6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过3年随访,治疗组62例,加用复方丹参治疗的患者共28例(45.1%)达到临床治愈。应用复方丹参治疗改善了肺循环,降低肺动脉压,利于气体交换和组织供氧,改善肺缺血使肥厚的胸膜基本吸收。复方丹参注射液还可以起到免疫调节和抗感染治疗的作用,并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渗出吸收,无粘连、肥厚现象,无复发病例、无包裹,无局部胸廓塌陷。跟踪调查,无活动后针刺样疼痛现象,天气变化无不适感。对照组60例,有8例(13.3%)仍然有轻度的胸膜肥厚、局部的胸廓塌陷。经过3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局部胸膜腔给药治疗加全身中药活血化瘀联合治疗为结核性胸膜炎又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且治疗过程简单、安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大部分的患者均能接受,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结核杆菌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结核杆菌蛋白芯片检测仪和试剂盒检测300例肺结核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运用概率论对该实验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出评价。结果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的灵敏度为73.7%(221/300);特异度为97%(97/100);误诊率3%(3/100);漏诊率26.3%(79/300);准确度79.5%(318/400)。结论蛋白芯片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是结核病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8.
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报道甚少 ,现将 1988~ 1998年 ,我们诊治的 11例病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1例病人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6~ 6 1岁 ,平均35岁。均为单侧发病 ;亚急性发病 7例 ,抬重物后急性发病 4例 ;既往有发作史者 3例。1.2 临床表现左中下腹痛者 5例 ,右中下腹痛者 6例 ,伴恶心者 5例 ,均无呕吐、腹泻 ,疼痛剧烈者多为强迫弯腰体位。感钝痛者 7例 ,刀割样或烧灼样锐痛者 4例 ,均为持续性 ,咳嗽、喷嚏或活动时疼痛加重 ,疼痛剧烈时辗转呻吟。病人均无臀部疼痛及沿大腿向下放射痛。查… 相似文献
99.
目的从人群研究的角度了解miRNA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以"巨大儿"、"大于胎龄儿"和"miRNA"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到相关研究文献90篇,剔除重复及相关性不高文献,最终选用17篇文献作为参考,综合分析发现miRNA与巨大儿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但研究类型主要为横断面研究,涉及的miRNA数量较多,目前尚无明确可预测巨大儿发生的miRNA。结论巨大儿发生与胎盘、母血和新生儿血液中miRNA密切相关,进一步需要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明确可预测巨大儿发生的有意义miRNA。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新诊断的60例弱视儿童及与病例同性别、同居住地区、年龄相差±0.5岁以内的60名健康儿童进行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先天因素、后天环境状况及营养因素等对弱视患病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生育年龄高(OR=1.113)、孕次多(OR=1.542)、儿童常居环境采光差(OR=6.500)、儿童发钙水平高(OR=1.005)、儿童发镁含量高(OR=1.041)和儿童BMI大(OR=1.961)均可增加儿童患弱视的危险性;而父母亲学历高(OR=0.507;OR=0.624)、母亲孕期少食甜食(OR=0.560)和儿童身高高(OR=0.904)则可降低患弱视危险。进一步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次多(OR=1.987)、儿童常居环境采光差(OR=15.80)、儿童发钙含量高(OR=1.010)和儿童BMI高(OR=2.170)是弱视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弱视患病受多因素影响,母亲孕次多、儿童的常居环境采光差、发钙高及BMI高可增加儿童弱视患视的危险,即先天发育环境、后天光视觉环境和儿童营养状况共同影响弱视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