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在江苏扬州市和东台市开展的麻风畸残社会医学调查的资料进行了定量评论,结果表明在3900份调查表中,调查项目的漏填率、错填率、不明率均较低,分别为2.27%、0.19%、0.35%。将资料不完整者去除后获得2508份供分析用(资料的使用率为64.32%),与调查资料相比在调查对象的性别、职业、经济情况和疾病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可重复性(一致性)为强(K=0.7249),因此本调查的资料质量是较好的。文中还对不同人群资料间的质量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2.
以PGI—ELISA定量检测452对麻风患者的家内接触者(HC)和其住宅周围的随机人群(RP)中的亚临床感染、并对结果进行了配对分析。结果表明“①HC中的阳性率(26.11%)高于RP的(20.79%)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与病人长期密切接触可增加感染的机率;②HC(男22.10%、女28.78%)和RP(男16.57%,女23.62%)均显示其阳性率女高于男(P<0.05),值得进一初探讨③阳性年龄专率显示15~25岁的HC与RP均高(27.13%与27.56%),HC中6~14岁HC的,(24.47%)高率RP者(17.35%),P<0.05故应注意在青少年接触者中均以接触病人;④MB的HC(LL34.84%、BL28.40%)阳性率高于PB的,P<0.01、而在RP则无此现象;⑤在HC与RP中均以接触治愈的人中,其阳性率以HC(24.44%)高于RP(17.7%),P>0.01。这提示带菌量与细菌活力,接触的频率及密切程度都可能是形成“亚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三、麻风化疗专题讨论会报告自印度德里国际麻风会议以来的5年期间,麻风的化疗已有很多重要进展。一些研究继续证实在氨苯砜(DDS)单疗时因继发性DDS 耐药所致复发的频率很高,且原发性DDS 耐药的流行率也很高,进一步强调必须进行多种药物治疗(MDT)。相反,原发性利福平(RFP)耐药尚未被证实,即使  相似文献   
84.
麻风畸残流行病学调查——对其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麻风畸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试用麻风畸残算术指数(ASI)和加权指数(WDI)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用两种指数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所选入的对麻风畸残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一致的,包括麻风反应、麻风型别、患者的年龄和延误治疗的时间等.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ADI=-0.1732+0.0154×(年龄)+0.5135×(麻风到别)+0.0147×(误疗期)+0.2281×(麻风反应);WDI=0.4471+0.0147×(年龄)+0.3877×(麻风型别)+0.0109×(误疗期)+0.1809×(麻风反应);复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816和0.6608.麻风病人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以及在MDT的同时积极预防和控制麻风反应.对预防麻风畸残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5.
按WHO残疾分级标准对扬州(10个县市)和东台市14257例畸残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Ⅲ级畸残所占的比例最大(62.04)%眼、手、足畸残只有少数适于外科手术治疗,大多属可防难治者,说明单靠手术刀解决不了所有畸残者的康复问题,而预防畸残的卫生宣传教育会比修复外科更有潜力。  相似文献   
86.
腹膜透析抢救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血管病 (ACVD)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病死率极高。现将我院1992年 1月~ 1998年 10月应用腹膜透析 (腹透 )抢救 30例ACVD并发ARF的资料 ,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5~ 6 8岁。既往均无肾脏病史 ,其中有高血压病史 2 0例 ,有糖尿病病史 5例。 30例均符合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确诊。病初尿常规及肾功能正常 ,随着病情发展均并发ARF。CT结果示脑出血 19例 ,其中伴破入脑室 11例。出血量 40ml以上 8例 ,其中 5例行开颅手术 ;脑梗塞 4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7例。2 …  相似文献   
87.
1 对象与方法 8例患者,男 6例,女 2例,年龄 19~ 56岁,平均 32岁,伴气胸 2例,血气胸 4例,四肢骨折 1例,腹内脏器损伤 1例。 方法: (1)术前患者皆行胸片检查,确定肋骨骨折部位及断端,选择胸壁皮肤切口,用紫药水标记定位。 (2)用废报纸依患者患侧胸壁体形,初制体外人工胸壁图纸,剪下报纸模型选用普通有机玻璃板切割,加热制成人工胸壁模板,并在其上用 3.0~ 3.5 mm电钻无规则相隔 2~ 3 cm打孔,便于穿出钢丝固定,制好之模板放入熏蒸箱内备用。 (3)依病情选用局麻或全麻。在标记定位处切开胸壁皮肤、皮下分离胸肌,切开拟固定…  相似文献   
88.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chronic cough in asthmatic pati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heezing is a common symptom of asthma and a main reason for most patients to seek medical care. Although wheezing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the essential symptom of asthma, clinical observations have shown that chronic cough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ptom of asthma, even the sole presenting manifestation in cough variant asthma.1 As a special form of asthma, cough variant asthma probably represents the milder end of the spectrum of asthma or the forerunner of asthma, and may develop into typical asthma when the state of the illness progresses.2 Therefore, there may be a natural course from chronic cough to wheezing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sthma. However, there is currently no data to show how many patients with asthma present chronic cough before the first onset of wheezing. To investigate this question, we performed this questionnaire survey.  相似文献   
89.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和时间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方法学。流行病学是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发现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和有针对性的疾病控制和/或改进群体健康的建议,并评价这些对策对某一疾病和/或人群健康影响的实施效果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90.
作者认真评价医学文献,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中有否一个不但无益甚至可能有害的降压低限。在13项研究中根据降压治疗后血压水平将心血管疾病的转归进行分层,这些高血压病患者至少随访一年。这些研究由四位独立的观察者作出分析。对于受检人群、方案与方法学特征等各方面的资料作出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