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了解并评估2005-2014年中国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的现状以及增长趋势,为近视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0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选择双眼视力检测数据完整的7~18岁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三次调查纳入的研究对象分别为233 108、215 319和212 743人。分析2005-2014年三次调研中我国汉族学生近视检出的现况以及变化趋势。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获得2005-2014年汉族学生近视增长速度模型,分析近视增速在城乡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和特点。结果 2005-2014年我国7~18岁汉族学生整体近视检出率逐渐增加,分别为47.5%、55.1%和57.1%,但增速放缓。近视检出增长速度呈“抛物线”形。在青春期前增速随年龄升高,在青春期后随年龄降低。城乡男女生近视检出增长速度在青春期出现“交叉现象”,青春期前近视增长以城市学生为主,在青春期后以乡村学生为主。2005-2014年7~18岁学生近视增长速度峰值年龄不断提前,由2005年的13岁提前至2010年12岁,再到2014年的11岁,增速的峰值保持在7%左右。2005-2014年,小年龄段学生的近视检出增长速度逐渐增高,高年龄段学生增速均逐渐趋于0。结论 我国汉族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检出率较高,且存在近视增速的峰值年龄不断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中国学生体育锻炼时间<1 h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选取问卷调查中体育锻炼时间等资料完整的9~22岁学生共220 159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10 039人,女生110 120人;将研究对象分为体育锻炼时间<1 h和≥1 h两组,分年龄、性别分析体育锻炼时间<1 h的流行率,采用χ2检验比较各年龄组男女生体育锻炼时间<1 h流行率的差异,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学生体育锻炼时间<1 h的危险因素。结果 男生体育锻炼时间<1 h的流行率为73.3%,其中以9岁组最低(57.0%),18岁组最高(82.5%);女生体育锻炼时间<1 h的流行率为79.1%,其中同样以9岁组最低(60.1%),21岁组最高(89.8%)。总体而言,女生体育锻炼时间<1 h的流行率显著高于男生(P<0.001),各年龄组女生体育锻炼时间<1 h的流行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男女生体育锻炼时间<1 h的流行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趋势检验P<0.001)。多因素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女生[现患率风险比(PR)=1.05,95% CI:1.05~1.06)]、父母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PR=1.08,95% CI:1.07~1.09)、课业负担重(PR=1.13,95% CI:1.12~1.14)、做家庭作业时间长(PR=1.08,95% CI:1.07~1.08)、看电子屏幕时间长(PR=1.01,95% CI:1.00~1.01)和不喜欢上体育课(PR=1.11,95% CI:1.10~1.12)可能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1 h的危险因素,居住在乡村(PR=0.99,95% CI:0.98~0.99)、父母不支持参加体育锻炼(PR=0.99,95% CI:1.98~1.00)可能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1 h的保护因素,而看电视时间可能与体育锻炼时间<1 h无关(P=0.226)。结论 中国学生体育锻炼时间<1 h的流行率较高,女性、父母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课业负担重、做家庭作业时间长、看电子屏幕时间长和不喜欢上体育课可能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2004年以来,笔者根据“肛腺感染学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7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70例,男138例,女32例,男女之比4·3∶1;年龄16~62岁,其中20~50居多,占85%;肛周皮下及肌间脓肿55例,占32·4%,坐骨直肠间隙脓肿35例占20·6%,肛管后  相似文献   
24.
目的:拍打后背治疗肺结节术后顽固性胸腔积液,观察治疗无炎症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患者给予拍打后背、吹气球、体位倒引治疗。结果:三种方法结合,11个月后胸腔积液消失。结论:拍打后背治愈无炎症性胸腔积液,经济简单,效果肯定,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5.
了解2010-2014年中国7~18岁汉族学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围身高比(waist height ratio,WHtR)的变化趋势,为防控我国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与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库中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指标完整的7~18岁229 607名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城乡、性别分析4年间BMI和WHtR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2010年相比,2014年我国汉族7~18岁各年龄组学生的BMI和WHtR水平均增长(P值均<0.01),增幅以9岁组最高,BMI与WHtR增长Z值分别为0.15和0.18.7~ 12岁组学生的WHtR增长幅度高于BMI,13~18岁组的WHtR增长幅度低于BMI.对于男生而言,8~12岁组学生的WHtR增长幅度高于BMI的增长幅度,而其他年龄组学生的WHtR增长幅度低于BMI;对于女生而言,7~9岁组学生的WHtR增长幅度高于BMI,而10~18岁组学生的WHtR增长幅度低于BMI.虽然城市学生的BMI和WHtR水平总体上高于乡村学生,但乡村学生的增长幅度高于城市学生,特别是在7~14岁年龄组;且在12~18岁年龄组中,乡村女生的WHtR已超过城市女生.结论 总体上中国中小学生的BMI和WHtR呈均衡增长;低年龄组尤其是城市低年龄组学生WHtR的增长幅度略高于BMI;乡村学生WHtR水平逐步超过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26.
分析中国五大少数民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的流行现状,为少数民族学生的营养不良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少数民族中人数大于100万的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7~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4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WS/T 456-2014)进行儿童营养状况评价,分析各民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的年龄、性别与城乡差异.结果 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5%,11.7%,13.3%,15.6%和6.8%,生长迟缓检出率分别为0.8%,0.2%,5.2%,3.0%和0.8%,中重度消瘦检出率分别为1.0%,4.5%,2.5%,4.9%和2.2%,轻度消瘦检出率分别为2.6%,7.0%,5.7%,7.6%和3.8%.结论 2014年少数民族学生营养不良有较大改善,但壮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依然较高,维吾尔族学生生长迟缓现象严峻.  相似文献   
27.
探讨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水平与日照暴露时间之间的关联,为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数据中抽取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7~18岁儿童青少年73 848人,收集各省会城市日照时间、海拔高度等信息.将年平均日照暴露时间分为<1 000,1 000~1 499,1 500~1 999,2 000~2 499,≥2 500 h 5个等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日照暴露与身高的关联程度;计算年龄性别身高Z评分,分析学生身高Z评分随日照暴露等级的变化情况;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不同日照暴露等级与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Z评分和生长迟缓之间的关系.结果 身高与年平均日照暴露时间的相关性随年龄有递增的趋势,男生除10~13岁,女生除7~11岁,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处于第1~4日照暴露等级内,身高Z评分的均值随日照等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第5个等级身高Z评分较第4个等级有所下降,男女生呈现相同趋势.日照等级高的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的检出率较低.多水平分析模型控制学生和地区相关变量之后,与处于第1日照等级的学生相比,第2~5日照等级与身高Z评分均呈正相关(β=0.15~0.17),第3~5等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5日照等级与生长迟缓的检出率呈负相关(β值介于-1.66~ 0.52),第3~5等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呈现相同趋势.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与日照暴露时间整体呈正相关,年平均日照暴露时间越长的地区对身高的影响越大,该地区学生生长迟缓的发生风险也越低.  相似文献   
28.
目的:用三维放射图像和数字技术测量股骨的多种解剖学中心线来定位正常髌骨沟的位置。方法:在20根股骨干标本上确定并标记髌骨沟部位后,再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拍片,确定解剖轴、机械轴、经髁上轴和经内、外侧髁轴的位置。结果:这四条主要的轴线在冠状面和水平面上角度均值范围在11^。~16^。之间。在冠状面上,髌骨沟的准确定位几乎完全与经髁上轴线垂直,但变化范围很大。在测量的全部解剖轴线中,没有一条可作为确定髌骨沟确切位置的参考线。结论:(1)正常髌骨沟的解剖学定位比既往推测的具有更大的可变性。(2)股骨不适应这种可变性解释在膝关节置换术中与髌骨有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9.
我科自1998年10月~2006年3月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88例,死亡13例.其中乐果4例,敌敌畏4例,甲胺磷3例,敌百虫加乐果2例.服药后24h死亡9例,24h~72h死亡4例.……  相似文献   
30.
本院CT匹配HITACHI照像机,在工作中出现摄片图像模糊不清,对比度下降,不符合诊断视片要求。检查与维修CT成像过程未发现电路异常,打开照像机外壳在照像机曝光板的快门镜头上发现一张胶片隔片纸,取走隔片纸后,再照像,照片图像对比度、黑化度恢复正常。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