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在脓毒症休克性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收治的确诊为脓毒症休克且已于液体复苏开始即刻及其后24 h时应用床旁超声测量了下腔静脉吸气及呼气时管径的成年患者62例,按照自液体复苏后24 h时下腔静脉扩张指数(dIVC),dIVC≥9%组为H组,dIVC< 9%组为L组,收集液体复苏即刻及其后24 h时的血肌酐(Scr)值、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APACHEⅡ评分、血清乳酸(Lac)水平并统计AKI发生率、EICU内病死率及其确诊后28 d病死率,观察dIVC对EICU内脓毒症休克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对其预后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41例发生AKI,其中L组和H组分别为26例、15例,L组AKI发生率高于H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47,P<0.05);所有患者中有23例在EICU内发生死亡,其中L组为16例(48.5%),H组为7例(24.1%),L组明显高于H组(x2 =3.921,P<0.05);两组患者确诊28d后共死亡29例,L组和H组分别死亡18例(54.5%)、11例(37.9%),L组患者病死率虽高于H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11,P>0.05).确诊28 d后死亡的患者中,发生AKI患者23例,而未发生AKI患者有6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6,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性AKI可加重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不良预后,而过低的dIVC可增加脓毒症休克性AKI的发生风险,进而加重其不良预后.所以,在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追求过低的dIVC,以免加重其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目前急救药品的储备管理现状进行评估,以提出合理有效的急救药品储备品种及基数。方法对2004~2008年收治的15211例次急诊抢救患者的疾病分布及急诊抢救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救中心收治较多的危重患者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创伤、呼吸衰竭等。某些常规备用药物如肾上腺素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备用基数远不能满足需要。而某些常备药物如间羟胺等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甚至有些已经不用。某些不属医院常规备用的药品,如胺碘酮、纳洛酮等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常规的急救备用药品不能适应目前急诊的需要,应加强急救药品的管理,根据临床实际抢救现状调整、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药品储备品种及基数,以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手段。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多在手术室进行,需较大的皮肤切口,分离颈前组织和切开气管前壁,并发症较多。而且对解剖异常和病变特殊所造成的“困难气道”患者,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属于禁忌。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30例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n=80)和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n=50)。采用中文版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焦虑和相关障碍筛查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来进行心理因素的调查评估,采用IITC电子Von Frey测痛仪器进行皮肤压痛阈值的测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心理韧性量表总分高于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CDI总分、皮肤压痛阈值均低于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P均<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肤压痛阈值、CDI总分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皮肤压痛阈值、CDI总分判别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AUC分别为0.724、0.618,两者联合检测后,对应的AUC为0.767。结论 皮...  相似文献   
25.
目的:调查云南宁蒗地区摩梭人强迫障碍患病率及特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定式检查问卷《简明国际精神病访谈》调查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摩梭人强迫障碍的患病情况。结果:在实际调查的1 121名摩梭人中发现1例女性强迫障碍患者;样本时点患病率为0.089%(95%CI:0~0.26%),标化率0.068%;女性患病率为0.13%(95%CI:0~0.38%),标化率0.104%;明显低于北京社区人群强迫障碍时点患病率(χ~2=6.441,P=0.011)。结论:宁蒗地区摩梭人强迫障碍患病率明显低于大都市人群。  相似文献   
26.
大学生体质现状调查刘超,刘向东,杨建中,曲秀琴为了探讨入学不同时期大学生的体质变化情况,我们于1992年9月按国家198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检测细则》的方法对阜新矿业学院1990~1992年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选九0年届...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可降解缓释抗生素载体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葡萄球菌接种经4周时问演变成为慢性股骨骨髓炎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病灶植入万古霉素一明胶海绵;B组植入万古霉素一硫酸钙;C组病灶内植人万古霉素一纳米羟基磷灰石,D组单纯植入万古霉素粉剂0.1g,分别于术后5d,15d及30d测量病灶分泌物抗生素药物浓度,同时取病灶局部病理检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30d取病灶组织,B组及c组20只白兔有18例术后30d病理切片白细胞数明显减少,并有明显的新生肉芽组织q三成,而A组及D组20只白兔术前及术后对照白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减少。病灶引流液药物浓度A组及D组数据均呈现在植入后爆发性释放,很快便急剧下降,失去治疗作用。B组及c组引流液药物浓度呈现缓慢持续且有效的释放规律,至术后30d均值仍高于最低有效浓度。结论可降解缓释抗生素载体对慢性骨髓炎治疗有效,各种载药体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并构建一种适合于急诊医学心肺复苏课程的模拟情景式教学方法。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临床技能中心为依托,利用高级仿真心肺复苏模拟人(SIMMAN),对不同心跳骤停类型的抢救流程进行系统编程,让40名学生分2组进行演练,演练结束后利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应用SPSS15.0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分层式程序训练与情景式教学结合最能直接掌握心肺复苏操作的要点(75.56%);在教师的引导下基于临床实际病例或问题进行资料查阅、小组讨论及汇报是心肺复苏教学的最好方式(97.78%);在教师带领下以病例学习方式收获大(73.33%);心肺复苏教学以情景式教学和分层式教学相结合较好(75.56%)。结论心肺复苏模拟情景式教学的构建,充分体现了急诊医学教学连贯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能有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急诊医学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临床问题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9.
改善微循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死率高,不论是手术清除血肿,还是血肿碎吸术,但脑水肿还继续进行。血肿及周围的水肿可引起急性占位效应,破坏周围脑组织,并可导致神经细胞早期死亡,应用微循环改善剂可改善其血液循环状态,对减轻神经及脑组织变性坏死十分必要,现综述如下。 1 治疗脑出血的常用改善循环药物主要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塞通、复方丹参、路路通、西比灵、尼莫地平等。 2 应用循环改善剂的时机董强等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脑出血是在发病48小时内;王育新等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是于发病后第8~10天;刘亚玲等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是在发病第3天及第15天后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施普善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施普善治疗 ) 3 4例 ,对照组 (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 ) 3 7例 ,并按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将两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两组各型疗效。结果 两组及各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在轻、中型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重型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施普善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