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在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在主动脉病变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31例主动脉病变患者的CT或MR、二维血管造影、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对比分析.31例均为男性,年龄18~81岁,平均56.5岁.结果:行胸主动脉造影28例,发现主动脉夹层25例,动脉瘤1例,假性动脉瘤1例,主动脉弓畸形1例.行腹主动脉造影3例,发现动脉瘤2例,1例为腹主动脉动脉硬化性改变并主动脉钙化.所有主动脉夹层、真性及假性动脉瘤造影与CT或MRI对比,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均相符.其中有2例夹层的造影提示CT诊断破口位置错误.1例主动脉弓畸形,CT误诊为动脉瘤,而造影则可以清晰显示扩张纡曲的畸形主动脉弓.其中23例主动脉夹层和3例真性动脉瘤造影后进行支架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介入治疗,术后均行二维血管造影,支架位置准确,隔绝效果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比较带侧孔指引导管与常规指引导管在左主干病变治疗中的副作用.方法 选起42例左主干病变患者,其年龄、部位、合并症等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别,带侧孔指引导管组20例,常规指引导管组22例,观察其治疗过程并发症.结果 带侧孔组出现心绞痛3例、室性早搏(室早)6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2例,常规组心绞痛12例、低血压10例、早搏11例、室速5A例、室颤1例、急性闭塞1例;并发症显著高于带侧孔组.结论 在左主干病变治疗中,尤为开口及中段,用带侧孔指引导管较常规指引导管好,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3.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探讨其经验及评价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的29例患者,经导管行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并于术后24~48小时行彩色多普勒心脏B超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9例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彩B检查动脉水平分流面积由术前6.95±3.78cm~2降至术后0.36±0.86cm~2(P<0.0001)。结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肯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封堵器。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与常规造影比较,探讨平板数字旋转造影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平板数字旋转造影组(122例)和常规造影组(610例)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造影图像,详细记录各种主要畸形及解剖所见,按照心室形态、肺动脉形态(包括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及肺动脉分支畸形)、室间隔缺损、房室瓣、主动脉及肺动脉的位置关系、主动脉骑跨度、冠状动脉开口及走行、PDA及侧枝血管八个方面评价显示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心室形态、室间隔缺损、房室瓣、主动脉及肺动脉的位置关系、主动脉骑跨度方面旋转造影和常规造影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旋转造影在心室形态、肺动脉形态、主动及肺动脉位置上显示良好的病例百分比超过了常规造影而在判断肺动脉形态、冠状动脉走行及开口方面上旋转造影要优于常规造影,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常规心室造影相比心室旋转造影更易于发现PDA及侧支血管.各种病例对比旋转造影较常规造影平均减少造影次数1~2次.结论:旋转造影较常规造影不但能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并减少了造影次数和对比剂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25.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目前较成熟,成功率高和安全性大,但有时术程较长,X线曝光时间过长,对医、患者均有一定潜在性危害。本文探讨如何将X线解剖定位与电生理标测两者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和方法学。  相似文献   
26.
中点线腱法是目前用于测定左室壁运动的较为先进的方法.我所自1986年已开始对此法进行探讨.为检验我们测定方法上的正确性,我们对两组受检者进行了测定研究并与美国Dodge—sheehan实验室测定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证实,本实验室测定的结果与Dodge—sheehan实验室测定结果基本相同,说明两实验室条件类似,可以在本实验室应用此法进行其它方面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Williams综合征(WS)心血管病变造影方法、造影征象及主动脉瓣上狭窄(SVAS)病变分型。方法:WS11,男5例,女6例,年龄1-12岁,平均5.9岁,11例均行升主动脉造影,取左前斜70℃或左侧位,8例行肺动脉造影,取半坐卧位;分析11例WS升主动脉造影形态改变、瓣上狭窄程度、类型及肺动脉造影形态改变。结果:全部病例有SVAS,漏斗型7例,发育不良型3例,隔膜型1例,8例有肺动脉干及分支狭窄。结论:SVAS及肺动脉狭窄是WS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UCG)、核磁共振成像(MRI)、心血管造影(ACG)及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对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MF)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对7例临床确诊为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MF)的患者行UCG、MRI、ACG、EMB检查。结果UCG、MRI、ACG、EMB对心内膜心肌纤维化正确诊断的例数分别为5/7、1/3、4/6、4/4。结论UCG、MRI、ACG、EMB对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UCG可作为首选检查,MRI具有相当的特征性,ACG仍是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9.
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平片特征探讨(附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经心导管及造影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左上腔静脉34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27岁。其中32例有手术证实(病变组)。分析其X光平片上纵隔的密度、外型。随机抽取25例先天性心脏病未合并左上腔静脉者作对照分析(对照组)。结果:病变组X光平片示于主动脉弓之上左缘有带状或新月形血管阴影及形成上纵隔呈“V”形增宽阴影18例(52.9%),对照组4例假阳性(16%)。结论:X光平片对左上腔静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结合导管和造影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0.
法洛四联症主要体-肺侧支分布及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伴有主要体-肺侧支(major aorta-pulmonary collateral arteries,MAPCAs)形成的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侧支的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95例合并MAPCAs的TOF患者的造影资料。记录并总结TOF的MAPCAs分布规律、数量及形态学特征。结果全组共发现MAPCAs共447支,平均4.7支/例,其中81例合并毛细小侧支血管;另外发现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其中主动脉弓发出侧支血管者33例(34.74%),共37支(8.28%);胸降主动脉上1/3有81例(85.26%),共145支(32.44%),胸降主动脉中1/3有49例(51.58%),共72支(16.11%);胸降主动脉下1/3有31例(32.63%),共41支(9.17%);腹主动脉有53例(55.79%),共84支(18.79%);头臂干有32例(33.68%),共35支(7.83%);胸廓内动脉有12例(12.63%),共15支(3.36%);左锁骨下动脉有11例(11.58%),共11支(2.46%);其他部位少见。全组有45支(10.07%)MAPCAs开口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202支(45.19%)MAPCAs在进入肺脏前出现弯曲。结论 TOF合并的MAPCAs多数发自于主动脉弓、降部及其分支,以胸降主动脉中、上段最多见,其他部位亦常有MAPCAs发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